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它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指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状态。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心肌通过舒张和收缩,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不过,一旦心脏这台发动机出现过热、异常运转等故障,就会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时,会出现气喘、乏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心衰分急性发作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心衰急性发作最大的特点是“快”,患者在两三天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即便端坐着也喘不上气来;大汗淋漓、咳白痰,甚至咳血痰;脚、踝、小腿或腹部进行性水肿;意识不清晰,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千万别扛着,必须马上送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机。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就是患者既往患有心衰,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但某天突然由于喝水较多、暴饮暴食、感冒,或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糖尿病、发烧、心绞痛,导致心衰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严重水肿,腿比原来粗两三倍,这些都是典型的心衰加重表现。
因此,心衰必须尽早干预和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症状、减缓心衰发展有明显的优势。
历代经典中关于心衰的论述
《素问·水热穴论》云:“水病,下为附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素问·逆调论》云:“若心系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指出喘是心衰的主要症状。
《诸病源候论·心病候》亦曰:“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于腰相引痛,惊悸,恍惚……是为心气之虚也”,强调心水以心气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至清代,王清任、唐容川等大力倡导“瘀血”理论,认为“血管无气,必停而为瘀”,“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对心衰病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心衰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肾等脏。既往认为“喘”“悸”“肿”是心衰的三大主症。然而,随着近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概念被提出后,临床工作者需改变对心衰的认识。
HFpEF发病率高,起病隐匿,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心悸等心肺气虚的非特异性症状,需结合血清脑钠肽、超声心动图或负荷试验等明确诊断。因为这类患者虽症状单一,但预后并不优于传统意义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其神经体液系统的异常活化可能更显著,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金三角”式经典治疗方案对于HFpEF的预后改善并不理想,需尽早发现。
临床上此类患者多属于早期的气虚血瘀证,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证状、阻断心室重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慢性心衰的根本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司,气血瘀阻,水湿内生。因此,慢性心衰的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水”三者,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