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渗透蒙古经济国防
《加拿大*事杂志》最新一期发表文章称,尽管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但加拿大和蒙古之间存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策目标,特别是在国际维持和平行动方面有着较多共同点。近年来,加拿大通过*事训练援助计划,向蒙古提供*事人员培训等帮助。未来,两国间在*事合作层面还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文章指出,加拿大和蒙古在地理位置、极端气候、稀少人口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在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方面拥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过去的几十年,蒙古一直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器。蒙古的*队依照苏联*事学说和战略构建。上世纪80年代后期,蒙古开始了民主改革和市场化经济变革,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有新的变化,如建立一支职业化*队等。自1996年以来,蒙古*队不断增加参与联合国和其他联盟的和平行动,并将原来的训练地变成了地区维和训练中心,以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并建立地区*队之间的信任。蒙古在致力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难题,这其中就包括语言不通、战术和作战行动方面存在差别等等。美国和比利时是最初帮助蒙古克服这些难题的两个国家。
在加拿大之后,蒙古*府承诺增加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支持,这进一步提升了蒙古在国际舞台上的*治形象。2002年,蒙古派出了首批两名*事观察员赴刚果民主共和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次年,蒙古*队一个加强连加入驻伊拉克联*作战行动,同时部署一支移动培训队支持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的联合*事行动。迄今为止,蒙古已派出*事观察员参加联合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维和部队,联合国驻西撒哈拉维和部队,联合国驻苏丹维和部队,联合国驻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维和部队,联合国驻格鲁吉亚观察团、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并向伊拉克自由行动派遣作战部队,参与阿富汗国民*训练任务等等。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蒙古参加维和行动人员的数量增加了两倍。经过在伊拉克成功部署*事行动人员后,蒙古正在考虑向阿富汗派遣特遣队。因此,蒙古*队可看做是联合国或联盟维和行动一个坚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和加拿大目前的*事*策类似,蒙古*方高层计划逐步轮换所有参与维和行动部署的人员,为的是使更多的*事人员积累作战经验。
加拿大在蒙古的利益
尽管加拿大国内蒙古移民较少、两国地理距离遥远阻碍了*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蒙古在加拿大较少受到注意,但加拿大在蒙古的利益却在不断增长。1973年11月两国正式建立双边关系,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加拿大是支持蒙古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最重要西方国家之一。由于蒙古不断寻求加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同时积极支持加拿大关于多边合作和全球稳定的倡议,两国的外交*策利益存在不少共同点和类似目标。加拿大*府支持将蒙古纳入亚太地区多个地区性组织,而蒙古*府支持加拿大的一些国际努力。例如,蒙古已采取分阶段方式加入《禁止杀伤性地雷公约》。
蒙古邻近中国这一能源消费大市场和其自身丰富的矿产吸引了加拿大众多的矿业公司。经济利益对加拿大*府的*治考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终将促使双方更多的经济、*治和文化等领域合作。尽管蒙古与加拿大的年度双边贸易额少于1.8亿美元,但加拿大已成为蒙古第二大投资国,来自加国的投资占蒙古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12.4%。自1996年以来,加拿大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2.5亿美元),60家矿业公司已开始在蒙古开展投资和采矿行动。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两国扩大合作的前景。和经济合作相比,加拿大和蒙古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的双边关系起步不久,而且考虑到蒙古所处的地缘战略位置比较敏感,双方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比较谨慎。因而,加拿大加大对提升蒙古*队维和能力的援助可以被用作扩大双边防务关系的主要理由。
两国防务关系
加拿大和蒙古的官方双边防务关系建立于1996年。传统意义上,加拿大关注的主要地区有拉丁美洲、非洲、巴尔干地区等,但自1996年以来,加拿大*方开始争取将蒙古纳入本国对外*事培训援助计划。2004年3月20日,蒙古总统访问加拿大时,两国签署了蒙古国防部与加拿大国防部就蒙古*事人员在加接受*事训练的备忘录,首批蒙古*官按照此备忘录的规定前往加拿大参加了培训课程。
两国*方领导人之间的双边对话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两国*方人士在区域活动期间的会面,如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发起的亚太区国防部长会议,以及年度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在*队交流层面,双方的首次接触是在阿富汗。当时蒙古炮兵培训人员驻扎在阿富汗喀布尔附近的加拿大*营。正是在这里,蒙古*队开始了解加拿大*队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以及其他方面。据蒙古派遣小组成员称,“两国的*官和非现役人员分享各自的*事文化,蒙古*队了解加拿大在阿富汗基地的交战规则,最重要的是,他们首次在战术层面进行协作。”
