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民间验方秘方集 [复制链接]

1#
先天性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030/4506379.html
八月阅读排行榜

解剖学大图版

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中医金句条

中医治病法则条

十二时辰养生表

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

中医妇科学总结版

全国名老中医秘方集锦

全国名老中医秘方集锦

金匮要略重点整理

圆运动图文全解

方剂学方歌集

中药功效分类总结版

中医八纲辨证歌诀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

厚朴麻黄汤

异名: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组成:厚朴5两,麻黄4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2两,细辛2两,小麦1升,五味子半升。

用法: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煎取毫升,温服毫升,一日三次。

主治:咳而脉浮者。

临床应用:咳嗽:朱某,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以《金匮》厚朴麻黄汤服药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本方在《金匮》中记述极为简略,故用此方的医案并不多见。

而费维光先生通过临床事实认为,本方对呼吸困难的咳喘患者有特效。可治疗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证见气喘嘘嘘、呼吸困难,必服氨茶碱方能缓解的病人,疗效非常好。

苓桂术甘汤

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6g甘草炙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慢支,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溃疡病,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关节炎等疾病。

病症分析: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方解:本方所治之痰饮病,乃中阳不足,脾运失职,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故治宜温化利水。方中茯苓健脾渗淡利湿;桂枝温阳降逆,并助茯苓气化以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使中焦健运,则水湿自除;炙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本方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应用广泛,可治疗眩晕、短气、心悸、慢性胃病等。本方所主眩晕具有明显的体位性特征,起立时身体动眩,平卧时则缓解。对于玩一会就要深吸一口气的小而短气,本方有佳效。胃中停水常引发眼疾,陆渊雷先生用本方加车前子治疗眼睛赤痛多眵泪者有奇效。

排脓散

异名:四味排脓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组成:黄耆(盐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炒)人参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食后用蜜水调下。

功用:益气排脓。

主治:肺痈吐脓,壅闷咳嗽,五心烦热。本方用于排脓。可治化脓性肿物,且有疼痛,气血凝滞,患部紧张、坚硬且炎性浸润严重之疾患。本方服法为:枳实、桔梗、芍药共为细末,加鸡蛋黄搅匀,白开水送服。本方如作汤剂,和排脓汤合方使用效果更佳。

甘麦大枣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甘麦大枣汤主要由炙甘草9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等成分配制而成。

用法:上三味加水适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匀。早晚温服。

功效:有养心安神,柔肝缓急的功效,可以养心安神,补脾和中。

主治:心阴受损,肝气失和之脏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临症灵活加减。如心烦严重者加麦冬12克、鲜竹叶芯30条、丹参12克;心悸怔忪严重者加丹参12克、茯神15克、潞*参25克(或用汤药送服中成药归脾丸);易怒烦热者加香附12克、素磬花7.5克、川楝子15克。

现代运用:本方主要用于神经官能症、癔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属心阴不足,肝气失和者。

歌诀: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燥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

方论: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必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金匮要略论注》)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金匮要略心典》)小麦,苦谷也。中医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甘草、大枣甘以缓其急也,缓急则云泻心。然立方之义,苦生甘是生法,而非制法,故仍属补心。(《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念祖:此为妇人脏躁而出其方治也。麦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气寒,秉水气而入肾;其味甘,具土味而归脾胃。又合之甘草、大枣之甘,妙能联上下水火之气而交会于中土也。(《金匮要略浅注》)清?莫枚士:此为诸清心方之祖,不独脏躁宜之,凡盗汗、自汗皆可用。《素问》麦为心谷,《千金》曰麦养心气。(《经方例释》)清?顾松园:此方以甘润之剂调补脾胃为主,以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也,血充则燥止,而病自除矣。(《顾松园医镜》)本方用于治疗脏躁。患者悲喜不能自主,无故悲伤落泪,爱打哈欠,俗称“被鬼冲撞”之症。本方可镇静神经过度兴奋,缓解各种痉挛。可用于幻听症、幻觉症、癔性失音和失听、癔性咽喉异症,亦可用于小儿夜啼症,小儿梦游症,小儿多动症等。

猪苓汤

本方可以看成是治疗尿路感染如淋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专方。在生殖系统疾病中运用也相当的多,合用二妙散治疗女性的盆腔炎、附件炎等,证见带下量多色黄,经来腰酸腹坠。也适合于男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尤其那些嗜酒、下肢有浮肿者。另外,本方还可以与四妙散合用治疗痛风。

赤石脂禹余粮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30克(碎)禹余粮30克(碎)

用法:上二味,以水1.2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功用:收敛固脱,涩肠止泻。

主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禁忌:急性肠炎及痢疾初起不宜使用。

这个小方子貌似用的人不多,但用于滑性腹泻非常有效。有的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中风卧床的患者,稍微多食或吃了荤腥就大便失禁,家人非常苦恼,此方可以解除此烦恼。服用方法:药粉加水煮沸后煎10分钟去渍,服用时要搅混,单服清汁无效。

甘草泻心汤异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组成: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毫升。温服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本方是治疗白塞氏综合征(也叫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的专方,其实早在年前张仲景就发现并记载了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命名为“狐惑病”,治疗用甘草泻心汤。

本方不仅限于治疗白塞氏病,还可治疗肠胃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李发枝先生用本方治疗艾滋病、手足口病亦有佳效。

