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变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变老的路上,有的人活得轻松自在,有的人却是活得疲惫不堪。在变老的过程中,如果心脏没了力气,可就不只是老气横秋了,严重的可能一命呜呼。
心力衰竭,心脏出了什么问题?
所谓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主要是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时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心脏像水泵一样,不停的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动脉血管。心脏舒张时心室内压降低,静脉血液回流入心脏,心脏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将血液压入动脉血管。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也就是一个心动周期。而心力衰竭就是说心脏没力气了,跳不动了,严重情况下血液循环停止,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心力衰竭几乎是所有心脏病的归宿,一旦临床确诊有较高的死亡率,它的五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旗鼓相当。
心力衰竭究竟是怎么来的?
1.各种心脏疾病“引狼入室”
当人体患上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病以后,不仅会让心脏的负担加重,还会导致心肌受损。这时为了保证正常的心脏排血量,机体会通过多种机制进行代偿以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控制,心脏就会一直超负荷运转,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长时间使用会老化一样,我们的心脏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慢慢也会发生“老化”变形。心肌就会越来越肥厚,出现心室重构,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就发生了心力衰竭。所有的心脏疾病均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
2.各种诱发因素“趁火打劫”
感染为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占首位。急性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心肌炎症均会直接损害心肌功能,加重原有的心脏疾病。
另外,心律失常、肺栓塞、过度劳累、妊娠和分娩以及贫血与出血等都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因素。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1.气短、体力差,可能连遛狗的力气都没了。
2.感到情绪低落。心衰患者患抑郁症是正常人的2~3倍,他们担心拖累家人、朋友,并终日受到浑身乏力等心衰症状的困扰。
3.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的常见症状。
4.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
5.浑身犯冷,手脚冰凉。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大多数可用血液都流向了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
6.心衰常常伴有持续地咳嗽和气喘,这也是肺部液体积聚的另一个结果。
如何修复“没力气”的心脏?
“心脏不工作了,我是不是活不了多久了?”类似的疑惑在心衰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实,心病还需心药医,心衰患者的寿命显然会受心衰程度、治疗效果、个人生活习惯和心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积极防治。
1.合理使用药物
医院心内科专科医生的意见,做到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在监测的情况下服药才是安全的。
2.减少盐分摄入
减少饮食中钠盐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衰导致机体潴留过多的钠盐,从而引起水分的潴留,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相关的症状,如踝部、四肢水肿、气急和体重增加等。
3.合理的休息加运动
合理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但是不强调卧床休息,可根据活动后的自觉症状调整活动强度。
并不是所有人都容易出现心力衰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熬夜加班、压力缠身的人,心脏更容易过早的出现问题。所以,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心脏运行不易,且用且珍惜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