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7.html解答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十个临床问答。
肺部感染是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护理管理的重心。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规范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项目组和中华护理学会行*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了此共识,(加入超链接)该共识包括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个部分,涵盖各并发症的定义、临床表现、风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等内容,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现就其中肺部感染部分,进行解读。
一、肺部感染有哪六大易患危险因素?
1
卧床是肺部感染发生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易患因素。
2
患者因素:
年龄≥65岁;吸烟;长期酗酒或营养不良;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3
误吸相关因素:
全麻手术、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牙周疾病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等。
4
操作相关因素:
各种气道相关侵入性操作;呼吸支持设备使用不当。
5
医源性因素:
包括长期住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镇静剂和麻醉剂等。
6
环境因素:
包括通风不良、空气污浊、季节及气候变化等。
二、肺部感染如何做好预防及护理?
1
基本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按需吸痰、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等。
2
十大专科预防要点:
针对卧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特殊性,本共识特别强调以下10个方面。
病情观察、床头抬高、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误吸的预防、症状护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用药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营养支持。其中,床头抬高、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误吸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做好呼吸功能锻炼和促进有效排痰?
1
指导患者练习使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及有效咳嗽方法。
2
对于长期卧床、咳痰无力的患者,定期为卧床患者翻身,采用雾化吸入、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吸痰等措施促进排痰。
四、如何预防卧床患者发生误吸?
1
识别误吸高风险人群,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牙周疾病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等。
高危时段:患者出现躁动、剧烈咳嗽、无创正压通气、体位变动等情况时,发生误吸的风险增加。
2
对误吸高危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建议使用经鼻十二指肠管或经鼻空肠管。
3
留置胃管时,每次鼻饲前评估胃管位置。持续鼻饲患者应每4h评估一次。体位引流、吞咽功能障碍等误吸高风险患者应评估其胃残余量,并听诊肠鸣音,遵医嘱调整鼻饲的速度和量。
五、呼吸机相关肺炎如何预防?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在上述一般护理、排痰、防误吸措施的基础上,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口腔护理建议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每6~8h进行口腔护理一次。
2
人工气道的护理.
3
呼吸机管理的管理。
4
气道湿化。
5
排痰护理。
六、人工气道如何强化护理?
1
气管切开患者换药应用无菌纱布或泡沫敷料。纱布敷料至少每日更换1次,伤口处渗血、渗液或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泡沫敷料每3-4d更换1次,完全膨胀时须及时更换。
2
保持适当的气囊压力。机械通气患者应每4h监测气囊压力,在保障呼吸机正常通气的同时,使压力维持在20-30cmH2O(1cmH2O=0.kPa)之间,鼻饲前应监测气囊压力。
3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要妥善固定,每班观察记录气管插管置入的深度。
七、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有哪三部曲?
1
管路固定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避免牵拉、打折、受压及意外脱开,对于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
2
冷凝水的处理呼吸机管路的位置应低于人工气道,且集水罐处于管路最低位置,以确保冷凝水有效引流,同时冷凝水应及时清除。
3
管路的更换机械通气患者无须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当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八、气道湿化如何做?
气道湿化管理有五大要点和两大建议。
1
湿化器的选择
建议使用含加热导丝的加热湿化器或热湿交换器。无创通气患者使用主动湿化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
2
湿化器的更换
含加热导丝的加热湿化器无须常规更换,功能不良或疑似污染则须更换。若使用热湿交换器,每5~7d更换一次,当热湿交换器受到污染、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
3
湿化器的温度设定:
机械通气患者建议Y形接头处气体温度设定为34~41℃。
4
湿化效果评估
应及时评估湿化效果,作为调整湿化方案的依据。
①湿化满意,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引出或咳出,人工气道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②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要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脉搏增快及氧饱和度下降,心率、血压改变。
③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啰音,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烦躁、发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5
湿化液更换
呼吸机湿化罐内添加的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蒸馏水)应每24h更换。
九、如何做好患者排痰护理?
专家共识有一不建议两大建议。
1
气管内吸痰前不建议常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
2
建议使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装置。
3
建议使用带声门下吸引功能的人工气道,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4
定期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咳痰能力及是否可以脱机或拔管等。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如何做好临床管理?
如果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防范措施:
1
须增加醒目隔离标识,并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2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
3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4
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标准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专家共识.中华护理学会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护理管理杂志,,18(6):-.
转自:中卫护研院
平台所有转载内容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并明确标明来源及作者,荣誉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敬请广大医护同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