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首个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生 http://www.tlmymy.com/

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

EGPA可累及多系统或器官,由于我国缺乏EGPA大样本的临床数据和资料,不同学科对该病的描述与诊治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学科对该病的系统认识及临床诊疗水平,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荣昌院长及医院风湿科古洁若教授牵头,广泛征求国内外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同时参考国内外近年来EGPA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定了我国首个EGPA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

EGPA的临床表现

EGPA可累及鼻窦、肺、皮肤、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等多个脏器,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目前认为,EGPA的发病机制为ANCA介导的血管壁损伤和嗜酸粒细胞浸润。ANCA介导的EGPA以肾脏受累为主,还可出现紫癜、肺泡出血、鼻窦炎等,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而嗜酸粒细胞浸润介导的EGPA以肺部受累为主,心脏受累(如心包炎和心肌病)、胸腔积液和发热的发生率更高。EGPA自然病程可分为前驱期、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和血管炎期,但不是所有EPGA患者均会经历3个分期,且分期没有明显的界限,可同时出现喘息、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血管炎的表现。

EGPA前驱期除出现一般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外,常出现多种呼吸道疾病症状,约96%~%的患者可出现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与单纯哮喘难以鉴别。大部分患者有多组鼻窦受累,少部分患者可累及眼眶,极少数患者可出现鼻腔或鼻窦肉芽肿、出血及鼻腔结痂等肉芽肿性血管炎改变,还可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及神经性耳聋等。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常表现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器官浸润(包括肺、心肌、胃肠道等),60%~70%的患者出现肺部受累。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有些患者亦可出现在血管炎期。血管炎期常表现为严重的喘息、呼吸困难及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如发热、咯血、皮肤损害、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神经系统损伤等。

1.呼吸系统受累:

大部分EGPA患者以喘息发病,95%以上的患者有喘息、咳嗽等病史,75%的患者出现变应性鼻炎,是EGPA的典型初始症状,患者也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鼻炎或鼻息肉。肺部游走性或一过性浸润影是EGPA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之一,该特征被列为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于该疾病的分类标准之一。胸部高分辨率CT对EGPA肺实质病变的显示更为敏感,约86%的活动期EGPA可出现肺部磨玻璃影,25%可发现肺外周小结节影。另外,有66%的患者表现为气道壁增厚和支气管扩张。肺部浸润并非EGPA的特异性表现,需除外其他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肺活检发现肺组织以及肺、支气管小血管内外和(或)血管壁嗜酸粒细胞浸润,可高度提示EGPA的诊断。

2.心脏受累:

心脏受累严重者预后差,是EGPA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50%)。约27%~47%的EGPA患者可出现心脏受累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可出现心肌、心内膜、心包和冠状动脉受累,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嗜酸粒细胞性心内膜炎、嗜酸粒细胞性心肌炎、冠状动脉血管炎、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及心包积液等。

3.胃肠道受累:

发生率为37%~62%,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甚至肠道穿孔等胃肠道症状。活检可发现胃肠壁嗜酸粒细胞浸润。少部分可见肉芽肿形成或结节性肿块,导致肠梗阻。若病变侵犯浆膜,可导致腹膜炎、腹水。此外,胃肠道血管炎可引起胃肠道缺血性改变。

4.神经系统受累:

见于约70%的患者,可有多发性单神经炎或感觉运动混合性外周神经病变。典型的多发性单神经炎表现为垂腕或足下垂,可经神经传导检查或神经活检确诊。25%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脑部弥漫性病变及脑血管事件。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少见,但仍为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任何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的哮喘患者均需除外EGPA。

5.肾脏受累:

EGPA肾脏受累较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或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少见。尽管发生肾血管炎者较少(约1/3),且严重程度较低,但可迅速从单纯尿检异常发展为急性进展性肾小球肾炎。有些患者确诊时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寡免疫复合物局灶性、节段性、坏死性伴或不伴新月体形成的肾小球肾炎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偶见嗜酸粒细胞明显浸润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部分患者出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皮肤受累:

70%的患者可出现皮肤受累,是血管炎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表现为分布在四肢和头皮的紫癜、结节及丘瘆等。多发的斑丘瘆、多形性红斑、网状青斑、水疱、无菌性脓疱、淤点、淤斑和荨麻瘆等均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丘瘆和结节状病变可能会发生坏死或破溃。

病史与辅助检查

1.病史及体检:

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检,及早发现EGPA可疑病例。需要认真询问多器官受累的表现,同时需特别注意,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激素)可能掩盖多器官受累的表现。

2.外周血和呼吸道嗜酸粒细胞: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是EGPA的特征之一,但其血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可出现于病程的任何阶段。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常高于10%,是EGPA诊断依据之一。长期口服激素(包括含有激素的中药复方)可影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实际水平。仔细询问病史,尤其是了解发病时或治疗前的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有助于早期发现EGPA。EGPA喘息症状出现时常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此外,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也是重要特征之一,EGPA患者BALF中嗜酸粒细胞的比例可高达25%以上。

3.ANCA:

