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患高血压的越来越多。”解放*第医院心肾内科主任医师霍刚说。
向来被认为老年病的高血压,如今也“盯上”了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也会患高血压呢?对此,霍刚主任提到,在他接诊的年轻患者中,多数体型较胖,还有很多不良习惯。
高血压一旦患上,需要终身治疗,道理都懂,但落到自己身上,每天要吃一大堆的药,仍然有人会厌烦,难以下手。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想必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主持撰写的《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综合分析报告》中能得到答案。
一、近30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翻番,患者突破12亿
这份分析报告研究了个国家,跨度从—年,涉及30—79岁的1亿人群的血压测量结果,结果发现:近30年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目前已突破12亿患者,其中女性患者由3.31亿例增至6.25亿例;男性患者由3.17亿例增至6.52亿例。让研究者感到惊讶的是,甚至有超过50%是并未得到治疗。
数据分析显示,尽管几十年高血压诊断简单,可通过低成本药物控制,但全球高血压管理进展缓慢,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仍未得到治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很大劣势。
年高血压患病率及-年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变化/图
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据数据分析发现,41%的女性高血压和51%的男性高血压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超过一半的女性(53%)和男性(62%)没有接受治疗。
中国高血压患者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高血压2.45亿。
二、7.2亿人没有得到必要治疗,高血压防控仍任重道远
在全球高血压分析报告中,首次披露:全球目前有5.8亿高血压者未获诊断,7.2亿人高血压患者竟然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当血压持续升高,却没有任何药物介入,放任高血压的发展,最终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变化呢?
心脏:心脏是最先因高压被“连累”的器官。血压长期升高,加重心脏左心室的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可能会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
脑部:大脑是最容易受高血压波动的器官,当血压升高,血管被动扩张,脑血流量激增,毛细血管压力也随之升高,若患者同时因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很容易诱发脑溢血的急性发作。
血管:当血液在强压下流动,就会冲击血管内壁,压力越高,冲击力越强,血管就容易发生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血管遍布全身,而压力也随着血液流动,高血压使血管弹性减弱,容易引发全身性的血管破裂。
肾脏:肾小球是血液的过滤器,当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容易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血流量减少,从而会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可怕的是,肾衰竭还会加重高血压,由此,造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控制血压?《高血压治疗指南》有了新建议
“20年来首次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治疗新指南为推出成人高血压治疗药物提供了最新和最相关的循证指导。”鉴于全球高血压分析报告,世卫组织发布了首部高血压指南。
《指南》里总共提出8个治疗建议:
建议一:血压超/90首选复方降压药
对确诊患有高血压且收缩压为≥mmHg或舒张压为≥90mmHg的个体进行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给药不迟于高血压诊断后4周,如果血压水平过高(例如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或伴有终末器官损害的证据,应立即开始治疗。
建议二:治疗前,要先筛查合并症和继发性高血压,同时还要做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测试包括血清电解质和肌酐、血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空腹血糖、尿试纸和心电图。
建议三:三类药物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成人,建议使用以下三类降压药中的任何一种作为初始治疗:
1.噻嗪类药物(利尿剂);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沙坦”类);
3.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s,“地平”类)。
建议四:联合用药
联合治疗最好是以单药复方制剂作为初始治疗,以提高依从性和持久性。联合治疗中使用的降压药应从以下三类药物中选择:利尿剂(噻嗪类)、ACEis/ARBs和CCBs。
建议五:血压控制目标
所有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治疗目标为/90mmHg。
高血压且合并已知心血管疾病患者,收缩压治疗目标为mmHg。
高血压高危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收缩压治疗目标为mmHg。
建议六: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建议在药物降压治疗启动时或之后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但仅在可行且不会延误治疗的情况下进行。
建议七:病情评估频率
在开始或更换降压药物后,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直到患者血压达标。
建议八:非医师类的专业人员能否提供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可以由药剂师和护士等非医生专业人员提供,只要满足以下条件:
适当培训、处方权限、具体管理方案和医生监督。
高血压长期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控制,给人体带来的杀伤力是非常“巨大”的。高血压重在治,更重在于防,肥胖、吸烟、不良饮食、久坐不动等都是高血压的风险因素,生活中一定要及时规避这些不良习惯。
参考资料:
[1]《全球12亿!WHO首次发布高血压治疗指南,医院张宇清教授解读》.健康界.-08-26
[2]《得了高血压不治会有什么后果?小伙患高血压6年,妻子提出离婚》.每周健康闻.-08-19
[3]《压治疗提出了8条建议》.人民资讯.-08-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