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一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妊
TUhjnbcbe - 2021/2/22 12:40:00
北京比较好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8.html

机械瓣置换术后妊娠合并

心衰二次手术的急救及护理

心脏大血管外科一病区

概述

*年Harken成功实施了首例主动脉瓣人造瓣膜置换术,同年Starr成功实施了首例二尖瓣人造瓣膜置换术。

*随着瓣膜外科的发展,瓣膜置换术后处于育龄期、有妊娠要求的女性越来越多。

*年DiSaia报道了首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成功妊娠。

正常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妊娠期:心脏负担重,容易出现心衰(由于血容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妊娠32~34周前后)电轴左偏子宫增大,膈肌抬高,使心脏向左上方移位。

2.分娩期

第一产程:心脏负担加重,回心血量增加

第二产程: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子宫收缩增强,腹肌和提肛肌收缩,周围循环阻力加大;屏气用力使肺循环压力升高;增加腹压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

第三产程: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胎盘血循环停止,子宫收缩,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陡增。

3.产褥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后24~48小时内,组织中潴留的大量水分回到体循环,血容量再度增加,心脏负担也相应增加。妊娠32~34周、分娩期和产后3天内尤其是产后24小时,是心力衰竭的高发时期。

病史汇报

基本信息

苏XX,女,29岁,身高:cm,体重:76kg

主诉

停经8月余,双下肢水肿2月余,下腹坠胀1+小时

既往史

医院行“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服用“华法林”至年自行停药,未定期复查。

现病史

查体:体温36.5℃,心率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0mmHg,SPO%,口唇稍青紫,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III/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III/6收缩期杂音,腹部膨隆,呈妊娠腹型,宫高44cm,腹围cm,不规律宫缩,内诊宫口未开,全身水肿(4+)。

孕17周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至今,孕4+月时行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金属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瓣收缩期前向血流增快,呈狭窄状;先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未见残余分流,右心房内径增大”,建议患者终止妊娠。

患者及家属不同意终止妊娠;孕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有气促,休息后可好转。年11月13医院产检,测BNPng/ml。

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启闭活动正常,前向血流加速(主动脉瓣再狭窄不排),瓣下微量返流,EF40%。

("EF":心脏射血分数。指的是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正常的心脏射血分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0%;右心室射血分数为≥40%。若小于此值即为心功能不全)

B超提示:双胎妊娠,一胎儿双侧唇腭裂,另一胎儿小肠部分梗阻待排,急诊收住产科。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急救过程

疾病知识

患者先行ECMO辅助循环,待循环稳定后,建立常规CPB(体外循环)行二次瓣膜置换术。

1

ECOM

体外膜氧合技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氧合后再用泵将血回输体内,可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

2

CVVH

采用中心静脉(股静脉,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血泵驱动进行体外血液循环。利用人体动静脉之间压力差,驱动血液直接通过一个小型高效能、低阻力的滤器,以对流的原理清除体内大、中、小分子物质、水份和电解质。根据原发病治疗的需要补充一部分置换液,通过超滤可以降低血中溶质的浓度,以及调控机体容量平衡。

3

病理生理

4

临床表现

5

手术方式

护理措施及难点

产褥期患者的护理

1

加强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做到“六勤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

2

观察患者恶露排出情况,防止恶露不净。每日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血肿、红肿,硬结,并注意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3

术后6小时可协助患者进行双下肢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除。鼓励产妇勤翻身,可增加肠蠕动利于尽早排气。

4

患者乳房可触及硬结,给予维生素B6退奶治疗,给予吸奶器使用。

5

患者心理压力大,对于自己及宝宝的恢复情况感到焦虑,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给予高营养、高蛋白,充足热量的饮食,少食多餐,适量补充汤类食物,如鱼汤,骨头汤,猪蹄汤及鸡汤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1

病人应单独安置在隔离病室,必须进行接触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在床头及病历牌贴蓝色接触隔离警示标识。

2

限制病人家属探视,如必须探视,每次1-2人,家属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

3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确保无菌操作。

4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床头柜、床单元、监护仪等物体表面用-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物品专人专用。

5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护理

1

严格遵医嘱给药。告知患者不漏服、不多服,手术的患者术前停服或停用抗凝药。

2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T、P、R、BP。

3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应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二便的颜色、关节积血、产后患者应警惕恶露是否增多。

4

建立抗凝药物观察表并及时规范记录。遵医嘱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重点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及瓣膜听诊音。

5

饮食:长期服用抗凝药会使血液的凝固性下降易造成出血。尽量少食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

6

加强抗凝药物的健康指导,讲解抗凝药物的重要性,终生服药,定期复查。

护理难点

■难点一

心脏换瓣术后,妊娠妇女妊娠后其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与孕前相比发生很大的改变,导致不稳定的止血平衡,容易形成血栓栓子等并发症。

■难点二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常规抗凝,但由于患者为妊娠术后,抗凝会增加患者的出血的风险,抗凝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难点三

患者经历了手术的打击及担心双胎患儿预后等双重因素,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

■难点四

因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且处于产褥期,又经历了大手术的创伤,自身抵抗力较差,更加重感染率的发生。

讨论互动

1.如何做好该患者的心理护理?

2.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患者是否能妊娠?

3.术后抗凝的标准如何评价?

知识更新

肝素抗凝

孕期抗凝原则

华法林胚胎病

供稿/心脏大血管外科

审核/那竹惠

排版/王玉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一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