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小鼠模型和大鼠心肌细胞的实验中发现,心肌细胞hipk2的缺失导致心脏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恶化幼鼠心脏功能正常。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人员发现hipk2缺乏导致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的增加在机制上,HIPK2缺乏和凋亡信号通过减少ERK1/2激酶磷酸化起作用。在衰竭的心脏中,hipk2的心脏特异性恢复可能是减缓疾病进展的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用心肌细胞敲除的hipk2制造小鼠。在2个月大时,那些缺乏心肌hipk2的基因敲除小鼠的心脏功能与对照组相同。然而,在3个月时,他们表现出显著的心功能降低,射血分数降低,部分缩短,并且心衰标志物nppa和nppb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基因敲除的小鼠没有表现出纤维化或钙处理的变化。在8个月龄时,敲除小鼠的心力衰竭更严重,心脏出现重塑和增大。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杂合子小鼠,其中一个hipk2基因在心肌细胞中被删除,一个保持完整在3个月时,这些单倍体小鼠的心脏功能与对照组相当,但到6个月时,其心脏功能显著降低,小鼠左心室扩张,心肌壁变薄。因此,这些发现表明心肌细胞hipk2表达水平与心功能之间存在直接的剂量依赖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杂合子小鼠心脏中ERK1/2激酶的磷酸化显著降低,表明hipk2通过ERK信号传导起作用。在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实验中,hipk2的敲除显著降低ERK1和ERK2磷酸化;相反,hipk2的过度表达导致ERK1/2磷酸化显著升高此外,这种过度表达依赖于hipk2保留完整的激酶结构域。
众所周知,ERK信号转导可保护心脏免受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而细胞凋亡是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的重要驱动因素hipk2也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因此,Lal和他的同事寻找HIPK2基因敲除小鼠的细胞凋亡他们发现心肌中促凋亡分子BAX显著升高,组织学显示心肌组织TUNEL阳性核明显升高,这是细胞凋亡的标志。为了验证hipk2基因敲除心脏erk信号受损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的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抢救性实验。他们利用基因疗法将激酶mek1的过度表达加到敲除的心肌细胞中。已知MEK1在激酶信号级联中作用于ERK上游这不仅恢复了敲除小鼠的erk磷酸化,而且显著提高了小鼠心脏的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减少了敲除心肌细胞的凋亡。来源:YuanjunGuoetal,CardiomyocyteHIPK2MaintainsBasalCardiac
FunctionviaERKSignaling,Circulation().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11.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上海心律失常论坛暨“植入装置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心力衰竭的临床与转化研究进展”国家级学习班期间。来自上海交通医院的李京波教授带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非药物治疗的精彩讲座。
李京波教授表示,心衰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约有万患者。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显示,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心衰死亡率占40%。心衰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呼吸机正压通气、肾脏替代治疗、循环辅助装置以及心脏移植。李京波教授在讲座中,主要针对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展开了详细介绍。
心衰的再同步治疗
对于慢性心衰存在心室传导异常的患者,进行电起搏治疗,使心脏的除极更接近正常的生理状况,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对于正常窦性心律的患者,心房双室起搏方式,称为心房同步双室起搏或心脏再同步治疗;对于房颤患者,则采用单纯的双心室起搏方式,称为心室再同步治疗。
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
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心脏猝死大约占63%。即使是发达国家,心脏猝死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另外,对于轻度到重度心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心脏猝死。遗憾的是,发生心脏猝死的患者只有2%~15%医院救治,而其中50%在除颤治疗前已死亡,且复发率高。所以,及时除颤是预防心脏猝死的唯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植入ICD就是一项很重要的防治措施。
呼吸机正压通气
呼吸机正压通气包括:无创通气,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
无创通气可以缓解呼吸困难以及改善某些生理参数(如氧饱和度),常作为肺水肿和严重呼吸窘迫患者或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辅助治疗,以缓解症状。禁忌证包括低血压(SBP<85mmHg)、呕吐、气胸以及意识障碍。
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主要适应证为呼吸衰竭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体力耗竭、意识障碍且不能维持气道通畅是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的其他原因。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超滤,适用于对利尿剂反应不佳的顽固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可促进排钠,减轻容量负荷以减轻症状,与静脉应用利尿剂相比,可缩短住院时间。
循环辅助装置
循环辅助装置包括: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心室辅助装置(VAD)。主要用于功能恢复前的辅助支持治疗、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以及无心脏移植适应证患者的终点治疗。
IABP:心脏舒张前一瞬(主动脉瓣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心脏收缩前一瞬(主动脉瓣开放前),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ECMO:类似于心脏外科手术时的体外循环,可提供充分的心肺支持,包括血流动力学支持及静脉氧合。主要用于短期心肺支持,对于不能中断心肺支持的心衰患者可作为心脏移植或VAD的过渡治疗。需要全身肝素化,早期最常见出血症状。
LVADs(左室辅助装置):可能最终成为心脏移植最常用的替代治疗方式,生存期可达2~3年。但存在出血、血栓栓塞、感染、装置故障、费用高、植入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一种治疗手段,虽无对照试验,但公认只要入选标准合适,与传统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活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心脏移植受限于心脏供体的短缺,同时效果的有限性和长期免疫治疗的并发症也是较大挑战。
END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