当归四逆汤出处:《伤寒论》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8枚)炙甘草(6克)

功能:发表温中,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本方现研讨可用于血栓灵通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木、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古代常化裁使用于医治血栓灵通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缺乏,寒侵经脉所致者。

禁忌:本方只适用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逆冷,其它原因之肢厥不宜使用。

本方是治疗冻疮、雷诺氏病的一张名方。“四肢厥寒、脉微欲绝”是本方的使用眼目,提示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局部供血不足。“四肢厥寒”不仅限于手足寒冷,头面部的耳、眼、鼻、齿等远端器官寒冷性疾病都在本方治疗范围。寒甚,头痛、吐涎沫者加吴茱萸生姜。

真武汤出处:《伤寒论》。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切)9克附子5克(炮)

用法;上五味,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每次温服毫升,日三服。

病机;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

配伍功效特点;温阳化水。温阳利水。

辩证要点;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不渴,脉沉。

主治: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现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等属于牌肾阳虚者。

真武者,水神也。本方用于阳虚水泛,可温化人体之寒水。既为寒,故以附子温之,既有水,则以茯苓白术利之,生姜散之,至于白芍,既可止痛,又能利水。水性喜动不静,可停留在全身各处。因其所停部位不同见症也各异。既有冲上所致的头痛眩晕,又有外渗肢体的水肿、漏入体腔的胸水腹水以及关节水肿,声带水肿。水性趋下,故也有表现为水样腹泻和带下量多清冷如水者,二者均无秽臭之气味。

桂枝茯苓丸名称:桂枝茯苓丸(别名:夺命丸、牡丹丸、夺命丹、仙传保

命丹、安禳丸)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来源:《金匮》卷下。

主治(《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原文)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处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功效: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气血。

方歌: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清热解毒,消炎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经血色暗,血块,赤白带下,量多气臭,阴部瘙痒灼热。解表,去湿,和中。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

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本方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可用本方的患者一般面部、腹部、腿部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面色多红或暗红,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等;下腹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腿证的诊断意义最大,

是一个必见的指征。

桃核承气汤

组成: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消6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毫升,煮前四味,取毫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毫升,日三服。当微利。

病机:太阳之邪化热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

辩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现代运用: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肠梗阻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配伍特点:逐瘀与泄热并用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方歌: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方论:力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是为君药;桂枝活血通络,芒消泄热软坚,是为臣药;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消、黄峻攻之性,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本方是驱淤血的代表方剂,用于实热淤血之上冲者。左下腹压痛明显者兼有烦躁不安、谵语等类似精神错乱的状态,使用本方最为贴切。配方由调味承气汤加桃仁、桂枝而成。桃仁+桂枝+大黄是下淤血三剑客。

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9克芍药3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川芎9克

异名:改为丸剂“六气经纬丸”(见《元和纪用经》);改为片剂,名“当归芍药片”(见《重庆市中药成方制剂标准》)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功效: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主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用法:上六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水煎服)

附注: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本方,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咽燥、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

本方用于治疗虚证妇科病,与实证的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相对,患者下腹部疼痛(喜按喜热),面色黄白无血色,浮肿貌或面部色斑。在日本,本方被誉为“妇人的圣药”。本方由三味血药与三味水药组成,针对血液的运行失调和由此引发的水液停留。妇人易于下血过多,故而血虚是本,血不利则为水,故水停是标。本方即是以归芍芎调血,以苓术泻利水,标本同治。

芎归胶艾汤来源:《金匮要略》卷下。异名:胶艾汤(《金匮要略》卷下)、胶艾四物汤(《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芎藭阿胶甘草各6克艾叶当归各9克芍药12克干地黄18克

用法:上七味,除阿胶外,以水1升、清酒毫升合煮,取毫升,去滓,入阿胶溶化,每服毫升,日三服;不愈更作。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血虚者。

方论:方中阿胶补血滋阴,安胎止血,艾叶温经止血,安胎止痛,共为君药;当归、芍药、地黄、芎藭即后世之四物汤,养血和血,调补冲任,均为臣佐药;甘草健脾和中,配芍药缓急止痛,合阿胶善于止血。诸药配合,以养血止血为主,兼能调经安胎。

主治:崩漏、下血。

方药组成:当归、川芎、艾叶、阿胶、生地、芍药、甘草。但据日本学者考证,其原方应为芎归胶艾四味药,并通过实验认为四味临床疗效高于七味。费维光先生认为四味方为止血剂之王,他用此方治下血症从未见无效者。

温经汤异名: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病机: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胞宫。

辩证要点:月经不调,少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

配伍特点: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消为主。

现代运用: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者。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本方是女性的调理方、美容方。

适合人群:偏瘦或消瘦,皮肤干燥缺乏光泽;口唇干燥干瘪而不红润;毛发干枯、发黄易于折断;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胀感;手脚掌干燥,容易裂口或有毛刺,或有发热感。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或难以怀孕,或易于流产;容易失眠、烦躁等。本方可制成膏方长期使用。

麦门冬汤

组成:麦门冬60克半夏9克人参6克甘草4克粳米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机:胃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虚气上逆。

