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克早产儿呼吸衰竭,只要是撤掉呼吸机
TUhjnbcbe - 2021/4/29 19:17:00

来源:临床医生、当代中国儿科杂志

近日,市民张先生和邓女士,不久前喜得二胎,但夫妻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孩子是个早产儿,女婴出生时体重克,仅一斤多,邓女士的丈夫张先生说,刚出生时,孩子就像一个女士鞋盒那么大,婴儿出生后,又被查出心脏疾病,医生表示,新生儿动脉导管自行闭合的可能已经没有,并伴有呼吸衰竭,必须通过手术治疗,但目前,由于婴儿自打出生后,就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现在婴儿肺部已经感染,情况不容乐观,邓女士说,只要是撤掉呼吸机,只能活四个小时!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的危急重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能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和去除诱因争取时间和条件,最终目的是使患儿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各种呼吸机的结构形式虽有不同,但组成呼吸机的基本单元和原理是相似的。

机械通气的目的

有效的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是通气过程中的压力、流速和容积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

1、维持动脉血气(ABG)的基本要求;

2、无气压伤、容积伤或肺泡伤;

3、患者呼吸不同步情况减低到最少、减少镇静剂、肌松剂的应用。

病理生理目的:

1、维持肺泡通气: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呼酸,维持适当的PaCO?;

2、改善肺部氧合:提高FiO?,并可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以改善V/Q;

3、减少呼吸做功:从而缓解呼吸肌的疲劳;

4、维持肺容积:通过正压通气提供足够的Vt,使吸气末肺充分扩张,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同时通过PEEP,维持或增加FRC,改善肺的顺应性。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儿科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急性上呼吸道梗阻(II度及以上喉梗阻);

2、急性呼吸衰竭(中枢性,周围性);

3、下呼吸道大量分泌物潴留无法排出;

4、某些治疗需求:休克、昏迷、手术、支气管肺泡灌洗等。

儿科机械通气适应症:

1、呼吸暂停或自主呼吸消失(呼吸停止或暂停>20秒、反复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2、肺通气障碍:PaCO?>50mmHg,伴呼吸性酸中毒;

3、呼吸机麻痹,乏力或极度呼吸运动;

4、氧合障碍:吸入氧浓度FiO?>50%时,PaO?<50mmHg;

5、肺泡广泛病变:严重肺水肿、重症肺炎、ARDS、肺不张;

6、心力衰竭;

7、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严重营养不良伴呼吸困难;

8、选择性机械通气,如颅内高压、肺动脉高压、胸部手术等等;

患儿呼吸机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主机它把空氧混合气体按照设定的参数及选定的方式向病人供气,并配有监测系统对通气过程中的压力、流量和氧浓度进行监测。2、空氧混合器一般以压缩氧和压缩空气为动力,两者加以混合装置后,通过控制氧流量或空气进入量准确地控制吸入氧浓度。3、湿化器将主机提供的气体加以加温、湿化以湿化患者的呼吸道,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使气道内不易产生痰栓或痰痂,并起到保护气道黏膜的作用。4、外部管道其作用是把经过湿化的气体提供给患者,同时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呼吸活瓣排出。还要把呼吸信号反馈给主机,以达到人机同步。机械通气前的准备

1、呼吸机电源检查

呼吸机的电源一般为伏电压供电,电源插头采用三孔扁平型,并接地线,如接插线板,注意不能与大功率电器同时接在同一条线路上,以免烧断保险丝影响呼吸机工作。

2、呼吸机气源检查

呼吸机大多以压缩空气和氧气为气源,空气压缩泵作为压力气源,工作压力为0.4MPa,相当于4个大气压,氧气压力同样调节为0.4MPa,若压缩空气和氧气的压力不足,将影响呼吸机管道中的压力,导致气道压力下降,并使氧浓度严重偏离预先设定的吸入氧浓度.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应当插上空气压缩机的电源,检查其压力是否为0.4MPa,对于中心供氧,应注意实际工作压力在开机后有无下降。

