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李锋华记者郑亚雷)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气氛凝重,一场生死急救正在进行。患者肺部感染伴急性心力衰竭,无尿,气短气喘,心电监护频繁报警:呼吸频率快至每分钟50余次,心率快伴血压低,病情极其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然而,有条不紊、天衣无缝地医护合作也迅疾展开:医生下达抢救药物医嘱,并调节呼吸机参数,在无菌条件下迅速经股静脉切开置入临时血透管;护士核对并执行抢救医嘱,安装连接呼吸机管路并快速预充像蜘蛛网似的血液透析管路,经药物治疗,呼吸机正压辅助通气,持续床旁血液透析治疗脱水、清除代谢产物等一系列以快打快的治疗措施,不多久,患者不适症状缓解了,响起了阵阵酣睡声……
在医院重症医学科,类似生的奇迹每天都在上演。高强度、快节奏早已是他们工作的常态。看着病人由危转安,由安转康复,他们发自内心的笑了……
一支年轻、不服输的队伍
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科室,成立于年。目前有编制床位13张,其中正压病房2张(适合收治免疫力、抵抗力极差、需要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医护人员28名,其中医疗组8人,平均年龄35岁,以中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为中坚力量;护理组20人,均为护理系本科毕业,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0人,护士5人,以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师为中流砥柱。
医院重症医学科虽然年轻,但在面临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却不显稚嫩。他们全部获得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5C认证,时常翻阅最新文献资料,参加全国知名大型会议及培训班,医院机械通气学习班、医院血流动力学大会、医院CRRT培训班、医院抗生素培训班等国内相关领域最顶级的学习班,用最先进理论与实践知识武装自己。他们像是在鬼门关与阎王爷抢夺生死簿的医疗特种兵,先进完备的急救、器官支持与监护设备是他们的装甲,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是他们的武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是他们的盾牌,任劳任怨、全心全意救治病人的精神是他们的头盔,他们常常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只为换得患者的平安归来。
不断提高的抢救成功率
医院重症医学科引进的先进医疗设备有:多功能床旁监护仪、中央工作站、瑞士哈美顿及德国迈柯唯呼吸机、视频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心脏除颤仪、心电图机、德国费森尤斯及瑞典金宝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机、血气分析仪、电子冰帽冰毯、复温毯、抗血栓泵、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肠内营养泵、末梢血糖仪、多功能排痰仪、床单元消毒器等。科室成功开展、熟练掌握的技术有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性血液净化(使用最新指南推荐的体外抗凝技术)、血液灌流、血浆置换、人工肝、免疫吸附、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微创下经皮气管切开等技术。近年来,成功抢救了多名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术前术后病情危重患者。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重症肺炎往往涉及多个肺叶,患者常常感觉呼吸困难、缺氧,由缺氧带来的烦躁感莫可名状,即使常规吸氧状态下亦不能有效缓解。这种状态下,除了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外,强有力的呼吸支持也同样重要,能有效帮助患者度过难关。科室目前有进口呼吸机6台,能满足不同程度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同时也在床旁不断评估患者呼吸状态,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对于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会有气管插管带来的不适感,这时候会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降低患者不适,甚至遗忘这段痛苦经历。
脓毒症具有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的特点,极易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是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疾病。医院以最新脓毒症指南为参考,制定了3小时及6小时治疗节点,治疗过程中全程监测患者尿量、乳酸、中心静脉压等变化,随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针对脓毒症带来的胃肠功能紊乱,指南并未有所建议,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内以中医“整体”观念调理体质,外辅助针灸治疗健脾益气。在多节点、多手段的帮助下,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
ICU不是“等着去死”,而是“等着要活”。医院重症医学科全科医护人员以“生命第一,永不放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急危重症患者脆弱的生命托起一片健康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