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第七届心力衰竭论坛(CHFS)开幕式会场的学术演讲中,医院杨杰孚教授对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衰学会(HFSA)更新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诊疗指南,进行了亮点解读,本篇内容为下半部分"急性心衰更新十大要点"。
对急性心衰(AHF)的诊治应及早启动。新版指南基于是否存在充血和/或低灌注的临床特征,将AHF分为4类,并据此确定AHF诊疗的新流程。同时,对血管扩张剂的推荐使用指征也更新为收缩压(SBP)>90mmHg(版SBP>mmHg)。
1AHF新分类
根据床旁体格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充血(湿vs.干)和(或)外周低灌注(冷vs.暖),将AHF分为以下4类:①暖湿:灌注好、充血,最常见;②冷湿:低灌注、充血;③冷干:低灌注、无充血;③暖干:灌注好、无充血,代偿。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2疑诊AHF的诊断方法
推荐所有急性呼吸困难和疑似AHF患者检测血浆利钠肽水平(BNP、NT-proBNP或MR-proANP),以区分AHF和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Ⅰ,A)。
入院时,对所有疑似AHF患者推荐以下诊断检测:
●12导联ECG(Ⅰ,C);
●胸部X线检查,评估肺充血体征,并检查其他可能引起或加重患者症状的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疾病(Ⅰ,C);
●以下实验室血液检测:心肌肌钙蛋白、血尿素氮(BUN)(或尿素)、血肌酐、电解质(钠、钾)、葡萄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Ⅰ,C)。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AHF患者,推荐立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未知或可能已发生改变的患者,推荐在入院48小时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Ⅰ,C)。
3诊断AHF的BNP阈值
(1)可排除急性心衰的BNP值:BNP﹤pg/mL;NT-proBNP﹤pg/mL;MR-proANP﹤pg/mL。
(2)BNP浓度升高原因:①心源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心肌炎,左室肥厚,肥大或限制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房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挫伤,心脏电复律,埋藏式除颤器(ICD)电击,与心脏有关的外科处理,肺动脉高压;②非心源性:老年人,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主要是肝硬化腹水),副肿瘤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感染(包括肺炎和败血症),严重烧伤,贫血,严重代谢和激素异常(如甲亢、糖尿病酮症)。
4AHF的诱发因素
包括:肺栓塞,高血压危象,感染,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围生期心肌病,ACS,心律失常。
5AHF基于临床特征的早期管理流程
可遵循以下流程进行早期管理(图7):
(点击查看大图)
图7
6AHF主要药物治疗推荐
(点击查看大图)
图8
7AHF患者氧气治疗和通气支持
推荐监测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Ⅰ,C)。
考虑测定静脉血pH和二氧化碳分压(可能包括乳酸),尤其是急性肺水肿患者或既往有COPD史的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最好使用动脉血(IIa,C)。
AHF和SpO2<90%或PaO2<60mmHg(8.0kPa)的患者,推荐氧疗,以纠正低血氧症(Ⅰ,C)。
呼吸窘迫(呼吸频率>25次/分钟,SpO2<90%)患者应考虑进行无创正压通气(CPAP、BiPAP),尽快开始,以缓解呼吸窘迫症状,并降低气管插管率;无创正压通气能降低血压,对低血压患者需慎用。采用该疗法治疗时,应定期监测血压(IIa,B)。
如果呼吸衰竭导致低氧血症(PaO2<60mmHg(8.0kPa)、高碳酸血症(PaCO2>50mmHg(6.65kPa))和酸中毒(pH<7.35),不能进行无创通气,推荐气管插管(Ⅰ,C)。
8心源性休克管理
疑似心源性休克患者,推荐立即进行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Ⅰ,C)。
所有心源性休克患者应迅速转移至三级医疗中心,其可全日24/7进行心脏导管插入术和专业的ICU/CCU可进行短期机械循环支持(Ⅰ,C)。
心源性休克并发ACS患者,推荐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入院2小时内),旨在进行冠状动脉重建术(Ⅰ,C)。
推荐进行持续的ECG和血压监测(Ⅰ,C)。
推荐在动脉管路进行有创血压监测(Ⅰ,C)。
如果没有明显体液超负荷的迹象,推荐将补液治疗(盐水或Ringer`s乳酸盐,ml/15-30min)作为一线治疗方案(Ⅰ,C)。
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可增加心输出量(Ⅱb,C)。
如果在持续灌注不足的情况下需要维持SBP,可考虑选用血管加压药(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Ⅱb,B)。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未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Ⅱb,B)。
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基于其年龄、合并症和神经功能,可考虑短期机械循环支持(Ⅱb,C)。
9AHF最佳治疗时机
初期阶段: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出院阶段:应早期启动"围出院期"管理;出院后:应早期启动规律随访。遵循制定治疗目标,评价临床特征,制定护理策略,检测治疗效果为原则的临床任务。
10AHF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
(1)即刻目标(ED/ICU/CCU):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器官灌注恢复氧合;缓解症状;限制心脏和肾损伤;预防血栓栓塞;尽量缩短ICU停留时间。
(2)中期目标(住院):确定病因与合并症;逐步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症状和充血状态,优化血压;开始并根据病情逐步调整药物治疗;恰当患者选用医疗仪器治疗。
(3)出院前和长期管理:制定周密计划,提供:①制定药物治疗监测和调整的计划表;②审查仪器治疗的需要和时机;③由谁及何时随访患者。同时,参加疾病管理程序、培训、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较早地再入院,改善症状、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专家简介
杨杰孚,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心衰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委,药物治疗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获中国医师奖、中央保健委突出贡献奖、中华医学奖及其它奖项共10余项。主持制定行业指南,参与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编写。主编《心脏病药物治疗学》及《心脏急诊》等专著4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潘欢┆美编王春涛┆制版田新芳↓↓↓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