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手机报记者刘晓帆
11月25日,医院获悉,该院多学科紧急联动,成功救治了一名转运自省内高风险区的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护理,出生刚满两个月的小宝(化名)出院回家,重获新生。
时间追溯到10月26日下午,刚下手术的心血管外科三病区主任谌启辉接到一通电话。电话另一端,是一位母亲心急如焚地求助:“我知道您救过很多孩子,这一次帮帮我们吧!”。
得知小宝一家位于疫情高风险区,医院相关部门联系,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安排长途转运队赶赴当地高速口接诊患儿。当晚19:30,医院。
据小宝妈妈介绍,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异常,一周后开始呼吸困难。病情发展迅速,22天的时候,医院诊断为“重症肺炎、肺出血”。治疗两周后,孩子病情没有改善,甚至要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于是,医院寻求救助。
入院时,小宝呼吸高达90次/分,心跳次/分,心衰、肺出血情况加重。经诊断,其心脏大型室间隔缺损达10mm,且伴有脑出血症状。
“要尽快做手术!不做,孩子随时有生命危险;做,可能会加剧脑出血,但有活下来的希望!”谌启辉说。
时间就是生命。27日下午,谌启辉决定为小宝进行亚急诊手术,并联合麻醉科、心外重症监护病房、感控科制定了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及术后管理方案。
小宝月龄小、体重低,血管细小,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加上术前为减轻心脏血容量负荷,进行了强心利尿治疗,整体血容量相对不足。此外,他来自疫情高风险区,需在二级防护下进行手术。密不透气的防护服、N95口罩、双层外科手套……谌启辉轻柔操作、巧妙缝合、小心谨慎,避免损伤每一处关键部位。整个团队全神贯注,默契配合。
终于,一场耗时4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一件件绿色的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贴皮肤。
谌启辉告诉记者,小宝预后效果很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不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医院的帮助下申请了救助金,解决了资金困难。
最后,谌启辉提醒患儿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此类疾病,医院就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
责编:周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