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博士学位。现为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主任医师...
需要心脏同步起搏治疗的心衰患者分为两类:(1)QRS波时限延长;(2)QRS波时限正常。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提示可能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对该类心衰患者的同步化起搏治疗可称之为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CRT)。心电图QRS波时限正常往往提示不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对该类心衰患者(如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正常QRS波心衰患者)的起搏治疗则不宜称之为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CRT),而应是心脏同步起搏治疗。
??双心室起搏(BVP)是目前进行心脏同步起搏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优化药物治疗后,伴有QRS波时限延长的中到重度心衰患者(NYHAIII-IV级)通过BVP方法进行CRT或在此基础上植入兼具心脏转复除颤功能的起搏器(CRTD),可降低该类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风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CARE-HF和COMPANION研究)。对于优化药物治疗后,伴有QRS波时限延长的轻到中度心衰患者(NYHAⅡ级),通过BVP的CRT或CRTD同样获益(MADIT-CRT、REVERSE和RAFT研究)。BLOCK-HF[7]研究证实,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伴有LVEF50%的患者,采用BVP优于右心室起搏。
??但是从理论上分析,BVP与正常心脏传导系统的激动顺序并不一致,因此并没有真正生理意义上恢复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脏同步起搏治疗的另一方法是希氏束起搏(HBP)。近年来,随着植入工具的改进及理论认识的提高,该技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日益拓展。成功的HBP可最大程度生理性地保持或恢复正常心脏收缩的同步性。已有多个中心的研究表明,HBP在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具有可行性,HBP的成功率在90%左右。小样本研究提示,在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HBP较右心室起搏,能降低死亡率和因心衰再入院率。几项研究提示,心衰伴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适当方法(包括房室结消融)治疗后,如果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HBP可规整心室率并生理性重建双心室同步起搏,进而改善患者的LVEF及LVEDD。存在希蒲氏传导病变,尤其是典型左束支阻滞(LBBB)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可以通过HBP来纠正希蒲氏传导病变,而且HBP疗效不劣于BVP疗效,使QRS更窄或接近正常化。对于BVP手术过程中,左室导线植入失败患者,成功的HBP是BVP理想的补救手段。而对于通过BVP的CRT术后无应答患者,HBP是为进一步寻求提高疗效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而且小样本量研究提示,对该类患者实施HBP疗效肯定。
因此,目前对于心衰患者需要心脏同步起搏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学推荐,已经到了指南更新的时刻了,我们建议:
??1.窦性心律,QRS≥ms,LBBB,QRS≥ms或者QRS为-ms,优化药物治疗后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推荐通过BVP进行CRT,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2.窦性心律,QRS≥ms,LBBB,优化药物治疗后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在有经验的中心,推荐尝试使用HBP纠正LBBB,如取得成功且起搏参数可靠稳定,HBP可以作为CRT的方法选择,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3.窦性心律,QRS≥ms,非LBBB,优化药物治疗后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应该考虑通过BVP进行CRT,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4.窦性心律,QRS≥ms,非LBBB,优化药物治疗后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在有经验的中心,推荐尝试使用HBP纠正希浦系统传导病变进行CRT,如取得成功且起搏参数可靠稳定,HBP可以作为CRT的方法选择,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5.窦性心律,QRS为-ms,非LBBB,优化药物治疗后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可以考虑通过BVP进行CRT,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6.HFrEF患者,无论NYHA分级,需要高比例(>40%)心室起搏(包括AF及房室传导阻滞),在有经验的中心,推荐首选使用HBP,而不是右心室起搏。
??7.HFrEF患者,无论NYHA分级,需要高比例(>40%)心室起搏(包括AF及房室传导阻滞),在无技术条件实施HBP的医院或尝试HBP失败后,推荐使用BVP进行CRT而不是右心室起搏。
??8.HFrEF患者,因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已植入传统起搏器或者ICD患者,尽管优化药物治疗后,但心衰恶化,可以考虑升级到BVP进行CRT或尝试HBP。
??9.AF,EF≤35%,NYHAIII-IV,使用适当方法(包括房室结消融)治疗后,(1)QRS≥ms者,如能够保证心室起搏比例(>95%?);或(2)QRS正常者,如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40%),应该考虑使用BVP基础上进行HBP,以有更多的选择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10.所有具备CRT适应证且左室导线植入失败的患者,均可以尝试HBP作为BVP的补救手段进行CRT,以提高疗效及降低病死率。
??11.所有经BVP的CRT术后无应答的患者,均可以尝试进一步应用HBP替代BVP进行CRT,以提高疗效及降低病死率。
??12.CRT不适用于不需要高比例心室起搏且QRSms患者。
推荐阅读
梁延春:证实希氏束被起搏夺获的敏感新方法--有效不应期判定标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