2001年3月,两名蒙古*官和蒙古外交部官员首次与加拿大国防部以及外交部官员进行首次圆桌对话,他们一道出席在渥太华举办的蒙古—加拿大安全与维和研讨会。他们还参观了在金斯敦的皮尔逊维持和平中心和支持和平训练中心。对于蒙古决策层来说,此次的事件使其放开眼界,得以更好地了解国际维和行动。访问使蒙方了解到这类中心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的重要性,这些收获后来都体现在蒙古维和培训中心的初步草案中。6年后的2007年10月22日至29日,第二次双边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举行。加拿大的专家同蒙古*事人员分享了他们对支持和平行动*策、支持和平培训计划、行动培训中心等问题的想法。
2006年,加拿大专家接受蒙古邀请出席“可汗探索”多国支持和平行动演习,加拿大远征司令部派出两名人员参加指挥所演习。此外,加拿大支持和平培训中心派出两名观察员参加8月5日至25日实施的“可汗探索”野战实兵演习。这次的演习使加拿大*方有机会了解开发未来双边或多边培训的可能性。由于加拿大*队在阿富汗遇到一定压力,在随后一年的“可汗探索”演习中,加拿大仅派出观察员,但很明显,东亚地区的培训活动将逐步吸引加拿大部队的参与。
双方感兴趣的另一个领域是国防教育机构的学术合作,如加拿大国防学院和皇家*事学院。显然,蒙古*队需要全面提升支持和平行动的教育和培训,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宣传过去几年时间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到这一点,加拿大国防学院可以帮助蒙古*队高等学术机构(防卫研究所和国防大学)改革其研究活动以及研究方法。2007年加拿大国防学院博士吉姆?—巴莱特和皇家*事学院博士乔尔—索克尔斯基访问乌兰巴托,促使双方加强*事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这次访问的结果,加拿大皇家*事学院*治科学系教授大卫—拉斯特在蒙古国防大学维持和平部进行工作,并与蒙古同行交流意见。所有这些访问都是由*事援助计划资助的。
双边关系的亮点之一是加拿大国防部*事援助计划负责人安德鲁—拉斯乌里斯2007年3月25至29日对蒙古进行的首次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分别会见了蒙古国防部领导人以及*事援助计划培训人员,并且还提出了蒙古*队的需要,“*事援助计划能够促进加拿大全球防务和外交*策”。*事训练援助计划已经成为蒙古和加拿大之间重要的防务*策工具。
*事训练援助计划提供新机遇
如前所述,直到2004年10月,加拿大才将蒙古列为*事训练援助计划一类国家。在被接纳之前,蒙古应邀派遣两名*官前往加拿大接受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作为测试案例。结果,这两名*官成为最早通过加拿大英语语言培训的蒙古*官,两人在经过训练后,作为联合国观察员前往刚果,此后分别指挥蒙古*队在伊拉克和塞拉利昂的轮换工作。对于蒙古*事人员来说,*事训练援助计划既提供了了解当代支持和平行动复杂性的良好环境,又是前往加拿大了解该国的*民文化关系的好机会。与早期参加维和行动的*人相比,目前蒙古有一批*事人员已经拥有了在伊拉克、阿富汗、塞拉利昂、科索沃等地的工作经验,他们已经开始在行动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事训练援助计划中成长起来的蒙古*人能够满足国内外*事行动的需要,他们在规划和制定和平支持行动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从2006年开始,加拿大邀请蒙古*事人员参加“国家安全研究讨论会”,整体和平行动高级管理课程,国防资源管理研讨会,以及*民关系研讨会等。这些课程使蒙古官员和专家探讨*民关系,并关注加拿大安全和防务研究资源管理。考虑到规模和*民关系的性质,加拿大的模式和经验比美国模式更适用于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原因是美国模式是基于一个巨大的结构支撑。
发展前景
鉴于蒙古和加拿大存在共同国际利益,两国在国防和安全方面的关系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事训练援助计划将促进加拿大外交和国防*策利益,促进加拿大的双边防务关系,提高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国家形象,增强加拿大维和行动合作伙伴国支持和平行动的能力,促进蒙古国内民主、法治、人权和国际稳定的保护。
加拿大和蒙古在以下领域有可能进行合作:
为蒙古*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内容涉及*事训练援助计划的所有内容(语言,维和*事,*民关系高级课程,国防资源管理,安全研究)。目的是帮助蒙古发展起自有训练计划。
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课题展开联合研究,例如发展中国家支持和平行动能力开发模式、地区安全问题、当代*民关系对比等等。
开发利用培训机会,组织具体的双边训练和东北亚国家多边培训活动,蒙古可以为地区国家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
发展支持和平行动的能力,目的是提高蒙古*队的协作能力和行动效率,蒙古是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坚定伙伴,向伊拉克和阿富汗均有派兵。
协助蒙古*队发展整体战略,包括支持和平行动部署、能力建设、加强教育和训练计划,支持蒙古更多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增加*事和研究人员交流、双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磋商,特别是防务合作问题。最初,需要协商的是*事训练援助计划,用于国内培训和和平支持活动。
结论
加拿大在蒙古的经济利益日益增长,加之两国在外交*策、支持和平行动等方面的一致性,将为两国未来发展双边防务关系提供一个有利的氛围。*事训练援助计划为提供蒙古支持和平行动的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同时还有助于增进双边*事层面的互相了解,为未来两国在国际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