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往往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发病多在6个月到3岁,大多起病缓慢,不为妈妈所注意,到就诊时多已为中度贫血。因此,掌握铁缺乏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妈妈及早发现宝宝的缺铁症状。
皮肤黏膜进行性苍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睑、甲床、手掌最为明显,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有时烦躁不安,会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
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现象,严重者有异食癖(吃纸屑、煤渣等)。
呼吸循环系统:由于缺氧,可有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动或哭闹后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及粒细胞杀菌能力降低。
肝、脾、淋巴结肿大: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的肿大,年龄愈大,病程愈长,贫血愈重者,肿大愈明显。
据统计,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12.3%,而贫血高峰发生于6个月的婴儿。
众所周知,这时的婴儿还在喝营养丰富的母乳,为什么还会发生营养性贫血?有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父母喂哺有误区。
纯母乳喂养易贫血
有专家指出,在临床上碰到不少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其父母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母乳营养全面,量又足,加上孩子不愿意换口味,于是父母就放弃了添加辅食或者只是添加少量的辅食。
殊不知,到了6个月后,母乳含铁量很低,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据统计,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93%。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母乳量足就推迟添加辅食。
科学育儿,每天陪宝宝成长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