若用氧气瓶供氧时,配用的减压阀最大压力刻度为25MPa,氧气瓶内的压力一般为15MPa,减压手柄调节释放出的工作压力为0.4MPa,可通过氧气瓶上的压力表进行观察.同时还应检查空气和氧气的管道与呼吸机是否连接好,不可漏气。

3、呼吸机回路管道的检查

呼吸机回路管道是呼吸机主体与病人连接的部分,包括从呼吸机到湿化加温器,再到病人的通气回路管道,以及从病人到呼吸机的通气回路管道。在机械通气前应检查管道有无扭曲、老化、裂开、以及管道与呼吸机、湿化器积水瓶等接口是否紧密,有无漏气。

4、加温湿化装置的检查

机械通气前应检查加温湿化装置性能是否完好,可以保证良好的湿化,使气体温度接近体温,相对湿度接近%,一般将加温湿化装置调至33~35℃。

5、呼吸机功能状态的测试

完成上述检查工作后,将模拟肺接在管道的病人端,打开呼吸机主机、空气压缩机、加温湿化装置的电源,把呼吸机参数及报警限调节在工作状态,对呼吸机进行测试,如无异常才能连接至病人。

6、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正常

在呼吸机连接与病人前,应观察病人在复苏囊正压通气时肤色、氧饱和度、胸廓抬举情况、听诊呼吸音是否对称、胸部X片等,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固定牢固。

呼吸机基本参数设置

1、呼吸机的主要参数(预调)

①吸入氧浓度(FiO?):无呼吸道病变时,FiO?≤0.4(40%),有呼吸道病变时,FiO?0.4~0.8(40%~80%)。②最大吸气压力(PIP):无呼吸道病变,早产儿呼吸暂停时,15~18cmH?O。RDS,肺不张,胎粪吸入,肺炎时,20~25cmH?O。③呼气末正压(PEEP):无呼吸道病变时,2~3cmH?O。肺不张,RDS时,4~6cmH?O。胎粪吸入,肺炎时,0~3cmH?O。④呼吸频率(RR):无呼吸道病变时,20~25次/min。有呼吸道病变时,30~45次/min。有自主呼吸RR20次/min→SIMV→停机。⑤(5)吸气时间(Ti)吸呼比(I/E):无呼吸道病变时,吸气时间0.5~0.75s。肺不张,RDS时I/E,1:1~1:1.2。胎粪吸入,肺炎时I/E,1:1.2~1:1.5。⑥潮气量(Vt):新生儿6~8ml/kg。⑦流速(FR):4-10升/分。⑧湿化器及其温度:一般将湿化器温度调节在33℃~35℃。

2、设置原则:3N2L—正常频率、正常潮气量、正常吸呼比;低压力、低氧浓度。

①潮气量Vt:一般按6~8ml/kg设定。年龄越大或非肺部疾病患儿宜选择下限值;

②呼吸频率RR:常用范围为20~40次/分。实际应用可根据患儿相应年龄的生理呼吸频率设定,并参考疾病性质。如原发病为肺部,宜选择快一些的呼吸频率;中枢性呼吸衰竭、哮喘患者呼吸频率则不宜过高。(通气频率: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陷闭和产生内源性PEEP。一般新生儿30~40,婴儿及小儿20~30,年长儿16~20bpm。吸气时间及吸呼比:新生儿0.5~0.6,婴幼儿0.7~0.8,年长儿1.0~1.2,成人0.5~1.5秒,临床上实际设置值偏低)

③吸呼比I:E:在指令性通气,一般可取1:1~1:2.除了新生儿外,吸气时间Ti一般不宜低于0.5~0.6s,否则可能影响肺泡充分扩张或使气道峰压增高。呼气时间Te一般不短于Ti。(吸呼比通常1:2~1:1.5,要考虑呼吸和循环两方面,既要使吸气在肺内分布均匀,肺泡气能充分排出,又不要增加心脏负担。反比通气很少用。)

④流量:设置呼吸机流速必须达到病人的吸气峰流速为了无负压的发生。对婴儿一般4-10升/分巳足够。若需要稍高的PIP可用相应的稍高流速。设定流速也决定了压力上升梯度的大小。在一定压力下,潮气量由吸气流速所决定。用CPAP在流速恒定的呼吸机,气体流速应是分钟通气量的2.5-3.0倍,最小3-4升/分。

