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被确诊缩窄性心包炎后实施第一次手术,22岁时病情复发实施第二次手术,今年33岁——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全身水肿,医生判断他将活不过一年,唯有心脏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幸运的是,他终于等到了适合的供体,一名外伤脑死亡患者捐出心脏。7月31日,生命垂危的李先生在医院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8月12日,他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回当地进行康复治疗。李先生重获新生!
据悉,李先生成为医院心脏移植史上完成的第三例成功病例。此前,该院曾于年实施河北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刚过33周岁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今年刚过33岁生日的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今年年初,他在上班时感到异常劳累,同时伴随憋喘,呼吸困难。“久病成医”的他知道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早在17年前,也就是他16医院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多因衰竭、腹腔积液及周围水肿或严重心脏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如能及早进行彻底的心包剥离手术,大部分病人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回到当地后,医院做了第一次心包剥脱术,术后恢复不错。所有不适症状慢慢消失,又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之中。
一直到了22岁时候,他又一次出现劳累后喘憋,同时伴有发烧、双下肢水肿,医院随后又给他做了第二次心包剥脱手术。但是,这次手术效果不是很好,恢复期间还出现间断胸腔积液。为了抽取这些积液,李先生在随后的几年内一医院之间就诊治疗。
今年年初,李先生的病情急速加重,开始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症状,不断涌现的积液造成全身水肿,尤其双下肢肿大到常日的一倍多。医生诊断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进入3月份,李先生生活已经无法自理,终日躺在病床上进行维持治疗。
医院组织了多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根据多项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已无法再次进行心包剥脱术,最后得出结论是,如果不尽快进行心脏移植,那么李先生生存期已不足一年。
供体捐献,濒死生命出现转机今年3月份,李先生进入心脏移植等候名单中,等待着合适的心脏供体。对于这个不幸的人来说,近乎绝望的等待并没有煎熬他多久。
7月底,医院收治了一名严重外伤男子。7月29日,这名不幸的男子被第一次判定为脑死亡,24小时再次做出同样的判定,家属作出了心脏捐献决定,供体的信息随即在国家器官分配共享系统进行公布。
这个供体的血型和李先生完全吻合,李先生的抗群体反应性抗体呈阴性,完全符合移植条件,李先生成为幸运儿。
根据供体就近分配原则,国家器官分配共享系统把李先生的手术分配给河北省唯一具医院——医院。
在获得这个消息后,河北医大二院院立即启动心脏移植机制。在患者还未到院的情况下,*委书记张万生、院长时保*亲自部署,副院长阎雪就组织召开了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核医学科、血库、药剂科、手术室、医务处、护理部、医患沟通办公室等所有涉及科室的术前筹备会议。医院传来的患者资料,心脏移植协作组制定了初步的手术方案。
7月30日中午,李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乘坐急救车赶到了河北医大二院,开始接受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对病人查体后,院心外科主任陈子英发现,虽然已经提前得到患者的全部检查结果,但眼前这个患者的外部体征还是让人感到吃惊:全身水肿相当严重,尤其双下肢,每条腿肿得快和腰一样粗了。他预感,这个手术不会简单。
严重粘连仅心包分离就耗时6个多小时7月31日上午8点,李先生被推进了手术室。在打开患者的胸腔后,眼前的一幕让所有医生都大感意外:所有解剖组织都粘连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器官和血管。陈子英说,这些粘连都是因为患者做过两次手术,再加上后期的病情加重造成的。
为了避免伤害大血管和心脏,医生们凭借出色的技术和耐心,一点一点进行剥离。最后,耗时6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剥离工作,心脏和大血管全部游离。此时,捐献者的供体心脏已在另一个手术室完成修复。
连接体外循环机,开始体外循环,切除病变的心脏,开始正常心脏移植,将供体心脏的血管与患者的对应血管连接起来,开放升主动脉后,恢复血液供应,移植的心脏恢复跳动。一切都有条不紊,每一刻都惊心动魄。
由于患者的肺组织及心脏在胸腔内黏连严重,游离过程中造成大面积创面,移植心脏缝合完毕后,止血成了主要工作。心外科副主任马千里说:“光止血就耗时近5个小时。”
依靠医生们和麻醉师精湛的技术,李先生度过重重难关,前后历经近18个小时后,移植手术终于完成。随后,他被送进了“心脏移植隔离病房”。
据介绍,供体心脏移植入受体胸腔的最佳时间窗口仅为6小时。这个病例虽然心包剥离浪费了一些时间,但血管缝合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也就是说这个病例的供体心脏植入时间远远小于6个小时。陈子英说:“虽然前期剥离费了点劲,可移植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连接好血管后,供体心脏就开始有规律、强劲地搏动起来,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术后恢复同样关键,一般要经过感染关、排斥反应关、肾功能及肺功能恢复关、循环及内环境的管理关等重重难关。
为了让患者更快更好恢复健康,在护士长郭艳慧的带领下,10个护士分成5班倒,再加上两个ICU专家,对李先生进行全方位、全天候护理治疗。
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李先生顺利度过所有难关:术后10个小时左右清醒;术后三天拔出气管插管,心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经过肾脏替代疗法,患者水肿已经基本消除,无大出血及术后手术并发症,也无排异反应。术后第10天,李先生已经可以下地围绕病床进行小范围活动。
8月12日,已达到出院标准的李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返回老家,继续康复治疗。
河北医大二院宣传部
来源|河北科技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健康半夜惊醒后难以入睡,到底是怎么回事?★健康|宝宝感冒怎样用药?教你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对症服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