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一、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二、为什么会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后,受其供血心肌即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称
为急性心肌梗死。大块的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称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如仅累及心室壁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死的心壁向外膨出,可产生心肌破裂,或逐渐形成室壁膨胀瘤。坏死组织约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6~8周形成瘢痕而愈合,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的改变与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心肌收缩力减弱、顺应性减低、心肌收缩不协调、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排血量下降、血压下降、心律增快或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三、心肌梗死有哪些表现(1)疼痛:疼痛为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强度轻重不一。对于原有心绞痛的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常类似于心绞痛,但多无明显诱因,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明显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多见。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24~48小时出现,随着疼痛加重,表示心肌梗死的范围逐渐扩大。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可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多发生在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中。
(5)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右心室心梗开始即出现右心衰表现,伴血压下降。
(6)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淡漠等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
四、心肌梗死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坚持适量运动,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3、合理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盐高脂。
4、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
5、保持心态平衡,学会释放压力,积极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
6、同时还要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将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7、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病。
五、出医院就诊
1、疼痛,主要为胸骨后持续性的疼痛,常常伴有大汗,有濒死感、压榨感的感觉;
2、会出现一些全身的症状,有的病人有发烧、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和血脂升高;
3、还可以表现出胃肠道的症状,比如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
5、出现低血压和休克,有的患者会出现血压低,低于90/60mmHg,还有心跳加快、出汗、尿少的表现;
6、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出现气短、呼吸困难。
六、警告
1、正确服药,随身常备保健药盒,预防复发。
2、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诱因,定期复查。
3、饮食宜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4、坚持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作用、副作用。
5、指导当病情突然变化时采取简易的应急措施。
6、告诉患者洗澡要让家属知道,不宜在饱餐和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
7、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如疼痛较前频繁、程度加重、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伴出冷汗,即刻由家属护送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