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导致罗斯福脑溢血死亡的病,仍在威胁24
TUhjnbcbe - 2025/4/7 19:45:00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原标题:导致罗斯福脑溢血死亡的病,仍在威胁2.45亿人

从年开始,每年的10月8日,医院或社区中看到“公益义诊”的活动标识,心血管内科医生们会告诉你:这一天,是全国高血压日。

这项全国性的卫生科普宣教活动已经走到了第24个年头,足以看出我国卫生系统对于高血压的重视。

目前,我国共有高血压患者2.45亿人,其中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2%,其中青年(18-44岁)高血压患病率也已达到了23.4%,换句话说,几乎每4个青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就像悬在人类健康头顶的一把剑。全球有多项对人口死亡的归因分析报告显示,在导致人口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位列第一,稳稳地坐在“慢病之王”的位置上。

杀死总统的疾病

年4月12日下午,美国佐治亚州温泉疗养院内的一间卧室里,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过来。在此之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头疼得要命。”

医生们诊断:“总统因突发脑溢血而死亡。”在脑溢血发作时,医生给罗斯福测量了血压,得到的数值是/mmHg。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罗斯福的血压常常在/mmHg以上,诺曼底登陆战役前,他的血压甚至已经升到了/mmHg。

根据现在的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诊室非同日3次测量坐位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者家庭自测血压≥/85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毫无疑问,罗斯福的高血压很严重。放到今天,早就该进行降压治疗了。

在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罗斯福经常感到头晕脑胀、昏昏欲睡,这是因高血压造成的脑血管硬化而引起的。医生却告诉他:“总统只是太累了。”

当时的医学界认为,高血压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无需进行干预治疗。

正是罗斯福的死亡,引起了美国医学界对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间关系的重视。年之后,通过长达20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人们终于确定,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今,高血压的危害已经为人所知。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可无特异性症状,有的可伴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恶心,长期的高血压则会对全身的心脑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晚期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器官损害,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蛋白尿、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

谁更容易患高血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已经被医学界摸得较为清楚了。

首先是饮食。高钠低钾的饮食会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高蛋白饮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也容易引起血压升高,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的关系更为紧密。

体重增加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也就是小肚子较大的人患高血压风险很大,根据研究,男性腹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5cm,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还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特征,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如果父亲、母亲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高达46%。

吸烟、年龄增长、缺乏体力活动、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也会引起血压升高。还有研究显示,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工种的职场人士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但若短期服用此类药物,停用后血压一般可逐渐降至正常。

除了原发性高血压外,还有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这类高血压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导致罗斯福脑溢血死亡的病,仍在威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