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随机试验(MSC-HF2期临床试验)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心肌可改善重度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与安慰剂注射组相比,干细胞注射组患者的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心搏量和新的心肌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据丹麦Rigshospitalet医院的AndersBruunMathiasen博士介绍,上述变化却没有转化为临床获益,包括NYHA分级、生活质量或运动能力(6分钟步行试验);这些指标在两组均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
JamesHermiller博士(印第安纳州的圣文森特心脏中心)指出,这项试验纳入患者的类型有问题,而且患者除了接受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或心脏移植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评论道心功能的改善是“戏剧性的”,但临床结果却没有差异。
Mathiasen表示3期临床试验将在6个欧洲中心进行,计划纳入例患者。Hermiller博士说,我们都期待着3期临床试验,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善心室功能,以及是否能够转化为临床获益,例如心功能分级和生存等等。
BernardGersh(梅奥诊所)表示,该试验的临床结果需要谨慎解读。目前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在此方面发展迅速,而临床试验多在3期阶段。心肌再生受到细胞、细胞环境及组织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疾病采取何种细胞治疗仍在研究阶段。该理论提出之后,研究者报以较高的热情,但其中未能回答或解释的问题并未减少。尽管如此,他仍说道,该试验为干细胞领域灰暗的冬天带来了一缕阳光。因为,去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中性研究结果。他表示,虽然这是小型试验,但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另一位心脏病专家DavidBrown博士(达拉斯心脏中心)则持有一丝怀疑态度,他说该研究与20年前法国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但是他仍然表示,“干细胞治疗有巨大的潜力,且会不断前进。”
MSC-HF2期临床试验结果
本试验纳入了60例重度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2:1随机分配接受心肌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39)或安慰剂(n=20)治疗。研究者将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同时采用NOGAXP心脏介入诊疗系统注射入左心室心肌组织的缺血区域,平均约有万个干细胞注入。1例患者因术中室性心动过速而出组。5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患者的NYHA分级为2级或者3级;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5%(平均28%);不是PCI或CABG的候选患者;服用了最大耐受量的药物。
6个月后,治疗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主要终点,通过MRI或CT测定)减少,而安慰剂组保持不变,两组差异为14.2ml(P=0.)。同时,左室射血分数(高出6.8%)、每搏输出量(高出20ml)和收缩末期心肌质量(高出12.3g)也得以改善(P0.0span="")。
两组安全性指标结果相似,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心绞痛和肺炎住院增加。
医脉通编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