⑤气道峰压:Peak一般设定在15~25cmH?O,原则上不超过30cmH?O。过高容易引起气压伤。

⑥氧气吸入浓度FiO?:一般情况下可设置30~60%。部分资料写明:“%时,不宜超过6h。除非严重低氧血症短时间内不能改善。”如高FiO?使用时间较长,可考虑通过提高平均气道压力(MAP),来降低FiO?。(FiO?尽可能低,临床可接受的PaO?(mmHg)维持在60~(sPO?>92%),新生儿60~90、婴幼儿98、早产儿60~80即可。初调可设%,任何可能对患儿造成危险的操作,如吸痰,可以临时提高到%;纯氧不超过30min、80%不超过12小时、在FiO?为60%时,持续使用不宜超过24h;低于55%可长期使用。)

⑦PEEP和CPAP:非肺源性呼吸衰竭应用范围一般为2~5cmH?O,肺源性呼吸衰竭在无肺动脉压力检测的情况下,PEEP/CPAP一般不宜超过10cmH?O。合理设置PEEP应以达到下列条件为标准:能维持PaO?>60mmHg或SaO?>90%,对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2~3cmH?O为低水平、4~7cmH?O为中水平、8~15cmH?O为高水平(较少使用);每个台阶1~2cmH?O,拔管前推荐最低2cmH?O,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儿不能接受较高的PEEP)

⑧呼吸触发灵敏度SENS:婴幼儿选择流量触发较好,如选择压力触发,小儿的常用范围为以PEEP为基准,比PEEP低1~3cmH?O。婴幼儿吸气力量较弱,选择的负压应较小,可选择-0.5~-1cmH?O。选择时以患儿能轻松的同步呼吸,而又无明显误触发为宜。(用来决定呼吸机对患儿自主呼吸的反应;指在该触发水平上,呼吸机能为患者自主呼吸所触发,降低灵敏度,则患儿需要作出较大的努力来触发一次呼吸。如果灵敏度太敏感,患者很容易触发,易造成通气过度。压力触发一般1~2cmH?O,容量触发一般0.5~2L/min)

⑨温度:维持气道近端温度为32~36℃合适。

⑩、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压力一般设置在Peak的50%左右,PSV需要同时设置两个参数:1)触发灵敏度调节至能有效出现同步呼吸,同时避免自动触发或过多地误触发;2)呼气转换灵敏度为15~25%吸气峰流量。

?、报警设置:压力限制:PIP的设置为±5~10,PEEP一般设置在低于PEEP水平2~5cmH?O,低PEEP报警多说明有漏气可能。窒息报警、低潮气量报警、低分钟通气量报警、其它报警。

2、呼吸机模式选择,以下简单列出常用模式对比,供参考:

参考选择:

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很弱:VCV,PCV,A/C,PTV,PRVCV,ASV。这些通气模式的特点是同期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能满足无自主呼吸患儿的通气需求;

病情较轻,疾病恢复和准备撤机的选择:IMV,SIMV,PSV,BIPAP,CPAP等。这些通气模式的特点是,仅提供部分指令通气或气道正压或气流,患儿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呼吸,能通过自主呼吸完成部分甚至全部的通气量。

1、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流程(适用于年龄29天的患儿):

模式选择包括:SIMV、A/C、PSV/VG、NAVA

呼吸频率:15-30bpm

吸气峰压(PIP)设置:15-25cmH?O

吸气流速:4-8lpm(观察吸气需求调整)

吸气时间:0.30-0.40秒

吸呼比:1:2–1:3(结合呼吸频率调整)

PEEP:4-6cmH?O

FiO?:维持SPO-94%

初始SIMV设置:

