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毕业季研究生乘风来,破浪去
TUhjnbcbe - 2021/2/26 19:27:00
http://www.bqwrh.com/yfys/13482.html http://www.bqwrh.com/yfys/13482.html

编者按:匆匆又盛夏,栀子花已开。香气浓而近,回忆涌心尖。经过重重试炼洗礼,护生们从懵懂走向坚定,从理想通往未来。他们用掷地有声的行动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有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有人在各类竞赛中斩获殊荣,有人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他们是护理精神气质的诠释者,也是护理培养成果的验证者。

6月,官微策划“毕业季”专栏。与大家分享护生们的逐梦历程。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近毕业班研究生。(排名不分先后)

花红霞

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

花红霞,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硕士组)、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百佳研究生”、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新生二等奖学金、院研究生读书报告比赛二等奖、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花红霞与导师许勤老师)作为专业型硕士,在临床轮转的2年里,不仅要承担日常护理工作,还要挤出时间做课题研究,这给花红霞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读研期间,她多次投稿,也遗憾地经历过多次退稿。论文投稿经历磨练了她的耐心以及写作能力。花红霞告诫自己:若不是终点,请微笑向前。如今的她敢于去尝试一些原认为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比如SCI期刊、中华护理杂志等的投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断打磨、突破自我,我相信一定可以!”

鲍志鹏

多点细心,多点耐心。

鲍志鹏,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居家康复护理。曾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年会大会发言二等奖”、“江苏省护理学会心血管年会大会发言一等奖”、“南医大英语翻译比赛二等奖”、“南医大护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公益实践)”等荣誉。读研期间在北图核心期刊发文2篇,国内大会发言2次,国外1次;国内壁报交流2次,亚太心律学会会议壁报交流1次。医院等地完成共计4次心脏康复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左为鲍志鹏)读研期间让鲍志鹏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商淑华师姐帮他修改文章。由于当时课题进展不顺,文章多次来回更改,鲍志鹏心里渐渐烦躁。到了凌晨,耐心即将告罄、疲倦袭来。此时,师姐却很有耐心地告诉他:“写文章要细心,出现问题可以多修改几遍,不能不耐烦。”另一件印象深刻的是房颤患者俱乐部的首次活动。当天恰逢世界房颤日,他向患者们讲解运动康复的内容,紧张和焦虑萦绕在心中。有一位患者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早晨5点就发消息鼓励他:“好好表现!”(鲍志鹏与导师孙国珍老师)读研时期,身边人一直带给他深深的感动并支撑他走过一个个关口。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他将接力传递这份美好!

邢颖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

邢颖,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年护理,涉及轻度认知障碍、老年照护。曾获“首届江苏省研究生健康江苏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在大二申请大创时,邢颖开始接触老年护理研究。之后,她陆陆续续去过很多养老机构、参加各项养老志愿服务,所以保研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年护理方向。“我的导师是崔焱教授,真的是写在教科书上的人!”邢颖表示,在大二拟定大创课题后,她就主动和任教护理研究的崔焱教授讨论研究的可行性,之后更是有幸成为了崔焱教授的学生。

(邢颖和导师崔焱老师)

临近毕业,盘点起3年的“大事记”,邢颖想到的更多是过年修稿、通宵写标书这样的“平常事”。“参加首届江苏省研究生健康江苏大赛时竞争激烈,又恰逢我的文章被拒,心情很失落。”邢颖回忆,那段日子学院老师们都没有放弃她,从计划书到PPT再到汇报的表达,一遍遍改稿子,一遍遍打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邢颖与师妹合照,中间为邢颖)功夫不负有心人,邢颖最终在比赛中斩获三等奖。这件事也让她明白,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断打磨每一个细节,认真做好眼前事,确保在机遇到来的那一刻,你已经做足准备。

顾芳臣

你只管追求卓越,成功会自己上门。

顾芳臣,中共*员,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胃肠动力及护理心理学。本科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保研本校。师从林征教授,近年来跟随课题组一起致力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硕士阶段研究课题为“基于症状经历模型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目前已有4篇文章见刊(2篇北核、2篇科核),1篇录用待刊(北核),中英文各1篇外审中。在NursingWorld-congress、theInternationalCouncilofNurses(ICN)InternationalCongress、第22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中进行大会发言5次、壁报交流10余次,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的荣誉。回忆3年的读研生活,顾芳臣坦言,研一刚入学曾感到迷茫和惆怅,但导师告诉她“脚踏实地,尽力而为”。这句话像是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抚平了她焦躁的心。(顾芳臣与导师林征老师)

研二下学期,她的课题组走上了国自然的申报之路,这对于毫无申报经验的她来说是一块难啃的大骨头。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夜,正当师姐妹们士气不振的时候,林征教授安抚她们“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磨练自己的过程”。相信努力的汗水,迟早会浇灌成功的花朵,终有一天会奔向成功!

