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心脏因为多种病变的原因导致功能下降而引起的。心脏是为人体各器官和组织供应血液的重要器官,如果心脏功能无法正常运行,体内的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因此,心力衰竭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
出现心力衰竭之后患者会经常感觉到胸闷、气喘、心悸、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而心力衰竭是一种很难逆转的疾病。因此,一般被诊断为心力衰竭后,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还能活多久。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具体的病理指标都不尽相同,加上治疗和保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每个人的存活时间是有差异的。有一项数据统计表明,被确诊了心力衰竭之后,约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在5年之后出现死亡,但这也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一个数字,也有能够得到治疗,使寿命得到延续的病例。
所以,心力衰竭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转归,肠道菌群已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联。既往研究认为,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输出量不足和外周循环血流的重新分配,导致其胃肠道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肠黏膜缺血、毛细血管扩张、肠壁水肿及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肠道菌群发生位移,肠道内的多种细菌和毒素通过受损的小肠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诱发系统性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这与心力衰竭进展、患者营养不良及疾病晚期出现的恶病质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发展,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变与心力衰竭的关联得到了更深入的揭示。这些改变对宿主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关系到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预后风险,又涉及到心肌和血管的炎症、纤维化、功能失调等。普唯尔本期概要介绍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心力衰竭关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组成改变与心力衰竭
健康人体的肠道中存在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可被归类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生理状态下,这些细菌参与维持人体众多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宿主代谢、神经发育、能量平衡、免疫调节、维生素的合成和降解以及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正常功能。近年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可分为以下3种优势菌群类型,即拟杆菌型、普氏菌型和瘤胃球菌型,而饮食、环境暴露、药物和疾病均可导致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
德国学者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心力衰竭患者的排泄物后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减少,同时肠道中的布劳特菌属、柯林斯菌属、红蝽杆菌科、丹毒丝菌科和瘤胃球菌科等菌群的丰度显著降低,而肠杆菌科菌群的丰度却增高。
日本学者也通过此技术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直肠中真杆菌属和Dorealongicatena属(一种梭菌科)菌群的丰度很低,且与年轻患者相比,高龄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菌群占比降低而变形菌门菌群占比增高。
Pasini等的研究亦发现,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粪便中,弯曲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和耶尔森菌等致病性菌群的丰度较健康人群大大增高,且这种差异在严重和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间同样存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心力衰竭的病程中始终伴有肠道菌群失衡的现象,肠道菌群组成改变或许参与了心力衰竭的进展。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心力衰竭
近年来,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