配伍特点: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培土生金。

辩证要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本方传统用于治疗肺胃阴虚,咳逆上气、干咳无痰者。原方麦冬独大,麦冬与半夏的比例为7:1。《本经》说麦冬治“羸瘦短气”,胃阴虚则不纳食,久则肌肉萎缩而羸瘦,故黄煌先生用本方治疗以羸瘦、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如食道癌、贲门癌患者,证见纳减消瘦、大便干结,即以本方治之。

黄连阿胶汤源于:《伤寒论》

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组成;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理:心脏像一个发动机一刻不停工作,泵出去的新鲜血液到达肢体末梢后再通过静脉流回心脏。中医认为:心藏神,这个神是藏在心脏里面的正中心的地方,所以我们心脏中心永远有一滴血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新的血进去取代旧的血,就好像钟摆的道理一样,就是撞击,经过撞击以后新的血进来把旧的血替出去。所以心中永远有一滴血,是藏心神的地方。如果这滴血跑掉了,心神就“无处藏身”,这时就睡不着觉了。

举例:黄芩、黄连功效

对于这种虚症的失眠,中医经方里面很有名的“黄连阿胶汤”可以治疗。里面有黄连、黄芩、白芍、阿胶。为什么要用黄芩、黄连?因为苦味入心脏,能够补心。所以用黄连、黄芩加强心脏。就好像心脏的火不够了,加点木柴上去—黄芩、黄连,这样火就会大一点。因为桂枝跟白芍是不同的药性,《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里都讲到“辛甘发散为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所以桂枝是辛、甘发散,辛味和甘味的药,白芍是“酸苦涌泄”,酸苦的药是收敛。所以桂枝是增加身体的动脉循环,白芍是增加静脉循环,所以我们黄连阿胶汤里面,不用桂枝我们用白芍,身体的静脉回到心脏的速度加快,就会使大量血会流进到心脏。血进到心脏以后,再用阿胶去补你欠亏的血,产生更多的血。怎么设定补回的血不要补到手指上,也不要补到肝脏,也不要补到脾脏,而是要这个血——那一滴血要回到心脏的正中心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有个药引子导引它,就好像在你迷路时为你找个带路的人一样。这个导引在中药里面没有,那只能从食物中找。找遍了食物,只有一种东西是永远悬浮在中空的,悬浮在中间的,是什么?就是鸡子黄——鸡蛋黄,鸡蛋黄永远是悬浮在空间。所以“黄连阿胶汤”在煮的时候,黄芩、黄连、白

芍三味药去煮,煮完以后,要在趁热的时候把阿胶放进去,阿胶是溶化在里面的。等到温的时候再把蛋黄丢下去……需要注意,一是不要蛋白,只要蛋黄。二是要在温热的时候把蛋黄丢下去。所以,一定要蛋黄,只用蛋黄。蛋黄就是告诉这个药,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停在心脏的正心悬浮、漂浮在里面。本方是少阴热化证的主方。凡人体下部出血见精神亢奋者即可用本方。出血及精神兴奋多于慢性感染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此出血当为炎性与血管性出血;此心烦不得卧,则当为精神神经系统的虚性兴奋。人体下部出血,包括大小便出血,妇

人下血。此血多鲜红而粘稠,伴有血块。若色暗黑或血色淡红而清稀以及人体上部出血,都应该考虑其他方证。

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消(研)3分,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土瓜根半两,赤茯芩(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大便不利,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本方是治利祖方。治疗赤白痢疾有良效,人们每遇到赤白痢疾便认为是重病,医院,花费大量钱财。岂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准备好了如此小方,让我们坐享其成,一般三剂可愈。本方还主治腹痛而出血症状,先兆流产、经期提前(量多色红质稠)等表现为腹痛而出血,均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本方治疗寒性腹痛。证见四肢发冷,恶寒,脉细,舌苔白,腹中冷痛剧烈,有时伴有腹中雷鸣、呕吐等。本方所治与大建中汤有类似之处,区别在于大建中汤证有“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能近”的特殊反应。需要指出的是,本方中有半夏和附子,属于“十八反”,药店抓不到,要单配。

瓜蒌薤白半夏汤来源:《金匮要略》。

剂型:汤剂

药物组成: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

功效: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助间神经痛、心律不齐、胆囊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用药禁忌: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

1.乳腺增生病:用本方加减:瓜蒌50g,半夏10g,浙贝母10g,生牡蛎15g,白芥子10g,乳香10g,没药10g,15g,乌药10g,伴纤维瘤者重用牡蛎、丹参;伴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伴肝部化火者加龙胆草;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者加、;乳房痛甚加木香。以上药物煎汤,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2周为1疗程。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中,年龄34-48岁之间,平均41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增生团块最大的达3.5×3.5cm,可触及增生团块最多的6处。所有病例均经2医院确诊。疗效标准:以肿块全部消失,疼痛全部消失为痊愈;以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为好转;以肿块疼痛和

