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早期无临床症状,晚期症状和体征包括:乏力,尿频,蛋白尿(见下文泡沫尿),食欲减退,纳差,恶心,呕吐,血压控制不良,持续性瘙痒,足、脚踝、手或眼睑水肿。
蛋白尿的表现是尿液中与偶泡沫不散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每天排出不高于毫克的蛋白,量非常少,看起来是澄清和透明的。如果尿液中的蛋白异常增多,会使液体表面张力增高,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超过3分钟),即医学上所说的泡沫尿。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病,当发生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从而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随尿液排出。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并发肾病的比率为42%,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达30%,因此,这些人更应对泡沫尿提高警惕。
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泡沫尿,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可引起尿液中黏液含量增加,也会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而产生泡沫。总之,出现泡沫尿后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肉眼观尿液并不能准确辨别身体健康状况,只能作为自我检查的初筛方法。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什么
尿液泡沫者应就医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可以将肾小球滤过膜比作筛子或纱窗,当它受损的时候,分子量大的物质就跑出来了。假设血液中有个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物质,流过肾小球有50个被滤出来了,肾小球滤过率就是50%。微量白蛋白尿只能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不能预测肾小球损害的严重程度,而肾小球滤过率才能真正反映肾小球功能下降的情况,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有研究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阴性,但已经出现GFR下降,所以,糖尿病定期检测肾小球滤过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人肾脏也容易受到血压、尿酸的影响而受损,也需要定期检测GFR。
尿白蛋白检测是什么
肾病早期患者的肾脏常常会增大,肾小球的滤过率也会增高,当肾小球的滤过率超过正常的40%时,患者就会出现微量蛋白尿。随着肾病的进一步发展,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微量蛋白尿发展为显性蛋白尿,即做普通尿常规检查时,尿蛋白出现阳性,尿常规检查报告显示尿蛋白:+~++++。发现尿白蛋白的人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两次超过正常值,还需除外剧烈运动、感染、发热、心力衰竭、酮症、妊娠、尿路感染等可能影响尿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因素,方能确定为真正的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