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午间,医院查完病房准备返回驻地的时候,护士匆匆叫住我,说是刚刚来了一个患者病情严重,领着我迅速赶至病床旁。
患者中年男性,家属诉其反复喘憋近1周,来医院前的一天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既往发现冠心病2年余,未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吸烟、吸毒等病史。查体:血压65/40mmHg,心率次/分,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拒按,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奔马律;腹膨隆,拒按,双下肢轻度水肿。急诊胸片显示全心扩大。
图:急诊胸片
患者为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我指导几方医护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并多巴胺升压、补液等急救处置,患者血压逐渐升至正常,后意识逐渐恢复。经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考虑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失代偿,予患者规范的药物维持治疗后好转出院。
图:病情平稳后的心电图
此后,医院接诊的时候,相继又遇到了几例“大心脏”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已处于心力衰竭的晚期阶段,即便是在医疗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也是极差的,治疗手段极其有限,效果也很差。
医院心内科近两年来的住院患者资料,我发现其疾病谱以心力衰竭为主。进一步调研得知,目前几内亚当地人的健康饮食意识薄弱,尤其喜爱油炸、高盐、高糖饮食,肥胖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高发;加上经济卫生条件一般,风湿热、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亦较为常见。而在上述疾病发展至心力衰竭失代偿期之前,患者就诊的比例较低,这就是当地心脏科住院患者主要为心力衰竭的原因所在。
面对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国民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社会的医疗条件,要想解决上述难题,需要我们援外医疗队员同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加大健康教育宣讲的力度,推动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尽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疾病防治关口前移,防病为主,治病为辅,早期干预,逐步纾解终末期治疗的困境。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我们即将开始制定“无创正压通气”的课程,手把手交给几内亚医护应用无创呼吸机,从而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和心室壁跨壁压,从而多维度、快速控制心衰急性发作,改善患者预后。(完)
撰稿:王汝朋
编辑:张彤
审稿:郭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