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脏瓣膜的发现与中西医的强心药 [复制链接]

1#
早期,英国心脏研究人员在这个岛上简直是成批地提供了关于心脏这个泵器官的知识。第一人是威廉·哈维。在帕多瓦这所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医科学校修业完毕后,他虽然随即便在英格兰开了一家诊所,但是主要研究心脏和血管。远离所有神秘观念,哈维把心脏看作一块肌肉,这块肌肉收缩并由此把血液向前推进。他发现,血液总是流向一个方向,心脏在一个小时内泵贯身体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一个人的重量。从前人们曾以为,这“神奇的浆液”——一如歌德后来称呼血液的那样——由于不断的再生而形成。不管怎样,老一代解剖学家都是这样教导的。然而哈维却认识到,血液在体内在一个封闭的循环运动中周转。心脏瓣膜,哈维在帕多瓦的老师法布里修斯就已经发现,也由哈维作了详细描述,而且是在一本27页的题为“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小册子中。这本小册子奠定了今天心脏和循环观念的基础。另一个英格兰人威廉·维瑟林,找到了一种治疗心脏机能不全的方法。心脏机能不全就是一种心肌不再能够完全胜任其任务的状态。维瑟林在毛地黄的叶子中发现了两种可以大大增强心脏力量的物质:这种植物的黄叶中的地高辛和紫叶中的洋地黄毒苷。用当时的手段自然不可能略微精确一些地分配这些物质的剂量。部分很危险的副作用肯定经常发生,因为这种制剂的治疗幅面非常小,这就是说,效果很大的剂量只比有毒的剂量小那么一丁点儿。哈维能够如此给人印象深刻地描述这种疾病,是因为他自己罹患此病。此外,按今天的认识,大多数心脏病发作都发生在上午。所以研究不同的日循环交替的时间生物学家们建议,受到危害的病人起床前就服用强心剂。中医的强心剂则是被较早就发现,并且于年前总结出诸多的用药经验,其著名的经典作品就是著名的《伤寒杂病论》。此后这部著作被后人认为分成了两部书——《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书作者被认定为中医的“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书里提出了至少十多个强心的方剂。这些方剂里面具备强心作用的代表药物有两种:附子和桂枝。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其主根称川乌。附子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为主。乌头碱具有强烈毒性,其性质不稳定易水解。通过炮制高热处理(熏、煮、烘等)可使其先水解为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进—步分解为毒性极低的乌头胺(乌头原碱)。民国名医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所谓“最有用”,是能够救人于危急存亡之际,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又能强壮健体,所谓通行十二经,内温脏腑骨髓,外暖筋肉肌肤。如有人临床观察发现,用生附子研细末和蜂蜜调拌做成灸饼,用艾炷灸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可以明显提高女运动员雄性激素睾酮的水平,还能使强化训练的运动员体能较快恢复,且作用持久,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历史上许多名医,都以擅用附子出名。所谓“最难用”,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附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附子证难以辨识,不是在危急之际错失良机,就是因为治不对证而不见功效;第二指附子有毒,如果用不对证,不仅无效,甚至出现毒副反应。用于心力衰竭较多的是真武汤(附子、白芍、茯苓、白术、生姜)。对于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该方以后能缓解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广慈中医的经验,宜在真武汤的基础上加上肉桂、甘草更好。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常因气促、浮肿而急救住院,可以用真武汤加黄芪、肉桂等,附子用量在30-40克之间,嘱每剂药浓煎后服用3天。服药以后,症状大多会明显改善,住院次数会明显减少。桂枝善于温通心阳,与甘草同用,治阳虚心悸有良效,适用于心阳不振、心脉痹闭之证。当代名老中医朱良春经验,凡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之心动过缓,应用之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常以桂枝、黄芪、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随症佐药,盖心阳虚者心气必虚,故用黄芪以补气;心阳虚则营运不畅,故用丹参以养血活血;阳以阴为基,心阳虚者必兼见心血虚,故用甘草以柔养。此四味共奏益心气、复心阳、通心脉之功,而其中关键,桂枝的用量须打破常规。朱老用桂枝,一般从10g开始,逐步递增,最多加至30g。服至口干舌燥时,则将已用剂量略减2-3g,续服以资巩固。若囿于常法,虽药已对症,但量小力弱,不能收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