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年-年,美国住院患者中的心源性休克患病率由6%增加至10%。China-Peace研究结果亦指出,年、年和年心源性休克患者占所有STEMI患者的比率分别为4.6%、5.9%和6.2%,呈稳步增长态势。随着PCI技术的普及,加之再灌注治疗和心肺辅助技术的发展,CS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院内死亡率仍在40%以上。为进一步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预后,近日,首都医科医院陈牧雷教授特结合大量循证数据和最新指南建议,简述心源性休克的诊疗流程,并分别从血管活性药物和常用机械辅助装置等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有关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概念年ESC心衰指南更新了急性心衰分类,心源性休克作为最严重的一类,除了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以外,全身灌注不足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策略按干湿、冷暖进行分类,其中湿冷策略对应的患者人群便包括心源性休克患者,该策略指出,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收缩药物、利尿剂(低灌注纠正后)、机械循环支持均是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手段(图1)。年心源性休克分类SCAI临床专家共识声明将心源性休克分为A、B、C、D、E五个阶段,A阶段为患者尚未出现CS体征或症状,但存在发生风险;B阶段为患者有相对低血压或心动过速的临床证据,但不存在灌注不足;C阶段为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心力衰竭表现,存在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引起的少尿等症状;D阶段为患者情况与C阶段类似,且因未能对最初的干预措施作出判断而恶化;E阶段为在进行CPR和/或ECMO并接受多种干预支持的心脏骤停患者。
图1: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诊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能导致严重的泵功能衰竭、低血容量、机械并发症,需要大量应用负性肌力药物治疗,而这也是导致心源性休克(CS)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整个CS病因的80%。SHOCK研究结果指出,50%CS发生在AMI后6h内,75%发生在AMI后24h内。因此,对于入院时尚未发展为CS的高危患者也应加强监测。临床上为诊断患者是否为心源性休克,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