治疗前一样或者有发展为无效。结果:痊愈13例,占34.2%;好转17例,占44.8%;无效8例,占21%;总有效率为79%。轻者1个疗程见效,重者3个疗程见效。

2.非化脓性助软骨炎:用本方:瓜蒌20g,薤白20g,半夏15g,气滞血瘀重者加、乳香各10g,兼痰浊留滞加桔梗15g,制南星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疗程。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23例,其中男性19例,女4例;年龄18-59岁。结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共20例;显效(症状消失,助软骨肿胀基本消失)共2例;好转(肋软骨肿胀基本消失,但仍感胸部不适)共1例;总有效率为%。经半年随访全部病例均未复发。本方用于治疗“真心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类似于现代的冠心病。此病起于剑突一带当中,其痛彻背,疼痛难忍。本方比瓜蒌薤白白酒汤多了一味半夏,治疗胸痛的程度更剧,可见半夏有止痛作用。一般认为:半夏

小量(15g)止呕,中量(30g)催眠,大量(40g)止痛。

旋复花代赭石汤

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复导饮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回邪散.则痞可解而噫亦止矣.本方治疗单纯嗳气、呃逆、打嗝不断有神效。除此之外,因旋覆花可治“唾如胶漆”,代赭石可“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故本方还可以治疗胶黏性咳嗽,痰粘如胶,极难咳出,兼有便秘者。

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别名;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桂枝12克(去皮)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柴胡解毒汤(刘渡舟)

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水煎服,日一剂。

1钱=3.75克。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加味五金汤(俞慎初)

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玉米须15克

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日一剂,水煎分服。

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林某,男,60余岁,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

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止咳定喘汤(俞慎初)

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布包)蜜款冬6克蜜橘红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水煎服,每日一剂。

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

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

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宜宣肺平喘、止咳祛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

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

降糖方(祝谌予)

生黄耆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

理血通经散(罗元凯)

吴茱萸60克赤芍6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红花30克苏木30克桃仁30克续断60克益母草30克*参45克香附45克

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二次。

姚某,32岁,自然流产4次并清宫4次,术后即发闭经8个月,并有周期性腰酸下坠感和小腹胀痛,伴有黄色黏稠带下,大便秘结,舌质淡暗,脉象沉涩有力。观此病,因患者多次伤胎损及胞脉及肾经,又加之清宫手术因打胎伤血海,致使气逆阻隔胞脉,症见腰酸下坠、小腹胀痛、带下黏稠,

为血海欲泻不得,脉络不畅之症。治当活血通路、理气调经。宗本方之要,改散剂为汤剂。

处方:吴茱萸6克赤芍12克三棱6克莪术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水蛭3克苏木10克酒*5克

酒*,即酒制大黄。

理气逐瘀消脂汤(裘笑梅)

炒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3克,橘红6克姜半夏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9克,元参9克浙贝9克,炒川断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术6克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陶某,女,31岁,职工。年8月18日初诊,结婚五年未育,形体肥胖,月经不调已有二年,周期缩短,一月二行,色紫暗伴血块,每次经行小腹疼痛较剧拒按。妇检:增大曰二月孕,宫腔9.4厘米,腔内空虚,有高低不平感,宫体前位,右侧附件触及2.3×2.4厘米囊性肿块,活动差,

左侧附件增厚。伴腰酸、纳差,脉弦涩,苔薄,舌边有瘀点。诊为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不孕,症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治拟活血去瘀、理气消脂积。处以理气逐瘀消脂汤。

处方:炒当归、赤芍、制香附、元参、浙贝、炒川断各9克炒枳壳、橘红、姜夏、生山楂、莪术各6克牡蛎(先煎)、白花蛇舌草、失笑散(包)各12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五剂.

消斑汤(李孔定)

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斑历(淋巴结核)

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李某,女,23岁,年入院。病史: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

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健脑散(朱良春)

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之。

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李某,男,42岁,*人。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升麻甘草汤(方药中)

升麻30克甘草6克

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郭某,女,30岁,年5月初诊。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一直持续在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疲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

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曾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温脐散(董廷瑶)

肉桂1.5克公丁香1.5克广木香1.5克麝香0.15克

小儿肠麻痹

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陶某,男,11个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叩之气促如鼓,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

便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

药用:米炒*参5克土炒白术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

药用:米炒*参5克土炒白术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

沙参银菊汤(锺一棠)

南北沙参各15克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清甘草2克

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代茶饮服。

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

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

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

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

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包某,男,3岁,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3日复诊,11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温阳益气复脉汤(李介鸣)

人参15克黄耆20克北细辛6-15克制附片10克炙麻黄6克麦冬12克丹参18克五味子12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

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

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

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

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滋胃饮(周仲瑛)

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3克玫瑰花3克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日一剂,水煎分服。

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

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

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

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

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五草汤(刘弼臣)

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

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于某,10岁,男,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

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术,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消渴方(谢昌仁)

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参12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地黄12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花粉15克内金6克

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日一剂,水煎服.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医院检查发现尿糖(++++),血糖㎎%(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消及渴方〕以巩固疗效.