#吸气时间(Tinsp):0.30-0.35秒

#PIP设置使呼出气潮气量(Vtexp)在4-7ml/kg

#呼吸频率维持PaCO?目标范围,但60bpm

#流速足以达到PIP,但<10lpm

#PEEP:4-5cmH?O

初始设置20分钟查血气

体重g的患儿,潮气量设置:4-7ml/Kg,并根据血气调整

SpO?:88-94%

pH≥7.25andpH≤7.40

PaCO?:45-55mmHg,CXR评估无肺间质水肿(PIE)、肺过度膨胀、漏气、慢性改变的患儿

PaCO?:50-65mmHg,存在PIE、漏气、过度膨胀、CXR提示慢性病变的患儿。

肺膨胀评估目标范围:理想的肺膨胀,右半膈穹上缘位于第八肋底部,不超过第9-10肋中间。

2、儿童有创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流程(适用于15天-17岁的患儿)

模式:A/C、SIMV

呼吸频率:8–30bpm

吸气时间:0.5-1.2秒

PIP气道峰压最大在15-25cmH?O,保证胸部扩张和运动

潮气量(VT)

气压伤高风险的患者:7-10ml/kg

儿童:8-12ml/kg

婴儿:6-8ml/kg

根据患者年龄和大小:吸气流速6-40lpm

触发灵敏度:压力或流速,尽量减少患儿吸气做功

压力触发-0.5to1.5cmH?O

流速触发(1-3L/minbelowbaselineorbiasflow)

PEEP:3-5cmH?O

FiO2调整维持SpO?88-94%

初始设置20分钟后查血气

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常规

1、患儿头呈轻微仰伸位,肩下垫2–3cm高的布类。

2、镜片放入口腔,术者用右手固定新生儿头部,使头部与躯干成一直线,左手取灯珠开亮的喉镜,将镜片伸入新生儿口腔右角,在舌及硬腭之间缓缓进入约2cm,将舌尖推向左侧,镜片移到中线,继续前进。

3、镜片向前插入,前进同时,术者利用手腕力量,轻轻使镜片垂直上提,以免镜片压伤上颌齿龈。

4、暴露声门,待进到舌根及会厌之间空隙时,再进一步使用腕力将镜片顶端提起,使会厌被挑起向前贴于镜片下面,声门即能暴露。

5、插入导管,术者右手将气管内导管放入口腔内,当声门开放时即将其轻轻插入,切忌声门未开,使用暴力硬插,损伤声带。

6、插入深度,导管插入声门深度以导管前面黑色粗线条记号为标准,使记号处正好进入声门口,见表1-表1.1。

表1

气管插管型号选择及插入深度

胎龄(w)

体重(g)

气管插管型号(内径mm)

插入深度(cm)(唇至气管深度)

28

0~

2~2.5

7

~34

~

2.5~3

8

~38

~

3.5

9

38

~

4

10

表1.1

年龄

导管内径(mm)法定标号插管深度(声门下)(cm)早产儿<0g2.0~2.~.5早产儿<g2.5~3.~.5~2足月新生儿3.0~3.~~2.50~1岁3.5~4.~.5~31~2岁4.0~4.~~3.52~4岁5.0~5.~.5~44~9岁5.5~6.~~5备注:导管内径在6mm以下一般不选用套囊型;2岁以上导管内径:(年龄/4)+4计算

7、固定导管,插入后术者用右手固定导管,左手取出喉镜,在助手帮助下,用H型粘膏固定导管。

8、检查,将导管与呼吸复苏器连接,抱球做人工呼吸,注意观察胸部是否起伏,双侧起伏是否相等,并用听诊器在两侧腋下部听诊,检查双侧呼吸音是否相等。

9、纠正,若误插入导管,抱球时胸廓不起伏,上腹部可听到气流声,应拔出重插,若插入太深,右侧胸廓起伏较左侧大,右侧呼吸音较左侧强,应退出1.0cm左右,再重新检查。

10、连接呼吸机,经检查后确定导管在气管内,插入深度也合适,便可将导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

