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医学上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叫做“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慢性心肌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引起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
案例分享
姓名:孟先生性别:男年龄60岁
籍贯:河南焦作市解放区
入院日期:年1月23日
主诉: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伴咳嗽10余天
患者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并伴随咳嗽症状,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在意,未治疗,于年1月23医院求诊,我院郑永洲院长对其进行详细检查,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收入我院。经过我院专业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于2月2日病情好转予以出院。
上图为患者入院与出院心电图对比
慢性心衰,是老年病科常见多发病,需要坚持长期的健康管理来延缓心衰进展,那么慢性心衰都有哪些症状,怎么进行健康管理呢?
慢性心衰有哪些症状?
慢性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肺充血和肢体水肿等体液潴留症状;其中,左心衰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咳血、乏力倦怠、头昏心慌等,右心衰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夜尿增多、少量蛋白尿等。
慢性心衰该怎么进行健康管理?
1、饮食管理
慢性心衰患者的饮食需要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不要饮用浓茶、咖啡、汽水等刺激性饮料,戒烟、戒酒。另外,晚餐不能吃太饱,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2、充足睡眠
慢性心衰患者要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这样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心脏功能。除了保证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以外,每天中午最好也休息一个小时。
3、情绪管理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病情原因,很容易会产生烦躁、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急性发作。
保持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对慢性患者的病情大有裨益,因此,建议慢性心衰患者要多疏导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积极面对病情。
4、环境
慢性心衰患者的居住环境也要额外注意,例如室内干净整洁;室内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通风时,注意保暖......
5、活动
适当的有氧活动,例如散步、太极等,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
运动时,以不感到疲劳、心率不超过次为度,一旦有心慌、气急等不适感必须立即停下来休息。重度心衰患者要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
6、定期监测
防止水钠潴留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有重要意义。应该每天坚持测量体重,如果3天体重突然增加2kg,应考虑水钠潴留,应该调整盐与水分摄入量,同时建议及时就诊调整用药剂量。
————end————
总监制:聂长中
监 制:郑永洲
统 筹:丁福*郑嘉怡
主 编:毋虹 责 编:高杰
校 审:王辉 编 辑:李晶
往期回顾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于3月1日启用,对你的影响有这么大?
弘泰医养中心封闭管理进行中!战“疫”之路,并肩共渡!
体检确诊糖尿病,这些症状需警惕!!!
纸短情长,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手书感谢信!
感恩有你再创辉煌
医院3周岁庆典圆满收官
多年便秘终得愈锦旗点赞好医生
弘泰医养中心如何挽救绝食斗争的瘫痪老人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