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熟悉并判断心力衰竭的病因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麻醉期间或术后发生的心力衰竭更是如此。例如由于血压升高所至的心力衰竭,降低血压不仅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措施,也是防止心力衰竭再次发生的必要的手段。心力衰竭的病因可归纳为心脏性和非心脏性病因两大类。
(一)心脏性病因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病变最常见,其次是主动脉瓣膜病变,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病变较少见。
2.心肌病以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性心肌病为多见。
3.冠状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阻塞所至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痉挛。
4.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因其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可加重心脏负荷,如不纠正导致心力衰竭。
5.严重心律失常如原有心脏病变,心律失常就更易导致心力衰竭。
6.心包病变如狭窄性心包炎以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
(二)非心脏性病因
1.高血压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可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心力衰竭。除原发性和症状性高血压外,血管收缩药的滥用亦是重要原因之一。在麻醉中由此产生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者,不乏其例。
2.肺部疾病肺部慢性疾病,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使右心排血阻力增加,由于右心负荷日益加重,终将导致右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远较急性左心衰竭少见,在临床上仅见于大片肺梗塞或肺动脉主干发生梗塞等。肺动脉具有低压、低阻的特点,如果肺血管痉挛肺循环阻力剧增和肺动脉高压,也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
3.大血管畸形如主动脉狭窄及动静脉瘘。
4.输血输液过量入量过多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当病人原有心脏病、肺疾患或肾功能衰竭,或合并有周围血管痉挛因素,则更易发生。这也是麻醉期间或术后发生左心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5.其它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等亦可发生。
应当指出,上述两大类病因在临床实践中是互相联系的,而且常常是同时存在的,不过,对于每个具体病例而言,则应有主次之分,这对决定治疗方案将是十分重要。
二、分类
心力衰竭的分类随病程缓急、心排血量高低和心力衰竭涉及的部位不同而各异。
(一)急性心力衰竭
在原有心脏病或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如有加重心脏负担的诱因,使心排血量锐减,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快速房颤,高血压心脏病遇血压骤升,心脏病人在麻醉期间发生缺氧、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增加、输液量过多、血压骤升以及药物对心肌的抑制等均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若心脏原无病理改变,在遇到一些非心脏性病因时,当其程度超越了心脏的代偿能力,亦可骤发急性心力衰竭,如血容量剧增,周围血管强烈收缩以及麻醉过程药物对心肌产生显著抑制等。对急性心力衰竭要求尽快作出判断,迅速排除可能引起的病因及进行有效处理,否则可因延误治疗时机而使病情急转直下,导致严重后果。
(二)低排血量和高排血量心力衰竭
凡心力衰竭伴有心排血量下降者,称为低排血量心力衰竭。临床上多数心力衰竭均属于这一类型,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所致的心衰。
凡心力衰竭伴有心排血量增多者,称为高排血量心力衰竭。此时心排血量的绝对值高于正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和动静脉瘘等所致的心衰。
对上述两种类型的心力衰竭,其治疗原则应有所区别。对于低排血量心力衰竭,提高心排血量仍是一种传统有效方法,而对于高排血量心力衰竭,虽然使用强心甙类药物并非禁忌,但作为治疗的根本仍是控制原发病因,如纠正贫血或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三)左、右和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凡左侧心脏病变或虽非心脏性病变但主要作用于左心者,引起左心有效排血量降低,一般均先出现左心衰竭,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膜病变,体循环血压急剧升高等。麻醉期间和手术以后,以左心衰竭为常见。左心衰竭主要导致肺血管淤血和急性肺水肿。
2.右心衰竭凡肺部疾病使右心压力负荷过度,或心脏病变使右心容量负荷过重,或右心室收缩性受到抑制可出现右心衰竭。此时,大量血液将淤滞于体循环的静脉系统以及肝脏(人体最大的“储血库”)中,病人表现为面部淤紫,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腹水等症状。急性右心衰竭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一旦发生,病情发展极快,如大片肺梗塞,右心室急剧扩张、衰竭,预后极差。
3.全心衰竭全心衰竭通常在左心衰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当左心衰竭时,随着左房压的升高,肺毛细血管与肺动脉压逐渐升高,为克服增高的肺动脉压,必然累及右心,右心先呈代偿性,最终发生衰竭,此外,某些特殊病因亦可导致全心衰竭,例如急性心包填塞等。遇此情况,则需紧急解除填塞,否则后果严重。
(四)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
心力衰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心排血量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二是心排血量尚能满足代谢的需要但引起不正常的充盈压的升高,前者为收缩性心衰,后者称为舒张性心衰。前者由于心肌收缩力的减弱,而后者由于舒张机能的损害导致心室接受回心血量的机能受损,舒张功能受限。前者见于扩张性心肌病、肺动脉栓塞等;后者见于肥厚性心肌病心内膜纤维化,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则两者兼有。
转发、分享
更多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