ANCA的检测必须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两种方法。IIF法中,若中性粒细胞胞质的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称为胞质型ANCA阳性(c-ANCA);若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周围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称为核周型ANCA阳性(p-ANCA)。ANCA阴性时不能排除EGPA的可能性。ANCA阳性患者出现发热及肾脏受累的发生率高,胸部影像学出现较多的肺部蜂窝影样改变,而ANCA阴性患者的通气功能明显下降。

4.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EGPA血管炎期血清IgE和IgG水平升高,为EGPA的特征之一,但需与其他IgE和IgG水平升高的疾病相鉴别,如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恶性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血IgE和IgG水平与EGPA病情相关,血管炎反复发作时,血IgE和IgG可持续升高,EGPA病情缓解时下降。此外,EGPA前驱期变应原特异性IgE(specificIgE,slgE)可以增高。

5.其他血液学指标:

ESR和C反应蛋白可呈中度升高,与疾病活动性相关。γ-球蛋白及α-球蛋白均可升高;类风湿因子滴度阳性,补体可升高。多数EGPA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贫血。部分患者血癌胚抗原(CEA)轻度升高。

6.尿常规检查:

可见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可伴尿白细胞增多或多种细胞管型。

7.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检查可发现鼻窦炎的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变的游走性病变,激素治疗后短时间内变化明显。常见的影像学异常包括广泛的支气管壁增厚、斑片状磨玻璃影和肺纹理增粗,还可出现多发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小结节、空气潴留、支气管痰栓、肺气肿、实变灶、支气管扩张、肺小血管纹理增粗、肺不张、肺间质性改变、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等,这些肺部影像学表现是EGPA与难治性哮喘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发现多器官受累的重要手段,应采用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心脏、肾脏、肝脏和血管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

8.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对EGPA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9.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推荐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无条件行医院可动态监测肺功能的变化或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异率。EGPA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可与哮喘类似,存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但气道高反应性检查阴性时不能排除EGPA的可能。EGPA出现肺部浸润时,常伴有肺弥散功能下降。肺功能检查是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10.其他辅助检测:

(1)超声心动图:可协助判断心脏受累情况;(2)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增高(50ppb)提示激素治疗反应好,可协助评估上、下气道炎症治疗前后的变化;(3)胃肠镜检查:有消化道症状及高度疑诊EGPA累及消化道的患者适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及病情评估

1.EGPA的诊断

目前EGPA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分类标准(表1)。本共识特别提出,该标准中的第1条“哮喘”的真正含义是指哮喘样表现,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EGPA—旦确诊,需详细评估呼吸系统、肾、心脏、胃肠道和(或)外周神经等多器官受累情况。

EGPA可分为局限型和全身型两种。满足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且仅有肺部和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耳鼻喉)的EGPA患者,称为局限型EGPA。若满足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有至少2个及以上脏器受累者,则为全身型EGPA。局限型EGPA可以转化为全身型EGPA。

2.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EGPA治疗应根据是否存在影响预后的因素而决定。目前评估预后的标准主要参考年修订的5因子评分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年法国血管炎研究组织在5因子评分的基础上修订的:(1)胃肠道受累;(2)心脏受累;(3)肾功能不全;(4)年龄65岁;(5)缺乏耳鼻喉部位受累的证据。每项计1分,总分5分。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二)鉴别诊断

1.喘息样发作性疾病:

(1)哮喘:EGPA可以先有哮喘病史。两者鉴别的要点为:哮喘极少出现累及其他器官的表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一般为轻度增高或正常,肺弥散功能多正常,无游走性肺部炎性浸润等胸部X线表现,ANCA阴性,活检多以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偶见肺组织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无血管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特征表现。(2)ABPA:鉴别要点:ABPA不累及肺外器官(不包括上呼吸道),胸部CT常见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烟曲霉特异性IgE水平增高、烟曲霉皮试速发反应阳性及血清烟曲霉抗原沉淀抗体阳性等可与EGPA鉴别。

2.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疾病:

嗜酸粒细胞增高患者应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疾病进行鉴别,包括遗传性(家族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反应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原发性(克隆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3.其他血管炎:

(1)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2)显微镜下多血管炎。(3)结节性多动脉炎。

治疗

EGPA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病情是否活动等因素。参照全球最新的EGPA诊治专家共识年版中的22条推荐标准,活动期全身型EGPA定义为新出现或复发或恶化的EGPA[不包括哮喘和(或)耳鼻咽喉部表现],需要添加或增加激素用量和(或)添加或更换其他免疫抑制剂。参照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年版,活动期局限型EGPA的定义为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加重,并伴有呼气峰流速下降和(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

EGPA患者的预后与最初治疗方案相关。制定治疗方案前要先进行5因子评分以评估是否存在预后不良的因素。5因子评分:0分:EGPA患者可使用激素控制症状;≥1分:建议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总体治疗方案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2个阶段。缓解的定义为临床表现[除外哮喘和(或)耳鼻喉部表现)]消失。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诱导缓解治疗的疗程目前尚无定论;病情达到缓解后,维持治疗推荐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维持治疗疗程尚无定论,年全球EGPA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时间为疾病达到缓解后至少24个月。

来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1(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