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西院区心内科门口,记者看到一位阿姨吃力地推着轮椅,轮椅把手上还挂着大包小包,轮椅上坐的老人喘着粗气。护士赶快上前帮忙,一边呼叫着医生,一边将老人安置到病房内。
据心内科大夫周曼芳介绍,老人是慢性心力衰竭,他的病情,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基本都了解,在他到达病床上的同时,其他的护理人员已经将监护仪、氧气准备就绪。
经过医生的问诊、听诊后,下达医嘱,护士立即抽血、配药、扎针、输液------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既迅速又准确。
没过多久,老人胸闷的症状就缓解了。
据介绍,这几年,老人住院一直都是由科室的晋永超大夫负责,即使是出院以后,晋大夫仍坚持做回访工作,了解老人居家情况,询问他的病情以及生活质量,他们早已不再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而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老人出院这天,他与家人一同特地送来印有“精湛医术妙回春,医生护士心连心”的牌匾。
据河南省直三院心内科大夫周曼芳介绍,说起来冠心病,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慢性心力衰竭,可能大多数人从未真正了解过。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根治心衰,患者需做好多方面护理,才能减少病情的发作次数。
心脏功能其实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一样,也分有等级:
心功能Ⅰ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心功能Ⅱ级:可适当参加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心功能Ⅲ级: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据周大夫介绍,慢性心衰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
1.坚持运动
选择适宜的运动训练,根据心功能分级来制定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掌握好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通常情况下骑行、打太极拳散步和慢跑都不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以不感觉到心慌、胸闷和气短为宜。
2.控制好体重
体液潴留会加重慢性心衰病情,体重增加能反映体液潴留严重程度,接受治疗的患者需密切观察体重变化,每天早晨醒来后排空大小便,然后测量体重。若一个星期内增加2-3kg,不管有没有不适症状,需立马就医。
3.合理用药
按时按量服药,这是维持病情稳定的基础,同时也能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需及时就医,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
4.合理饮食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其中包括饮食量、水摄入量以及遵循的饮食结构。大部分人慢性心衰患者需控制食盐摄入,但不能完全无盐饮食,需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并限制食盐摄入量。
5.自我监测病情
只要患者出现全身无力感加重,静止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增加超过15-20次,活动后气急加重,身体水肿和体重加重以及运动耐力降低,可能是病情加重,需立马就医。
6.远离会加重病情的因素
多种因素会加重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如做重体力劳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和精神过度紧张,重口味饮食,感冒,感染等。还有擅自停药和减少用药量,自行增加用药剂量等都会加重慢性心衰病情,尽量避免。
7.掌握急救措施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憋、吐泡沫样痰和脸色青紫,可能是急性心衰来临,需立马休息且拨打。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但双下肢水肿,可适当的增加口服利尿剂剂量,若3-5天后症状仍然没有好转,需及时就医。
(刘红奇陈爱云肖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