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康科普高温天气心脏负担加重该如何
TUhjnbcbe - 2021/8/18 10:05:00

炎热的天气不仅仅是影响心情那么简单,气压、气温、湿度、光照等天气指标,以及空气中的含氧量、负离子、颗粒物等,都与我们的心脏健康息息相关。

健康杀手

天气不好,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这在医疗气象上被称为“气象综合征”。约有10%的人属于对环境变化反应明显的易感人群,且以老人、孩子、病人、体质差的人居多。

高温在我国各地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干热、闷热、湿热3种,带来的健康隐患也不同。比如在北方烈日炎炎的“干热”下,身体水分大量丢失,易导致中暑、晕厥。而南方则以“湿热”天气为主,这种环境下人体能正常排汗,还会缺氧,大脑缺氧会导致头晕,心脏缺氧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缺血。

心衰通常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进入高温天气,由于心排血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减低,不少“内心脆弱”者就会引发心衰,患者最初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此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对活动的耐受力也越来越差;到晚期,病人只能卧床休息。

所以,曾经突发心脏病者;有冠心病等心肌损害者;高血压病患者;肺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者,上述的五类人在高温天气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如何养心护心?

盛夏时节的温度常常使人感到慵懒疲惫,即使减少了户外活动也依旧会大汗淋漓,脱水的可能性增高,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增大,所以在夏季也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心脏,毕竟是全年内阳气最盛的季节,如果疏忽了保养,会使我们的心脉受损,出现失眠、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血管的7大危险因素

1、严重睡眠不足

夏季闷热,让人不易入睡,而且昼长夜短容易导致睡眠不足,没有充足的睡眠就会增大心血管的工作压力。

2、情绪烦躁易怒

在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容易情绪激动,此时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

3、突然动作太猛

日常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低头拿东西”“睡觉醒来猛地起身”的动作,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以免意外发生。

4、日常温差太大

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都喜欢享受凉爽的空调,但是室内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以8摄氏度为宜,否则温差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建议隔几个小时就开窗通风换下气,以便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5、饮食太油腻太咸

夏季饮食应注意清淡,吃得太咸太油腻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同时夏天更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导致腹泻,使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早起去运动

清晨人体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压粘稠度上升,此时运动增加了发病可能。建议在下午或者傍晚进行锻炼。因为下午或者傍晚人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好,适合心脑血管患者进行散步降压。健身操、太极拳、快走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7、渴了猛灌水,可能导致心梗

夏季身体内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但出汗多容易渴,很多人端起杯子就猛灌水。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

快速大量饮水,还会导致红细胞破裂,血液运氧能力下降,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每天的饮水量应不低于身体体重的4%-6%,不能一次喝太多太快,要少量且多次,最好是45℃的温水。睡前和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哪些食物有益心脏健康?

苹果:每日吃一个苹果可以大幅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苹果含有的栎精不仅具有消炎作用,还能阻止癌细胞发展。苹果同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当归: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当归,具有补血功效,在传统中医典籍里有活血化淤功能,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

黑豆:黑豆富含维持心脏健康的营养物质,包括叶酸,抗氧化剂,降血压的镁以及纤维,这些都有助于控制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大蒜:大蒜不仅能够防治感冒,还能降低胃癌、肠癌风险,增强消化功能。另外大蒜还能很好地净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预防血管疾病。

黑芝麻:黑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状硬化,是优质的脂肪来源。铁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黑芝麻,也是可以补血及滋补五脏的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科普高温天气心脏负担加重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