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血压标准下调哪些情况要开始服药
TUhjnbcbe - 2023/11/8 17:18:00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就高血压领域有关评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

其中,针对高血压的诊断界值,《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90mmHg下调至≥/80mmHg。

对于这次指南的改变,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成了高血压患者?”

那么,究竟为何要将诊断标准下调?此次调整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01新诊断标准缘何下调?

其实,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并不是第一次。从年提出的/95mmHg,到年的/90mmHg,再到如今的/80mmHg。

诊断标准的下调,其实是基于我国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而进行的:

研究表明,血压在~/85~89mmHg的人群,总心脑血管疾病事件风险增加56%,脑卒中风险增加95%,心肌梗死风险增加99%[1]。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正常高值血压~/80~89mmHg范围的人群占41.3%,人群数量巨大,且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2]。

根据卫生经济学评估,我国最新的药品价格和医保制度,即使施行新标准降压治疗,负担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总体符合成本效益。

血压新标准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以便更早地识别高血压的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

02调整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按新的诊断标准估算,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患者[3]。

不少人会因此被戴上高血压的“帽子”,可能引起恐惧与不安。但从人群保护而言,标准的下调,其实更有利于加深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认识。

危险分层和治疗方案随之变化

诊断标准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重要调整。

《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分级简化为2级;将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简化为高危和非高危[4]。

根据既往指南划分,心血管病风险分层划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但大多中危心血管风险人群已属于高危人群。而此次从三分简化为二分,更加有利于临床实践和推广。

需要服药的患者不会大幅增加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需要使用药物来降压的人数也会相应骤增,加重患者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蔡*教授解释称,高血压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非所有达到高血压标准的人都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更多的是建议生活方式的干预[5]。

同时,新指南依据简化后的危险分层,也明确给出了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推荐:非高危患者可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达标可选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高危患者需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03该怎样正确看待新指南?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导致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危险因素。针对我国高血压发病趋势,预防和控制是核心策略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发布了多部高血压防治和管理指南,但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会使更多的健康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并可能接受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不仅会增加医疗经济学负担,还可能会承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实不然,诊断标准的下调,能在安全有效范围内,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加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患者获得足够强化的有效治疗和更大幅度的血压降低,提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率。

而从长远来看,强化初始预防及一级预防,可有望降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偏瘫、肾功能衰竭等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也是慢性病防控的正确道路。

对于每个健康人来说,不妨将/80mmHg认为是健康血压的底线。即使未到该诊断标准,也应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节制饮食、积极运动、戒烟戒酒,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健康帮助,这样才是对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最大的保护。

#高血压#

如果还有疑惑还没解答,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压标准下调哪些情况要开始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