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5 16:04:00
央广网武威3月28日消息(记者**)平坦的柏油马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的二层小别墅,还有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是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明水村给人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淳朴自然、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我们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刚搬过来的时候除了一片荒滩,啥都没有。现在,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像城里人一样!”对于明水村的变迁,南华镇明水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治中感慨万千。明水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南华镇明水村抢抓惠民*策机遇,集思广益谋篇布局,大刀阔斧、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培育与人居环境提升相得益彰的新路子,实现了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蜕变。年,明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高于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元。从地窝子到二层小别墅南华镇明水村,南凭祁连,北倚弱水。因其坐落于高台境内绿洲平原,地处山水环绕间,取“山明水秀”之意而得名。从年开始,来自平凉静宁、定西安定的户移民陆续在这里安家落户,今年59岁的王治中也在其中。“我的老家在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年时我25岁,通过移民来到了公里外的明水村。”在王治中的记忆中,刚搬过来时,这里交通闭塞,道路沟多坎多,经济发展落后。贫穷、落后的明水村在等待,等待一个华丽转身的机会。因早年在外务工“见过世面”,王治中被推选为明水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清楚地意识到,基础条件差、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是摆在明水村村民面前的四大“绊脚石”。王治中(左三)与村民代表交谈(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要想解决明水村发展滞后问题,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年,细心的王治中敏锐地捕捉到高台县大力提升人居环境的*策机遇,便提出建设高标准人居环境示范点的设想,很快被南华镇纳入重点工作计划。万事开头难。就在明水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刚刚起步,王治中满怀信心地去和农户谈自己的想法时,却碰了一鼻子灰:“王书记啊,咱们农民有个住的房子就行了,你要另选一块地建新村,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王治中没有气馁,他带领村两委按照“支部领航定向、*员示范带动”的思路,主动打破社别界限、统一规划,集中建成户均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7平方米的高标准二层别墅式乡村振兴示范点1处52户,并配套完成*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区间道路、供排水、绿化靓化、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去年,当第一批群众搬进新家时,之前不支持搬迁的村民想法变了。”王治中说,示范点后续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确定,过几天就动工了。“刚移民时,我们住的是地窝子,这是移民群众的第一代住房。之后,盖起了第二代土坯房,比起地窝子,土坯房更像一个家,能遮风挡雨,光线也好,对住过地窝子的人来说,土坯房真正算得上家了。”王治中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少先富起来的村民推倒了老房子,建起了第三代砖瓦房,之后有了第四代砖混房。明水村的住宅迈入5.0时代(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年,王治中卸任村支书,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继续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忙碌。“二层小别墅是我们的第五代住房,这也标志着我们村的住宅正式迈入了5.0时代。”王治中站在*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指着眼前一幢幢白墙灰瓦的二层小别墅高兴地说,30多年来,从地窝子到小别墅,这是*的好*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生活好了,村民们高兴了,我们心里也自豪。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房子建好了,乡村变美了,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华丽转身的明水村,正用扎实的努力演绎美丽的巨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乡村振兴,不仅要“生态宜居”,还要“产业兴旺”。“要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在王治中看来,推进富民产业发展,才能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和乡村发展后劲。对此,王治中提出了“调结构,搞养殖,促流转,搞劳务”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作物种植、牛羊畜禽养殖、富余劳力输转”三大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明水村顺利养殖场,一栋栋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圈舍内的肉牛膘肥体壮。养殖场负责人王*说,他主要养殖的是西门塔尔牛,具有出肉率高、生长快等优点。明水村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我养牛已经十几年了,刚开始在自家后院养殖肉牛,年投资新建了养殖场。”王*说,这几年,随着养牛经验的不断积累,养殖规模也从起初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头,每年出栏头左右,纯收入达30多万元,主要销往东北、宁夏、内蒙等地。和王*一样,村民刘新彦也是明水村的养殖大户。“过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致富产业,收入一直不高,这几年,在村*支部的带领下不仅种了10多亩玉米套制种豌豆,还养起了羊,一年下来光卖羊羔就能收入4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近年来,明水村通过*支部牵头,外引企业、内培合作社,向上争项目、向下抓落实,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种养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目前,明水村共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个,落实玉米套豌豆0亩,发展辣椒、西瓜、生菜等小制种高效经济作物2多亩;牛存栏量达到余头,羊存栏量达到余只,畜禽总存栏量达到1万头(只)以上,年均输转富裕劳动力人次以上。”明水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刚说,家家户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村民们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了年的元。明水村村民养殖的羊(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年,明水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新建日光温室大棚三栋,通过“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村集体经济达到10.13万元。主动退出低保的王三十乡村振兴包括人才、产业、组织等多要素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有效治理、文明乡风等多层面的多措并举。近年来,明水村大力推行以“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为主要内容的“三治融合”模式,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涵养文明新风,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年3月,明水村发生了一件令所有村干部和村民为之动容的事:村里的低保户王三十找到村委会,主动申请取消全家低保。王三十是明水村的一名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之前因种植结构单一,总是投入大、产出少、收入低。年,他的小女儿查出患先天性心力衰竭,因家庭支出大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在镇、村的帮扶下,通过申请扶贫贷款搞起了牛羊养殖。王三十(右)与帮扶干部交流养殖经验(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王三十的养殖产业刚有起色时,年1月,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全部家当。“当时心里感觉特别难受,感觉瞬间天塌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王三十说,好在有驻村帮扶干部的无私奉献,不仅第一时间对接帮扶*策,还对他进行开导和鼓励,并帮他盖起了新房。王刚介绍,“老王自己也很努力,他在牛羊养殖上更加用心、更加努力,仅两三年时间,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经过测算,年仅养殖一项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老王觉得自己的收入在村里达到了中上水平,所以主动提出了取消低保的申请。”最终,县、镇、村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对王三十家庭进行了调查及评定,确定其家庭收入基本稳定,但因小女儿患病,家庭支出较大,为防止因病返贫,未取消其一家5口的低保。“这件事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王三十身上,我们看到了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干劲和决心。”王刚说,王三十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既是一种善意涌动的文明自觉,也是乡村治理取得的新成效。明水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央广网发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明水村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入脑入心。同时注重发挥家教家风家训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定期进行家庭卫生督查评比,对好人好事和陈规陋习进行正反“画像”宣传教育,让“身边好人”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激励更多人传承发扬崇德向善、艰苦奋斗、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截至目前,明水村共树立道德模范2名、五星文明标兵户3户、最美家庭5户、致富能人8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汇聚了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全村群众生活在明水、生产在明水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王刚说。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