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五英国ldquo心脏
TUhjnbcbe - 2021/4/3 14:00:00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据英国剑桥大学消息,该校干细胞研究所科学家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干细胞“心脏补丁”技术,它可以帮助修复病变和受损的心脏,从而摆脱患者对于心脏移植的需求。

人体具有非凡的自我修复能力

肝脏在受损时可以再生,一个肾脏可以学会做两个肾脏的工作,并且我们的皮肤在不断地更新,以保护我们不被划伤和割伤,避免使我们暴露于有害的病原体。

然而,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却不能愈合得这么好。当我们的心脏被疾病或损伤破坏时,组织不能很好地再生,或者很快再生。心脏骤停会使上亿个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心力衰竭,其5年生存率只有50%。目前,解决心力衰竭的唯一手段是心脏移植。

捐献者的心脏必须来自死亡之前的人的健康的心脏——这通常意味着相当年轻的病人,在事故中死亡,或者伤害或疾病中未曾影响他们的心脏。患者需要排队很长时间等待匹配的捐赠和接受移植。截止目前,美国有将近人在等待心脏,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等不到匹配捐赠的出现。

另一个有希望的疗法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干细胞治疗,即直接向心脏注射心肌性干细胞,但无法解决心肌细胞再生的问题,且效率很低,注入的干细胞95%无法附着在心脏上,立刻被血流冲走了。

修补一颗破碎的心

英国剑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修复心脏组织的创新方法——一种有希望与患者心脏实现自然融合的“心脏补丁”。该团队的解决方案根本不需要捐献者心脏,而是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生长活的心肌组织。

他们对人体血细胞重编程,使之成为可转化为人体任意细胞的干细胞。这项研究中则转化为心肌细胞、血管细胞和构成心脏外形的心外膜,然后在一个特殊的支架上培养这些心脏细胞集群,经过一个月,长成类似真实心脏组织的心肌组织。目前他们培养的心肌组织大小约2.5平方厘米,厚5毫米,能够跳动和收缩,具备心肌组织的完全功能。

“我们相信这些补丁将有更大的机会被自然地吸收到病人的心脏中,”剑桥Addenbrooke’s医院的心脏病专家SanjaySinha说,“……我们正在创造完全功能性的组织,它已经可以通过把不同类型的细胞结合并相互通讯,来实现搏动和收缩。”

另一方面,这些补丁是活的、搏动的心脏组织,可以像支架一样附着在器官上。而且,不像捐赠者的心脏,病人不必等待找到匹配。相反,补丁可以按需生长。

支架组织也将从患者自身的细胞中生长出来,从而消除了终身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和降低器官排斥的风险,这是移植患者通常面临的两个问题。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由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将“补丁”缝补到心脏上去,并连接现有静脉和动脉,使“补丁”和心脏实现电信号融合而同时跳动。

若“心脏补丁”技术能够实现,不仅可以拯救无数生命,还能节约大笔资金。该疗法的费用约是心脏移植手术费用的七分之一;且“补丁”是由患者自身血细胞为原料制成的,患者没有排斥反应,无需像心脏移植术后那样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大减轻了痛苦。

Sinha的团队计划今年开展小鼠和猪的动物实验,若进展顺利,将在5年内开展第一例人体试验。

推荐阅读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四:人体免疫细胞是如何追杀肿瘤细胞的?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三:研究修复脊髓损伤取得了进展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二:33岁的C罗为何依然如此神勇?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一:干细胞将改变21世纪的人类生活

编辑:张晓敏责任编辑:侯孟婷

TUhjnbcbe - 2021/4/3 14:00: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急,症状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增高,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呈增长趋势。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中国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人,现有患者至少万人。但是广大民众对心肌梗死的认知还有待提高,一项中国的ChinaPEACE研究显示,仅43.0%患者认为胸痛或胸部不适与心脏相关。而持续性胸痛及大汗是我国心梗患者最典型临床表现。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血液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疾病,也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内外数据均显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国CREATE研究发现,患者心梗后7天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9.3%。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可显著增加患者短期及长期不良事件风险。心肌梗死早期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后期可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带来的心衰并发症呢?下面从心肌梗死患者角度谈谈如何避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

01早就诊,早诊断

心肌梗死最主要的表现是胸痛或胸闷,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通常呈持续性,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虚弱等表现,早期识别这些高危症状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当发生胸痛或胸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要早期就诊于急诊或门诊,避免发生诊断及治疗延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延迟,是发生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02

早治疗,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确诊,应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避免更多的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因为时间就是心肌,心肌细胞死亡具有不可再生性,导致正常心肌细胞的丢失,心肌细胞丢失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患者就诊后医生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时,通常会和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建议患者应用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或溶栓治疗开通堵塞的血管,这时候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而有些患者或家属犹豫不决,不愿意接受手术及溶栓的风险,这样也会耽误患者的及时救治,增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大家提高对疾病的理解,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因为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03

规范用药,预防心脏重塑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发生以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持续发生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过程,可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或局部室壁活动异常。阻断或延缓心室重构以降低心力衰竭与死亡发生风险是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主要治疗目标,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危险因素预防、早期血运重建及择期行相关梗死血管开通、药物治疗等。所有心肌梗死后患者均应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对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控制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调节均可延缓心衰发作并延长生存期。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都应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及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规范心肌梗死后用药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预防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

04定期评估,防止心力衰竭恶化

推荐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后规律服药的同时,在家中监测血压和心率并做好记录,每2周进行一次门诊复查,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医生建议延长至每1~2个月复诊一次,在复查时测量血压、心率,临床评估心功能。同时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患者开具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利钠肽、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每3个月复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同时注意对合并症的管理。如果患者出现了乏力、气短、腹胀、活动量下降、下肢水肿的情况,需要及时到门诊进行评估有无发生心力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及时进行用药调整。规律的随访和定期评估,才能避免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J].心脑血管病防治,,20(5):-.

[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12):-.

[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3:1-7.

王健:心脏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医院知名专家,于年8医院引进,担任心脏医学部冠脉介入亚专业带头人。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临床工作。擅长:复杂高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病变,分叉病变)、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抢救等方面经验丰富。

下图为王健主任微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细胞系列文章之五英国ldquo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