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利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突破性技术23日在北京宣布启动中国区三期临床试验。据悉,此项创医院等地率先进行临床研究。
在参加于此间举行的“缺血性心力衰竭干细胞治疗国际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这项名为C-Cure?的新技术,是从患者骨髓中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利用独有的细胞重组专利技术培养分化成心肌前体细胞,并通过心导管C-Cathez?植入患者受损心脏部位,实现心肌细胞再生,从而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
据与会的美国梅奥医疗集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Dr.AndreTerzic介绍,目前,C-Cure?干细胞治疗心衰研究已获批准在美国和欧盟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预计3年内有望在全球上市。
所谓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症状,也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数量约为1.17亿人,其中中国心衰患者数量为.1万,占全世界心衰患者总数的25.6%。
中国医学科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吴永健认为,干细胞治疗心衰患者的研究十几年来在国际学术和临床界一直存有分歧,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大有人在。而此项技术突破在干细胞的准备和扩大疗效的技术方面均有革命性进步,也使得过去一直被观望和怀疑的干细胞治疗心衰有望变成现实。
不过,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王禹认为,虽然干细胞治疗心衰在国外已有成功案例,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因此对这项技术,医学界不少人士既抱有很大兴趣,又有一些疑虑,对未来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可能各种未知的反应,还需要学术和医学界进一步科学、严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