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日是第八个“世界血栓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RudolfVirchow教授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那么血栓形成的三要素是什么呢?这篇文章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一血栓形成三要素知道血栓怎么得的,才能知道怎么样预防!
现实中血栓形成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因此Virchow三角似乎不太合适,或者说不够完美,我更倾向于把损伤、血流减慢和血液高凝状态理解为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
单一因素就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多数情况血栓形成是两个因素组合,甚至三个因素同时存在导致的(图1)。
图1血栓形成三要素
01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无论血管结构或者单纯血管内皮损伤,还是组织、器官的损伤、创伤,都可以通过两种止血机制的相互配合形成血栓。
损伤导致内皮下组织直接暴露于血液,与血液直接接触,血小板粘附、活化和聚集,我们称为一期止血(primaryhemostasis);组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凝血酶将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血栓,这个过程我们成为二期止血(secondaryhemostasis),见图2。
图2人体止血和血栓形成的机制
损伤包括以下情况:
外伤或者创伤感染和脓毒血症休克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损伤,例如蛇咬伤、放射治疗、化学毒气或者药物免疫性原因导致的损伤,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手术,尤其大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炎症等02血流减慢导致血栓形成正常流动着的血液不容易发生凝固,也就是血管内不容易形成血栓。一旦某些因素导致血流速减慢,则血液中一些凝血因子(因子XII)与存在损伤的血管内皮作用,导致凝血系统接触激活,并形成纤维蛋白血栓。
导致血流减慢的因素包括:
1.血液动力学因素,如血压下降或者血管局部压力减低,心力衰竭等
2.心脏收缩异常,如房颤导致心房失去收缩,心房内血流减慢,导致血栓形成;心衰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
3.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1)右心或者全心衰竭
(2)心包炎、心包积液
(3)静脉狭窄、外来压迫或者腔内堵塞
03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高凝状态(hypercoaguablestate),可以认为是血液容易凝固和形成血栓的状态,也叫做易栓症(thrombophillia),高凝状态分为先天性或者遗传性和获得性或者后天性。
高凝状态的原因可以是凝血物质增加,如因子VIII升高,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抗凝物质减少,如抗凝血酶缺乏;或者纤溶活性降低,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增加。
1.遗传性高凝状态
抗凝血酶缺乏,包括抗原的减少和/或活性减低;蛋白C、蛋白S缺乏或者抵抗(因子V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
2.获得性高凝状态
包括红细胞增加或者血液浓缩,口服避孕药或者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肥胖,抗磷脂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肠病等免疫性疾病等。
二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划分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可以有如下分类:
内科和外科或者手术和非手术
短暂、长期和找不到危险因素
低危、中危和高危
遗传性和获得性
1.遗传性因素:
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因子VLeiden突变、不存在因子VLeiden突变的活化的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酶原缺乏。
2.获得性因素:
活动减少、高龄、恶性肿瘤、急性内科疾病、大手术、创伤、脊髓髓损伤、怀孕或者围产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肝素类、化疗、肥胖、中心静脉置管、制动器或者打石膏。
3.可能危险因素:
脂蛋白(a)升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因子VIII,IX和XI、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水平升高。
三导致VTE的要素1.损伤导致VTE
我第一个接触到的下肢血栓患者是一位农民,还是我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在田里摔倒一侧小腿受伤,几天后受伤侧肿胀、疼痛加重,后来老师给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华法林。
下肢血栓大多数与损伤有关,例如前面提到被狗咬后发生下肢血栓和肺栓塞,还有的原因真是没有想到,如针灸后发生下肢血栓,还有一个患者按摩师手有点重,几天后因下肢肿胀找我就诊,一查还真就是下肢血栓。
至于手术后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那简直就是不胜枚举。记得多年前一个夜班,马上早8点交班了,妇产科一个患者术后3天下地上厕所,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虽经积极抢救,还是回天无力。
2.血流减慢导致VTE
最早让国人了解下肢血栓和肺栓塞是50年代末一次外交事件,老师讲的,当时我还没出生呢。一个匈牙利的外交人员,下飞机就猝死了,当时*府高度重视,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和法医讨论原因,尸检结果肺动脉内血栓堵塞造成死亡,事件得以妥善处理。
我原来一位同事去欧洲开学术会议回来,下飞机觉着气短和无力,回来诊断肺栓塞,还做了溶栓治疗。
连续24小时打游戏的男孩儿,就是因为坐了一天一夜,血液从下肢不容易回到心脏,导致下肢血栓和肺栓塞,差点儿就没命了。
还有位50刚刚出头的男性,开了一上午会,坐了一上午没有动,后来见下肢肿胀找我看病,我一查,就是血栓啊。
现在还在吃抗凝药的一位朋友,退休后出去玩,走了半个多月,连续坐飞机、坐游轮,又是开车,结果回来一查下肢有了血栓。还有个患者朋友连续开了6小时车,从北京到甘肃游玩,结果下肢出现了血栓。
多年前我们病房一个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都很好,他本人特别不爱动,1周后下地感觉不错,下楼吃了一碗牛肉面,都回到病房了,邻床病友大声喊大夫,患者当时正在叹气,第一次心电图还算正常,就是有点慢,心肺复苏没能成功,患者死亡,还是肺栓塞。
3.高凝状态导致VTE
前面提到的中学生,好好的就得了下肢血栓,还两腿反复发生,后来证实是抗凝血酶缺乏导致的易栓症。
有个40多岁男性,常常因为腹泻去消化科就诊,诊断慢性炎症性肠病。1周前腹泻加重,不久发现一侧下肢肿胀,一查下肢深静脉发生了血栓,慢性炎症性肠病导致获得性的易栓状态。
4.混合因素或多因素
临床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很多情况是2个甚至3个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手术后压迫止血和卧床、制动,加上液体入量减少导致血液浓缩呈高凝状态。
有易栓倾向的患者卧床制动、手术或创伤后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强度越大,暴露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
关节置换患者,如果是高龄,患糖尿病等疾病,手术时间越长,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也越大。当然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往往成为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关键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无论疾病本身,如肿瘤活动、浸润和转移;还是相关治疗,如手术与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放化疗及生物治疗,都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本文仅对血栓的形成机理做了讲解,若想学习关于血栓的更多知识,可以了解由我主讲的“实战血栓:诊疗及用药系列课”,为你解答临床上关于血栓的困惑。
往期精彩回顾:
常用心血管药物:用药常识与常见问题
抗凝大升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防治门诊的概念与创建
血栓防治门诊的实施
口服华法林,患者和家属能做什么?
抗凝药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华法林适应症及目标INR水平
华法林的用药和剂量调整
华法林的抗栓作用与监测
华法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华法林抗凝的神奇之旅
血栓与出血:好一对因果纠缠的“冤家”
血栓与栓塞-初识庐山真面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