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 [复制链接]

1#
本文作者:韩雅蕾著王蕾校本文首发:医院心脏医学部

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早期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后期可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中国CREATE研究发现,患者心梗后7天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9.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血液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疾病,也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带来的心衰并发症呢?

1.早就诊,早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延迟,是发生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心肌梗死最主要的表现是胸痛或胸闷,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通常呈持续性,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虚弱等表现,早期识别这些高危症状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当发生胸痛或胸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要早期就诊于急诊或门诊,避免发生诊断及治疗延迟。

2.早治疗: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确诊,应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避免更多的心肌细胞发生坏死。

因为时间就是心肌,心肌细胞死亡具有不可再生性,导致正常心肌细胞的丢失,而心肌细胞丢失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

当患者就诊后医生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时,通常会和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建议患者应用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或溶栓治疗开通堵塞的血管,这时候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

有些患者或家属犹豫不决,不愿意接受手术及溶栓的风险,这样也会耽误患者的及时救治,增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大家提高对疾病的理解,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避免犹豫不决,尽量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因为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3.规范用药,预防心脏重塑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发生以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持续发生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过程,可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或局部室壁活动异常。

阻断或延缓心室重构以降低心力衰竭与死亡发生风险是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主要治疗目标.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危险因素预防、早期血运重建及择期行相关梗死血管开通、药物治疗等。

所有心肌梗死后患者均应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对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控制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调节均可延缓心衰发作并延长生存期。

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都应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及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

规范心肌梗死后用药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预防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

4.定期评估,防止心力衰竭恶化

推荐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后规律服药的同时,在家中监测血压和心率并做好记录,每2周进行一次门诊复查,病情稳定后可根据医生建议延长至每1~2个月复诊一次,在复查时测量血压、心率,临床评估心功能。

同时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患者开具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利钠肽、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每3个月复查一次。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同时注意对合并症的管理。

如果患者出现了乏力、气短、腹胀、活动量下降、下肢水肿的情况,需要及时到门诊进行评估有无发生心力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及时进行用药调整。

规律的随访和定期评估,才能避免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

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J].心脑血管病防治,,20(5):-.[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12):-.[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3:1-7.往期回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