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TUhjnbcbe - 2025/1/4 19:25:00

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许多慢性病患者的随访规律被打乱,因此,慢性病患者应重视对自身疾病的管理和对病毒的合理防护。

1.做好监测

居家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有明显异常,可采用线上远程医疗咨询或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

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老年人可酌情放宽限制。如出现明显心慌、手抖、大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测量血糖并进食,纠正低血糖症。

高血压病患者

建议采用血压计每日于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

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80mmHg,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90mmHg。若监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或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改变、剧烈头痛头晕、眼痛、心悸、胸闷等危急情况之一时,请及时就诊。

慢性肾脏病患者

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需监测体重、液体出入量、血压、水肿等情况,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干体重(即透析后最舒适时刻的体重)的5%。

在这里需要提醒慢性病患者,应当借此次疫情,注意到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家中必备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等设备,对做好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2.规律用药,合理营养

慢性病患者应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加重。规律进餐,合理分配三餐,注意食物多样化;新鲜蔬菜每日-g,水果g-g,奶类及奶制品g。疫情期间购买新鲜蔬菜受限,可多储备和食用一些香菇、木耳、银耳、海带等水发蔬菜;控盐注意量化。

糖尿病患者

主食宜多选粗杂粮,如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可在两餐间摄入糖分不高的水果。

高血压患者

应限制钠盐摄入,根据血压控制情况,每日摄入食盐2~5g,避免食用酱菜、腊肉等过咸食物。

慢性肾脏病患者

根据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当出现高血压和水肿时,严格控制食盐在每天1-3g或无盐饮食。

3.加强防护,少出门,多备药

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疫情期间,患者及家人尽量减少前往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医院”复配药品,必须就诊时先网上预约门诊,尽量减少陪同人员。

4.适度运动、健康心态

疫情期间外出受限,安排好居家办公,增加身体活动,反倒是难得的心态调整期;利用家里的小型健身器材比如哑铃、弹力带等,或是增加家务活动,把“吃动平衡”落到实处。

面对疫情,调整好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紧张。保证每日睡眠充足,做好自我情绪调节。(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