王倩怡

光荣南医人,扛起责任担当。

王倩怡,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护理。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员”“院优秀学生干部”“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护理学院研究生读书报告比赛一等奖”等荣誉。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王倩怡在南医大度过了7年,她的心路历程可总结为“从松到紧”。研究生期间,王倩怡除了内科临床学习,还承担了一部分的教学任务:代教、监考、配合老师授课等。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提升了她收集查阅文献、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护理学院这块成长的沃土上,她还参加很多的国内外会议,这些交流和学习让她获益匪浅。在研究生阶段,王倩怡还担任了一年的研究生*支部书记。在此期间,她充分发挥*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带领其他*员学习相关文件和最新会议精神,独立举办或配合其他*支部组织*内活动,彰显了医学生*员的使命与担当。(王倩怡与导师孙国珍老师)

王蔚云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王蔚云,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学。曾获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会“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助教等荣誉。当王蔚云还是个科研小白时,她听着天书般的课题立项,只懂了一点点心衰患者饮水问题,但滴水就在她心里生了根。在一次组会上,她汇报了心衰限制饮水的研究进展,确定了课题方向。接下来,她查阅各种资料,甚至去请教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专家,但混杂因素太多,解决不了个性化液体摄入的问题。导师便建议她深入临床收集资料,但这条路比在图书馆查资料更难走。患者怕麻烦,见了她都躲着走。于是她顶着心理压力,在临床收集了小半年的资料,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王蔚云与导师顾则娟老师)就算科研的道路举步维艰,她宁愿把对科研所有的热情都放在一个课题上耗尽,也不愿半途而废,咬着牙也要做完。就像胡适说得,“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余洁

努力向前,未来可期!

余洁,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危重症护理。曾获首届江苏省研究生“健康江苏”创意大赛三等奖2项(分别1作和3作)、第七届中国TRIZ杯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1项和优胜奖1项(均为2作)、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获护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毕业后,余洁选择前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读博。在她看来,跨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眼界,未来用工科的方法学和技术解决护理的问题时,能够发挥一点点粘合剂的作用。(余洁与导师丁亚萍老师)读研期间,有件事情让余洁印象深刻。“有一次和导师丁亚萍老师一起去食堂吃饭,听到她说前一天为学科评估做准备,忙了通宵。”余洁当时就在想,这么优秀的护理人为了学科的发展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作为后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因为有过工作经验,余洁被安排带教基础护理学的操作实验课。课堂上,她会将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比如临床上的突发事件、令人难忘的经历等等呈现在课堂上,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学弟学妹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去体会当患者因为她们的抢救而转危为安时,心中油然而生的那种自我价值感、专业自豪感。

张茹

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张茹,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曾获南京医科大学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扬子江药业奖学金、护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学术科研型)、护理学院读书报告会二等奖等荣誉。研究生3年,对张茹而言,最难忘的是与导师的这段师生情。(张茹与导师王洁老师)“研二快要放寒假的时候,师门本来打算年底聚餐,但我却突发高热,被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张茹回忆,在医院输液后,她便回宿舍休息了,但没想到,次日早上导师王洁特意来宿舍看望自己。“导师特地从家里带了熬好的羊肉粥过来看望我,而且担心我不吃香菜,很细心地把香菜单独放在了一旁,我觉得特别温暖。”张茹的课题内容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还需要检测基因型与维生素D水平,但她的相关科研基础可以说是零。“导师为了带好我这个零基础学生,会亲自到宿舍,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正确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帮我联系相关专业的老师同学,给我机会跟着人家学习。”张茹交给导师的所有材料,导师都会一字一句的修改并且反馈给她。每当张茹有所懈怠的时候,都会想到导师仍然认认真真地在修改、反馈,这时她就很受鼓舞。科研之路走得磕磕绊绊的张茹,一想起导师说的“不管你做什么决定,为师都会支持你”,都会感觉信心满满。毕业心声

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花红霞

在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这个大家庭整整7年了,每位老师都亲切得像自家长辈!每位老师都不遗余力地传道解惑!祝福学院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

——鲍志鹏

与南医大的不期而遇,是意外中的惊喜,让我有梦可寻。大学4年,研究生3年,在南医大学习的7年,弹指一挥间,又有很多充实美好的回忆。我有幸能见证护理学院的高速发展,而学院也见证我的成长!希望母校桃李芬芳,再谱华章!

——邢颖

祝亲爱的学院充满活力,人才辈出,越办越好!

——王倩怡

感谢护理学院的领导老师给研究生们提供了各种优越的学习条件,每学期都会请很多大咖来讲座,希望学院越来越好!

——王蔚云

我们的学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要有职业自信、专业自信、学科自信!

衷心祝福学院蒸蒸日上、灿烂辉煌!为护理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

——余洁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愿今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负韶华。愿始终,心怀伟大梦想不懈努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细数人间的烟火。愿来日,再与你一壶清酒,话一世沉醉。愿永远,幸福安康,前程锦绣!

——张茹

护理学院记者团

毕业班研究生易怀秀

编辑

曹晓雯

审核

护理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季研究生乘风来,破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