阳和平喘汤(胡翘武)

熟地3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麻黄6克紫石英30克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

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

(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

(2)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

(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

(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

(5)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

(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王某,男,54岁,年3月26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楼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黄,苏子,肉桂,白芥子,加南沙?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黄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

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

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

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

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

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13.疼痛不舒服:

最好自己有一张人体穴位图。当觉得身体那里疼痛不舒服的时候。就用红花,栀子,莪术各等量打成的药粉,调成膏状。敷在最痛的穴位上。往往刚刚敷上药,疼痛就减弱或者消失。很是神奇。因为出现疼痛,都是因为这一条经络不通的缘故。这三味药都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疏通经络的阻碍。所以见效。

14.专治骨刺

生棉花籽,小黑豆(药店有售)研细末。取生棉花籽的1份,小黑豆的半份,加一起上锅炒熟,后边炒边加(食用醋)不要太稀不要太干,炒好后把药装进布口带里,晚上贴在患处凉了(可用微波炉加热,或热宝加热)早晨拿下来。有风湿的,腰突的都可试用,一般5~7天就好。

15.大枣护肝脏:

大枣20~30克,花生仁10克,冰糖适量,一起煮烂,这是一天的量。

16.气血双补:主要是调理气血,调理经络,通经活络。

中医讲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关键在于和,所以这杯茶下去,不单是头昏方面好了,身体方面、皮肤方面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好处的。黄芪10~5克,西洋参3~5克,枸杞子6~10克,黄精10克。

用法:把药放到茶杯里,冲入开水,然后盖上盖子,闷5~10分钟就可以了。一天一杯,水没了就续一点,最后把杯底的药材吃掉。煎泡都可以,(水可加没味为止)

17.冬季养生汤五仁参芪汤:

核桃仁3克,花生仁3克,杏仁3克,枸杞子克,生薏苡仁3克,生人参3克,黄芪3克。将配料放入杯中泡水即饮用即可。注意事项:只可饮水不必吃其中东西!

18.对8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降压秘方(有降压,降脂,强心三降之功效),取葛根,地骨皮,丹参,山楂,牛蒡各三克,放入一个保温杯内,取刚开的热水冲泡,大约半小时就可饮用,早饭后一杯,午睡过后一杯,晚饭后溜达回来一杯,每天三杯坚持饮用。如果有潮热盗汗、肺热咳嗽这些症状,就可以用地骨皮煎水来服用。

19.所有疼痛都可以用它进行缓解,比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通风、跌打损伤等。哪疼擦哪(外用)各种癌

症的疾病。

麝香1克草红花10克血竭、乳香末药各3克川乌、草乌各2克丹参、苏木、七叶草、土鳖虫、地龙、川芎各10克用克二窝头(55~65度酒)浸泡,密封。每天摇动几次。1~2个星期后可用于擦前胸后背止心痛,或用于心绞痛急救外擦。按着顺序放到瓶里,最后加65度白酒泡2周,(1斤北京二锅头)没过药,每天摇3遍瓶子,用时涂上。冠心病擦前胸后背的位置。

20.肾结石,吃猪蹄喝啤酒就好使:

一天两顿猪蹄子每次半个或一个再来两瓶啤酒,三天就能排出来。

21.阴阳同补的膏方:(滋阴益气膏)

炙黄芪克、枸杞克、女贞子克、黄精克。(慢煎)

22.治脑动脉硬化:

山楂,核桃肉,蜂蜜各30克(核桃肉加水泡30分钟,打浆,山楂加水煮熟,取汁,把山楂汁,核桃肉浆,加蜂蜜,煮开即可)每天一剂,补肾健脑,调血脂,助消化。

23.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老母鸡一只去五脏,红参20克、天麻20克、红蚂蚁20克、金钱白花蛇2条、海龙1条、桃叶7片、柳叶20片。把这些药用纱布包好塞到鸡肚子里煮好,吃肉喝汤,分2~3次吃完。药一定要到正规药店买。

24.阴阳双补的方法:

桂枝5克,芍药5克,甘草5克。

25.气血双补黄芪大枣汤:

生黄芪:15克、大枣:5枚。将黄芪和大枣洗净,放入砂锅内,加两碗清水,盖上锅盖,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半小时,弃渣喝汤,每周饮用2~3次。

如果气虚、气短比较严重,可将生黄芪换成炙黄芪,补气功效更强。

26.牛皮癣:

肉桂g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好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2小时后糊干即除去。若不愈,隔一周后再依法涂敷1次。

27.头痛的治疗:

①白芷,羌活1:1打成粉,装胶囊,一天2-3次。

②川芎15~20克,茶叶6克,水煎,饭前热服。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菊花枕是一种传统药枕,菊花、川芎、丹皮、白芷等中药”利用睡眠时头部温度及头部的压力使药物的有效成份散发出来,通过呼吸经过肺部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菊花枕的制作:选用菊花干品0克,川芎克,丹皮、白芷各克,装入枕套内,使药物缓慢恽发,一般每个药枕可连续使用半年左右。

28.用蜂蜜治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和各种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

如伤口有感染征象,可加庆大霉素针合用于蜂蜜中,可起到直接消炎的作用。临床治疗病人近千例。

29.用丁香、蝎子治疗肿瘤疼痛立竿见影:

对于其他疼痛也有效。脖子疼肩膀疼腰疼腿疼的都可以用。实在不好配这个药,2:1的比例也可以。用生姜擦贴面,可以打开毛孔。时间是4~6小时,用后温水洗净即可。

30.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川芎各等份,碎成细末,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肚脐,将药粉5~10克放入肚脐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月为1疗程。

