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症状群,发病率高,是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素问·痹论》中记载:“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中记载:“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历代中医名家认为,心力衰竭的病机是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气虚是根本,血瘀水肿为标,且气血水又相互为病,相互转化。
医院心血管科医生黄子豪表示,中医在治疗心衰时可参照西医诊断类型、原发疾病的不同,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辨证施治,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心衰的稳定期多见气阴两虚、心肺气虚、心脾不足、阴阳两虚等症”,以中医治疗为主;急性加重期多因各种诱因引起,可见痰浊壅肺、气血瘀阻、阳虚喘脱等症,此期病重应配合西医治疗。40多岁的王先生久患消渴、冠心病,两年前出现劳累后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曾5次住院,长期服用降糖药及扩冠药,间断服用利尿药,病情稳定。近1个月来,双下肢浮肿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延伸,心悸不宁,喘促气短,小便短少,持续胸闷,服药无效,医院心血管科就诊。黄子豪接诊后发现,患者面色恍白虚浮,舌质黯淡,脉沉细而迟。“患者在长期使用利尿药治疗心力衰竭过程中,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利尿效果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称之为利尿剂抵抗。”黄子豪说。他为患者开具温阳利水的中药药饮服用,服用两天后,患者下肢浮肿慢慢消退,服用五天后症状明显好转。黄子豪认为,中药药饮通过补益心脉和其它脏腑气血阴虚的不足,同时通过泻肺、利水、逐水,扶正祛邪,恢复心脏动力。中医治疗可以全面改善心衰的复杂病症,同时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力、血液循环动力学、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等复杂的病理生理功能,也能改善心肌缺血、微循环障碍等病理因素,具有明显优势。黄子豪提醒心衰患者,要严格规范治疗,医院随诊。眼下天气寒冷,心衰患者要做好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身体过度劳累,保持排便顺畅,同时饮食保持低钠、低脂肪和易于消化。威海晚报记者时红红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