注:气管插管辅助药物:O-起效时间;D-维持时间

药物

剂量

注意点

地西泮

0.1~0.3mg/kg,iv

呼吸抑制

O:1~3min;D:10~20min

咪达唑仑

0.05~0.15mg/kg;每小时0.2~0.3mg/kg,ivdrop

呼吸抑制

O:1~3min;D:10~20min

芬太尼

1~2ug/kg,iv/im;每小时2~5ug/kg,ivdrop

呼吸抑制

O:0.5~1min;D:30min~4h

丙泊酚

0.5~2mg/kg,iv;每小时1.5~6mg/kg,ivdrop

低血压,呼吸抑制,

O:1min;D:10min

CPAP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流水洗双手。

2、调整呼吸机或简易装置上的压力=5cmH?O,氧浓度=60%。

3、准备好纱布垫,垫于患儿枕部,两边留出绷带。

4、将消毒好的鼻塞放置在患儿的鼻前庭部,两端用绷带绕过头面部两侧的耳上部分,紧紧绑牢。

5、上CPAP前尽可能有血气指标,上CPAP后注意观察呼吸机(或空压机)运转情况,病人面色,自主呼吸及有否腹胀。

6、每2小时吸痰一次,每4小时放松绷带一次,防止压迫过紧,产生局部压迫性损伤。

7、根据原发病需要监护SaO?、Bp,心率或呼吸。

8、操作过程中防止体温过低,必要时放在开放式抢救台上进行。

9、上CPAP后半小时,如青紫,PO?不见改善,可逐渐升高压力(每次2cmH?O)和氧浓度(每次5%)直到压力=10cmH?O、氧浓度=80%,仍不见好时,改用IPPV。

10、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当压力5cmH?O时,输液中应加入多巴胺以防低血压。

IPPV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消毒液擦手或戴消毒手套。

2、喉镜,气管内导管,牙垫消毒后放置洁净盘内随时备用。

3、检查氧气,空气压缩机与呼吸机连接是否正确牢固。

4、将呼吸机,加热湿化瓶连接上电源。

5、呼吸机通气模式开关开至IPPV(或VENT)处,开动压缩空气和氧气,至合适压力(1.5~2.5Kg/cm立方或5/分流量以上)

6、调整呼吸机上各项参数,初调如下: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初调值

Fio2

PIP

PEEP

RR

I/E

FR

T1

无肺部疾病

0.3~0.4

15~20

2~3

20~30

1:1.5~2.0

4~6

0.5~0.6

有肺部疾病

0.6~0.8

20~25

3~5

30~40

1:1.0~1.2

6~8

0.7~0.75

HMD

0.6~0.8

20~25

3~5

30~40

0.7~0.75

MAS

0.6~0.8

22~25

0~2

35~40

0.6~0.65

肺出血

0.6

25~30

3~5

30~40

0.75~1.0

肺炎

0.6~0.8

20~25

2~3

35~40

0.7~0.75

7、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后,接上呼吸复苏器,抱球,检查胸廓两侧活动和呼吸音是否相等,如左侧呼吸音弱于右侧,可将管往外拔0.5~1.0cm,待两侧呼吸音相等,便固定牢固。

8、接上呼吸管道,观察呼吸机上各项参数是否与要求相符,患儿面色,呼吸困难症状是否好转。

9、上IPPV时,应监护SaO?、血压、心率、体温、液体入量及尿量。上机30分钟–1小时查血气,根据血气调节呼吸器参数。

10、每4小时吸痰,拍背一次。

11、每小时记录“应用呼吸机护理,观察表格”一次。

拔管操作规程

1、撤机过程中监测心率、呼吸。如有异常,立即恢复原参数。

2、根据血气结果,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

3、RR20次/min→SIMV,Ti应在0.5~0.65s,在呼吸机通气间歇期出现患儿的自主呼吸。

4、SIMV维持一段时间后,若RR6次/min,自主呼吸有力,可直接撤机或改用CPAP。

5、CPAP时,FiO?≤0.4,压力≤3cmH?O→拔管。拔管前0.5~1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防止喉头水肿。

6、先吸净口鼻咽部分泌物。

7、再按吸痰操作规程吸净气管内导管分泌物。

8、在负压吸引下拔掉气管内导管,吸净口咽部分泌物。气管内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9、拔管后改头罩吸氧。