31.保护眼睛的方法,用于飞蚊症。

克霜桑叶,克生黑芝麻,加蜜揉在一起,早晚各10克盐汤送服。可以有效缓解眼部过度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肝火上升,电脑辐射和电视辐射引起的眼部疲劳等问题。日常用眼还需注意,比如电视机屏幕要放低,避免眼泪的大量挥发,眼药水尽量少点。如果发生了眼睛过干的问题。30克石斛,菊花10克,有条件可加一根冬虫夏草,熬水喝。这个方子可缓解眼干的症状。

32.缓解干眼症日常熏方:

把金银花9克、紫草9克、蒲公英9克、菊花9克一起放入砂锅中,泡20分钟后,大火煮开,然后小火煨15分钟,关火前一分钟,再把薄荷5克倒入锅中,待热气稍微散去后,准备一个塑料片,剪开一个孔,在锅的正上方5厘米远处,把眼睛闭上熏蒸,每次熏蒸持续15分钟。不要靠的太近,以免烫伤。

眼干的症状就会缓解了。如果不方便,也可以把煮沸后的药水,倒在保温杯里,一只一只来熏眼睛。干眼症熏方,可以让堵塞的脸板腺张开,排出脏东西,以便脸板腺正常分泌油脂。来润滑眼球的表面。温馨提示:如果您的眼睛不舒服,请及时就医,以免恶化。

33.新的眼保健操:

太阳穴轮刮眼框→揉四白穴→揉风池穴→按百会穴→捏耳垂。

34.自汗,盗汗,遗尿:

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35.治血脂稠:

①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②山楂、银杏叶、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个疗程)

36.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之作用。

37.尿酸高

苹果克,胡萝卜克切碎打汁。加点蜂蜜饮用,约半个月。

38.治疗肩周炎:用独活寄生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3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为1疗程。结果73例中痊愈者69例,好转者3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8.6%。

39.胆囊炎:用秋天收获的干黄豆皮(干豆夹)煮水喝。

40.手脱皮:用维生素c注射液擦(搓搓)手,双手对搓,然后将液洗掉,每日2次,3天一疗程,一般一次显效。

41.固本春寿酒:

人参30克、熟地黄30克、丹参50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30克、五味子10克、麦冬30克、山药30克、莲子肉30克、红枣30克、龙眼肉30克、白酒0毫升。自制药酒,就可以达到延年益寿。泡14天可饮,饭后半小时,每天2次,每次1-2小杯。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淤血阻滞。

42.强筋壮骨药酒:

骨碎补50克,补骨脂50克,杜仲50克,牛膝50克,枸杞子50克,黑大豆50克,胡桃肉20枚,大枣20枚,白酒4升。大豆炒香,与它药共研粗粉,大枣掰碎,装入纱布袋中,扎口,置入白酒中,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饮用药酒虽好,服用也不能过量,一般每天两次,饭后半小时服用15毫升就可以了。另外药酒也不能与西药同服,酒对肝脏内影响西药代谢的酶有

作用,从而影响西药的疗效。

43.防治痰湿的方子:

生山楂10克、茺蔚子5克、红花3~5克,决明子3~5克,煮水或泡水喝。(注:如果是大便稀经常拉肚子,去掉决明子;如果大便特别干,则可适当加量)。

44.退烧奇方,立见奇效:

①感冒冲剂加鲜姜,用开水泡一泡,喝下去立马退烧。

②用10克荆芥开水煮5分钟,加板蓝根冲剂,喝下去,大约30分钟后微微出汗,就好了。

③蚕砂10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煮水开后3--5分钟,一般一次就好,重者2~3次就退烧了,就不用喝了。

45.眩晕证:泽泻60g,白术30g。脑动脉硬化症加丹参、川芎各15g,三七5g;高血压病加桑寄生、石决明各30g,菊花l0g;高脂血症加山楂、半夏、茯苓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以15天为l疗程。

46.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也可):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47.外治疗法也是治疗手足皲裂湿疹的有效疗法:

通过中药的养血、活血、燥湿、止痒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达到治疗角化过度和皮肤皲裂的效果。常用外敷的简易方。平时就算没有手脚皲裂,也可以用来护肤增白,这个方子叫二白散。二白散:白及粉2.5克、白鲜皮粉2.5克,一盒20克的氧化锌软膏,橄榄油适量,调成酸奶样稠度的膏剂。轻者可以一天一次,一次用药30分钟,重者可每日两次,每次用药两小时,更重者还可以封包。

48.巧治褥疮:

京万红软膏一只,在取10粒速效救心丸研粉,调均备用。先清洗创面,在用配好的药膏均匀的涂于消毒纱布上,在敷在疮面上。轻度5~7天可痊愈,重者20天左右即可痊愈。

49.醋泡方对于灰指甲和脚气等有很好的疗效。

醋泡方:土槿皮10克青木香10克苍耳子10克用一斤陈(米)醋浸泡一周,涂抹患处每日两次,坚持用药。如果是治疗灰指甲就先用锉,锉指甲表面,然后用棉球蘸着药液敷在上面,半小时左右即可。一般1~3个月转好。但严重的灰指甲的治疗就得配合口服抗真菌药共同治疗了。注意:有过敏,溃疡,不舒服感觉要立即洗掉。

50.辛香酊早泄灵:

组成:细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毫升。

用法:将两药浸泡入乙醇内半个月即可;使用时以此浸出液涂擦阴茎之龟头部位,经1.5~3分钟后即可行房事。

51.头部的脂溢性皮炎:

