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衰有什么危害心衰患者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TUhjnbcbe - 2021/4/14 18:45:00
1、什么是心衰?

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改变,使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血液淤滞,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症。

2、心衰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危害?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胸闷、气喘、乏力、水肿(尤其下肢)等表现。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也是心血管学科面临的严峻挑战。统计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大概为1.3%,约有万人,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大约为4.1%,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心衰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均较低。

3、心衰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各种心脏病损害或者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导致心衰。

如: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冠心病、心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为心衰的常见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栓塞等疾病也会导致心功能障碍。吸毒,以及某些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心脏严重受损。

4、心衰有什么危害?

(1)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会不断加重,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2)心衰会影响、限制日常生活,使活动耐力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还会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3)心衰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4)心衰患者可能需要经常住院,且心衰死亡率很高。

5、心衰的常见临床症状?

(1)活动后憋闷、气喘、气短,疲劳乏力,活动耐力量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即感不适。

(2)夜间有呼吸困难,夜间有憋醒、不能平卧入睡,夜间有咳嗽、咳痰。

(3)活动后心慌,心跳加快,同时,做事精力不足,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腹胀等。

(4)水肿(尤其下肢)明显,呈凹陷性水肿,晨轻暮重;尿量减少。

6、心衰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1)按时服药:

按时服药是控制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减少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可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心衰加重时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无法安静入睡,还会出现水肿和疲劳乏力加重,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并伴有轻微活动即感不适。如果出现心衰加重,要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2)做好血压、心率、体重和尿量的监测:

要求心衰患者每天都必须进行血压、心率、体重和尿量这些指标的监测,每天书写心衰管理日记。

如:血压、心率、体重及尿量,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出现波动,说明心衰患者体内的动态平衡被打乱,这就是提示心衰患者的病情逐渐在恶化和加重。

(3)限水限盐,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补充维生素: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防止大便干燥。

(4)适当运动:

可以降低心衰发生的风险,特别是在某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虚弱的心衰患者,具有多种合并症和活动受限症状。

(5)控制好血压:

防止血压波动过大,血压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心衰加重,要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

往期回顾

年轻人猝死为何屡见不鲜,改掉这些坏习惯刻不容缓

突发心脏病,「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吃哪个能救命?

生无可恋!胸闷气短,是肺病?心脏病?还是心理障碍?

长按并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衰有什么危害心衰患者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