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左心功能不全)、腔静脉淤血(右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NYHA心功能Ⅰ~Ⅳ分级:适用于单纯左心衰竭、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1)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2)Ⅱ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3)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4)Ⅳ级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Killip心功能分级(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功能)
(1)Ⅰ级无心力衰竭,没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2)Ⅱ级有心力衰竭,肺部啰音范围50%肺野,出现第三心音,静脉压升高。(3)Ⅲ级严重心力衰竭,肺部啰音范围50%肺野。(4)Ⅳ级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外周血管收缩的表现,如少尿、发绀和出汗。
病因
1.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2.诱发因素
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
1.急性心力衰竭(左心衰)
(1)症状: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
(2)体征:陈-施呼吸、左心室增大、脉搏强弱交替,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
2.急性心力衰竭(右心衰)
(1)症状:腹部或腿部水肿,运动耐量减少,食欲减少。
(2)体征:心脏增大、颈静脉充盈、肝大和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和胸腹水等。
检查
1.心电图: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3.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
4.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示物: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示物: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示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治疗
(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判断有没有呼吸衰竭,在决定使用)、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动态测定BNP/NT-proBNP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后其水平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应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