自制香柏波:洗发液毫升,香附、侧柏叶各20克的颗粒剂,(中医院有)将香附和侧柏叶的颗粒剂倒入洗发液中,充分摇晃5分钟以上,然后静置24小时以后再使用。

52.自制甘油润肤水:

甘油润肤水:开塞露和纯净水以1:2的比例混合,直接涂抹在皮肤上就可以了。因为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高浓度大分子的甘油,所以能把别的地方的水分吸附到肠道,起到增水行舟的作用,就能通便。而我们不是把开塞露直接抹在脸上,而是经过加工稀释后再使用,它就能起到很好的增油补水的作用,能恢复皮肤弹性起到抗衰老的效果

53.气血双补法:

黄芪,当归粉冲水喝补气补血,两三个月就有效果了,效果非常好,也可加点红枣.枸杞.黄精进去,以每天5克量熬浓汁冲水喝更好。

54.口腔溃疡:

用甲氰米胍(西咪替丁)一片研末撒在溃疡处,一般一两次即愈。溃疡撒上药后,至少让药保留三十分钟不要合上嘴,因为合上嘴容易产生唾液将药粉冲掉,从而无法达到效果。

55.干橘子皮枕头天天睡治疗脑肿瘤和脑梗有奇效。

56.(外敷的方法)对于痹症疼痛,天麻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以采用天麻通络散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用天麻20克,南星15克,草乌15克,川椒10克,细辛5克,鸡蛋清1个,白酒适量,搅拌均匀敷在患处。15--20分钟即拿下来。(皮肤发热发痒即拿下来)。

57.治疗关节炎的特效验方:

白芥子15克,花椒15克,共研为细末,再用黄壳鸡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油纸包好,再用毛巾包扎。包好后3-5小时即可解开。效果不错。

58.血虚气虚:推荐人参养荣丸,它出自宋代的官方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荣丸重在健脾养血,偏于温补,最适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以面色萎黄,形体瘦弱,食欲欠佳为主要表现;还可用归脾丸或八珍颗粒。归脾丸偏于养心安神,另外还具有引血归脾的作用。八珍丸是一个平补气血的方子,能够调和荣卫,滋养血气。

59.体虚怕冷(特别是中老年朋友):

原料有:大枣:5~6颗;枸杞:7~8颗;桂圆:4~5颗;红糖:1小块。

方法是:每天晚上熬水喝。以上原料既可以说是中药,又是我们平时的食品,所以没有副作用。用量,可以因人而异,不一定非得按照我说的数量不可。

60.鼻出血:用白茅根煮水喝(泡水也可)。

61.膝关节寒冷小方:可以用姜粉和面粉1:1,调成糊状,摊在宣纸上,然后敷在发凉的关节上面,10到15分钟,治寒湿。

62.辛凉化湿健五脏:

①清心火(竹叶灯心汤代茶饮)儿童:竹叶1克,灯心1克煎代茶喝。

心火旺症状:口干口渴、心烦易怒、睡眠不安、盗汗、口腔溃疡、尿黄等成人也可以这个代茶饮清心火,还可以用竹叶灯心汤送服其他安神药帮助睡眠。当然最好是针对心火旺的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成人用量可以多一些。

②肾的湿热(辛凉派,石膏孔,茅根荷叶代茶饮)茅根荷叶代茶饮方子:茅根20克,荷叶10克,水煎服,代茶饮,喝3~5天停几天再喝。还有减肥作用。

肾湿热早期症状:感冒后,眼睑肿;腰酸腿肿乏力;形体特征:偏胖或消瘦;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

③缓解肝部湿热可以用的方子:佛手10克、生麦芽15克、生山楂6克、2粒冰糖。代茶饮。胃口不好,可以用生麦芽代茶饮:生麦芽10克~15克

肝部湿热症状:舌苔厚腻,加上嘴里有干苦的味道,口气不好,容易发脾气。

④清肺热芦根具有:清肺热、生津、防感冒的作用。

方法:芦根30克,梨1个,榨汁。成人糖尿病可以喝一些(判断肺热最主要就是看脉浮数、嗓子红肿、大便秘结和舌象。舌象上会有什么表现呢?舌质红,舌尖红,舌苔厚腻。)

⑤脾胃热证,口鼻生疮、口臭、面部和头发出油、两颊通红、目赤、大便干燥等症状。有效地消胃热、祛口臭(脸上长小痘痘,口腔溃疡):竹茹10克、橘皮10克,煮水(或用热水沏一下)代茶饮7天。忌口:饮食清淡。

竹茹是凉药,平时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喝。脾胃虚寒症状:面色无华、舌质胖大有齿痕、乏力、厌食、四肢冰凉、大便溏软、呃逆、干呕。常年由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五更泻可以喝灶心土粥,(灶心土30克煮水,用煮好的水煮小米粥即可),症状缓解后停止饮用。或者大家很熟悉的茯苓粥也可以。平时少吃凉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小动作可以保养我们的脾胃,比如掐四缝和

揉腹,都能对脾胃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63.手抖,脚抖,一个泡手、泡脚的方子:对于筋脉受损,气血瘀滞而出现的筋骨肿痛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症状的人(帕金森,手抖,脚抖也可用毛巾侵药液敷脚)。