10、继续进行各项监护,密切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情况。

11、超声雾化吸入,酌情用异丙肾上腺素0.25mg,地塞米松2.5mg、NS20ml每2小时一次,共2~3次后改为4~6小时一次。

12、如拔管后SaO?降至85%以下,改鼻塞上CPAP,压力与氧浓度同前。

13、摄胸片检查有无肺部并发症。

呼吸机过程中的监护系统

1、使用呼吸机前,仔细检查各电源线,氧气管道及其连接,上文已经提及。

2、常规监测动脉血气。用呼吸器前及用呼吸器1小时后各一次,以后每日2~3次,病情有变化随时做。

3、胸片:用呼吸器前摄胸片,以后根据病情,隔日或每天摄胸片一次,RDS患儿用呼吸器头3天每日应摄胸片1次。

4、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最新指南不宜定时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

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进行气道内吸:

①人工气道內出现可见的分泌物或血液;

②双肺听诊湿啰音、痰鸣音或呼吸音降低;

③氧饱和度下降,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且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

④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的表现,如呼吸频率增加、三凹征等,考虑为气道堵塞引起;

⑤呼吸机监测面板上出现锯齿样的流速和/或压力波形,排除是管路积水和/或抖动等引起;

⑥患儿在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下降或容量控制模式下气道峰压升高,考虑为气道分泌物引起;

⑦反流误吸。

吸痰操作注意事项:

①戴上手套,无菌操作。

②根据吸引的深度,可分为深吸引与浅吸引两种方法。深吸引是指在进行气道吸引时,置入吸引管直至遇到阻力后将导管拔出1cm后再施加负压进行吸引。而浅吸引指将导管插入预定的深度即ETT的长度加上外接的长度,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制定的新生儿复苏计划,负压的推荐不超过mmHg。AARC建议新生儿气道内吸引的负压为80~mmHg。

③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吸引,过程整个吸痰过程不超过10秒钟。

④新生儿气道内吸引无绝对禁忌证,若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而停止吸引操作,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临床实践中,考虑到药物的疗效,新生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早期原则上避免吸引操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颅内压升高时,在气道内吸引之前需采取控制颅内压的措施,因为吸引操作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新生儿来说,吸引管ED与ETTID之比(ED:ID)为1/2~2/3,可以确保在负压吸引排出空气的同时,氧气能够继续进入肺部,也降低了黏膜损伤和肺不张的概率。在NICU,当早产儿使用2.5mm内径ETT时,使用推荐的ED:ID比值的吸引导管可能会有困难,因目前国内用于早产儿的最小内径的吸痰管为6Fr(2.0mm)。年台湾发表的一篇早产儿气道内吸引指南建议的ETT内径对应选择的吸引管型号如下(表2)。

5、加强物理治疗,定时翻身拍背,利于分泌物排出。

6、严防人工气道移位及意外拔管,新生儿经口腔气管插管时较难固定,极易移位及滑脱。特别是经人工气道吸痰时。因此,吸痰时,最好两人配合操作,新生儿躁动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7、掌握各种报警的意义,保证病人的安全。

①电源插头脱落,重新连接。

②停电时,迅速至病人床旁脱机,使用简易呼吸机进行人工给氧,严密监控。

③对于一时无法查明的原因,立即用人工简易呼吸机或更换另一台呼吸机。

8、注意观察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协调。

9、防止继发感染

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病房每日消毒一次。

②睡暖箱的患儿,按暖箱护理常规护理。

③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④加强皮肤、眼睛、口腔的护理。

⑤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消毒一次

10、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呼吸、心率、体温及尿量的变化。观察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患儿对机械通气的反应,并做好记录。使用呼吸机后,患儿表现安静,呼吸平稳,缺氧表现减轻或消失,昏迷意识清醒,证明通气适宜。反之,则有通气不足,管道漏气或痰堵,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11、特别护理。严格床旁交接班,交待生命体征、气管导管大小、插入气管深度、呼吸机各参数并有记录。

推荐阅读:套医学视频课程可以免费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克早产儿呼吸衰竭,只要是撤掉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