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主要的心血管病之一。积极治疗心衰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基本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常以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表示:1.Ⅰ级为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2.Ⅱ级为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乏力、呼吸困难);3.Ⅲ级为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4.Ⅳ级为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治疗常识就诊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预后影响
虽然该病的生存率已经改善,但诊断5年内的心力衰竭的绝对死亡率仍然高达约50%。慢性心力衰竭的恶化分级、低钠血症及其程度、心电图QRS增宽、慢性低血压、静息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常规治疗,以及难治性容量超负荷等有助于判断心衰的预后和存活。此外,心衰患者住院期间利钠肽或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
病因该病常见的病因有:1.基本病因主要有心肌损害和心脏长期负荷过重两大类。(1)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性疾病。(2)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瓣膜狭窄性病变等;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左右心分流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伴有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等。2.诱因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体力消耗过度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等。预防心衰重在预防,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需积极治疗,预防患者病情加重,尽量延缓疾病的进程。1.了解治疗目的和目标,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2.了解心衰基本知识,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体重快速增加、下肢水肿再现或加重、疲乏加重、运动后劳累加重、心率加快(静息增加≥15~20次/分)或过缓(≤55次/分)、血压降低或增高(>/80mmHg)、心律不齐等。3.掌握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基本药物使用方法,根据病情调整剂量。4.每日测体重并作记录,限盐、限水(每日液体<2L)、限酒、戒烟。心肌病应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适可当运动,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坚持5~6天,并逐步加量。避免各种感染。禁止滥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并发症心衰时肺淤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加,长期大量利尿剂的应用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长期右心衰竭易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肝硬化。日常护理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医院进行复查。1.保证充足睡眠,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若出现不适反应,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或及时就医。2.不可用力大便。3.保持床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4.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5.遵医嘱,按时服药,及时复诊。
营养饮食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也要注意营养饮食:1.控制液体、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钠盐摄入。2.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咀嚼、易消化、清淡饮食。3.规律饮食,少量多餐。B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