内科护理学
1.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
3.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较明显;肺气肿时,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
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环境因素:过敏原的吸入(花粉、尘螨、毛屑及刺激性气味),感染,鱼、蛋类等食物,气候变化,情绪因素等。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哮喘的发生均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
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加和炎性浸润阴影。
4.肺心病
5.支气管扩张
6.肺癌的分类
7.自发性气胸
8.呼吸衰竭
9.慢性心力衰竭
10.心功能分级
外科护理学
1.电解质平衡
2.高渗性脱水
3.低渗性脱水
4.等渗性脱水的病因病理:
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和大量呕吐及大面积烧伤等外科疾病最为常见;等渗性脱水时,水和钠成比例丧失,细胞外液渗透压无明显变化。
5.呼吸酸碱失衡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重症患者的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
8.重症患者的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
9.用氧注意事项:
氧气筒应放阴凉处,至少距明火5m,距暖气1m,以防引燃;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溶液湿化,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以免灰尘进入;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10.根据移植来源分类
妇科护理学
1.女性外生殖器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2.子宫的解剖结构:
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1,婴儿为1:2;子宫峡部在非孕时长约1cm,分娩时达7~10cm。
3.子宫韧带:
①圆韧带:其作用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②阔韧带: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
③主韧带(宫颈韧带):是固定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
④宫骶韧带:间接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4.骨盆的径线
5.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功能
6.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
7.卵子的正常受精部位
在输卵管壶腹部。妊娠8周前称为胚胎,从第9周起称为胎儿。
8.孕妇合并心脏病
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日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9.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10.预产期推算: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15。
儿科护理学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体重: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2.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周岁时达到75cm;2周岁时达到85cm;2~12岁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高(cm)=年龄×7+75(cm)。
3.头围:
出生时约33~34cm;1岁时为46cm,与胸围相等;2岁时为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头围)。
4.囟门:
前囟出生时约1.5~2.0cm,1~1.5岁时闭合;后囟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
5.小儿发音:
1~2个月开始发喉音,3~4个月发“啊”“咿”“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可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6.新生儿分类
7.早产儿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8.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
9.小儿上、下呼吸道解剖特点
10.
1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70~80mmHg(9.3~10.67kPa),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可用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计算,舒张压=收缩压×2/3,l岁以上小儿下肢的血压比上肢约高20~40mmHg。婴儿期下肢血压较上肢低
社区护理学
1.社区
2.社区卫生服务
3.社区卫生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
4.社区护理的特点
①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
②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③服务内容的综合性;
④服务的长期性;
⑤具有高度自主性;
⑥需要多学科密切协作。
5.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
①健康人群—所占的比例最大;
②高危人群;
③患病人群;
④家属及照顾着。
6.发病率的一般公式:
发病率=观察期间新发生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K
7.罹患率的一般公式:
罹患率=某时间内某病例数/同期内受威胁人数×K
8.患病率: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间点一定人群患某病的例数/该时间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现患某病的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
9.健康档案在建立过程中的管理
①逐步完善原则;
②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③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
④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⑤保密性原则。
10.正常足月新生儿家庭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首次入户访视在出院后7日内进行,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