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策双下调 天平倾向“保增长”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今日起,在维持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将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两个重要的货币*策工具,二者的“双降”此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征兆,出乎分析人士的预料,令市场颇为意外。 尽管目前还不能解读为中国的货币*策将全面放开,但是,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双降,凸显出从紧的货币*策正在出现松动的迹象,更为重要的是,从更为深远的角度来解读,此举可以被认为管理层在“保增长”还是“抑通胀”之间权衡:*策的天平已经倾向前者。 此前的9月10日公布的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增长回落到4.9%,降至1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上涨10.1%,二者形成明显的“剪刀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尽管CPI增速回落,但是未来增速重新上扬的压力依然很大。 至少从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依然是面临抑制通货膨胀和确保经济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因此,货币*策和财**策这些宏观调控的市场手段,无论调整与否,都面临着双重选择。 此次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资金的成本将会降低,迫切需要融资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都将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将会导致原本存放在央行的数额不小的资金,开始进入流动市场,资金的供给也将增加。 鉴于目前CPI增速长期高于存款利率,中国已经长时间处于存款负利率的状态下,尽管非对称降息会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但是存款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依然是可以理解的;而占据金融市场接近80%市场份额的五大国有银行,却不属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列,直接导致新增贷款的总量大大减小,因此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可以解读为更多的是为了释放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而不是为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而针对汶川地震灾区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则显示决策层希望金融机构能对地震灾区重建给予更多的贷款支持。 但是,货币*策双降释放出来的从紧的货币*策正在放松的信号,依然让市场上几家欢喜几家愁。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系列破坏性影响正在摧毁着华尔街,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似乎已经无可挽回,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因为国际市场变动而生存艰难的制造业,将会因为贷款利率下降和贷款总量的增加而适当地减轻压力;对于目前正处在生死边缘的中国诸多地产商而言,此次货币*策双降,可以说成是“子夜里闪现的一缕光明”。 不过,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深深地融入全球市场,且外部市场环境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此次货币*策的双降到底能对“保增长”的目标有多大的现实促进意义,还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而降低贷款利率和增加贷款总量,过早地释放信号改变从紧的货币*策,是否会引起CPI增幅的重新上扬,则更是决策者和调控者应该高度关注的。 从整个经济形势来看,防止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依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两个难题,也是需要通过宏观*策去努力实现的目标。目前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更有外部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复杂形势,中国的货币*策和财**策的调整因此更加令人瞩目,*策的出台更需要全局性的谨慎考量。毕竟,手中的牌只会越打越少。(作者系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