舒筋止痛洗剂:花椒30克、透骨草30克、红花10克、大盐50克、白酒4两,加水0毫升,煮沸10分钟。可以使用这个洗剂,能达到舒筋活血、消肿止疼的效果,煮沸10-20分钟,每天泡2-3次,需泡20分钟,不烫为宜。还有一个小动作:两手心向前,手指张开,左右摇摆下。

64.便秘:

喝一小碗自配饮料:把开水倒在小碗里待温时加(1小瓷勺蜂蜜,1小瓷勺陈醋)搅拌均匀,坚持每天早6-7点间喝,非常好。

65.预防风湿的小方剂,这个方剂适合有风寒湿的患者服用,但是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的患者就不能服用了。

药物组成:川牛膝20g、木瓜30g、独活20g、莪术20g、千年健30g、红花10g、元胡30g、寄生30g。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洗净后控干,放置于玻璃容器当中,加入可使用白酒0ml,浸泡2周后即可使用。

66.针对眼睛干涩专家给大家推荐一个简易的中药药袋,里面放置中草药,采用中药热敷的方法,经加温后的方法来治疗眼睛干涩。

枸杞子4g、菊花4g、木贼3g、女贞子5g、旱莲草5g、生地黄4g,将以上中药放入药袋中,隔水蒸10分钟。待温度降至双眼可承受的程度时放置在双眼上,闭目约20分钟,每日一次,适合长期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烫伤局部皮肤,同时患有严重眼部疾患,或眼部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

67.干燥综合症:

中药润肤液,白芨5克,珍珠粉1克,杏仁露毫升,牛奶毫升,开塞露1小瓶。放在一起调和均匀,洗后擦在皮肤上即可。

68.水肿:

①用四两红小豆,熬水当茶饮,喝数次,很快消肿。(肾虚)

②茯苓10克,肉桂5克熬水喝(腿,脚,眼等肿)

69.湿疹:

复方新诺明2-3片,研粉,1管地塞米松,混合(干加点水)

1-2天即好。

70.脚跟疼:

中药针麻20克,湖脑50克,捣碎混合一起,分5份装小布布

袋里,每次用1袋,垫在脚跟疼的点上,1周1换药,大约4-5

次即愈。

71.青葙子治疗高血压:

每日取青葙子30克,水煎二次,取汁混匀,分3次口服,疗

程一周,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72.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疗方:

五红汤:红小豆,红枣,红衣花生,枸杞子各30克,红糖适

量,加水-毫升,煮半小时左右,适合肝血不足的人群,

长期患有慢性病,或肿瘤放化疗手术后体质虚弱人群,尤其适

宜服用五红汤补血。

73.治疗手脚冰凉、怕冷的偏方: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尽量

塞满,外用风湿用的胶布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

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里,外用胶布固定。一定要密封好,

不能外露。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74.补血良方:

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黄、川芎各15克,加水3碗,取

1碗。空腹热服,是补血最重要的处方。

75.补心气用生脉饮,心肺同补:

补心血用归脾丸,心脾同补。既补心,又补与心有关系的其他脏腑,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76.现代肝郁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很快就能发展到“肝郁化火”的阶段,呈现出气血有热的症状,比如性格急躁、失眠、口苦、舌苔黄腻、眼睛白眼珠上发黄或血丝很多,等。这时候,就要用加味逍遥丸了,它疏肝解郁,可以及时打开我们的心结,达到逍遥自如的境界;它还可以清热,使我们心里的无名业火迅

速扑灭,进入清凉的国度。

77.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最通用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朮丸。

78.补脾养中气:参苓白朮丸的主要成分是:炒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陈皮、砂仁、桔梗。这是一个精巧无比的养脾奇方服用参苓白朮丸一段时间后,胃口会变好,这是脾脏功能恢复的标志。这时候,千万不要大快朵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样会增加脾的负担,甚至前功尽弃。最好吃个八分饱就行了。等到脸色开始转变,不再那么蜡黄了,开始有血色的时候,就可以停药了。开始停药的时候可以改为每天一次,两三天后再改为隔一天一次,最后,如果没有出现反复或异常,就可以完全停药了。

79.操心就要耗费心血,心血亏虚的时间长了,就会继续深入,造成心阴虚天王补心丸是既养心气,又养心血;既养心阴,又养心神,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养心药,是养心药里的王牌。

80.用来治疗和预防脑中风的小秘方是牛黄祛风汤:

地骨皮10克、丹参10克,以上药物煎汤冲服牛黄或人工牛黄1克。如果热像明显的人还可以加3克竹沥水。平时吃一些核桃、山楂、三七粉也可以起到养脑、健脑的作用。核桃每天吃2-4个,食用过多会碍胃。每天还可以用5~6片山楂泡水,冲服三七粉1克。

81.风湿,脾虚寒,鼻窦炎:

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

82.针对外感和内伤引起的腰痛的小方。

方中的八味药兼顾补肾、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搭配全面。治疗腰痛小方:骨碎补10克,补骨脂10克,藏红花1克,血竭3克,蟞虫粉10克,巴戟10克,威灵仙10-15克,独活10克。

83.外用药酒方“灵仙止痛酒”,此药酒适用于各类疼痛,内服外擦,效果更加显著。灵仙止痛酒(外用)配方:雷公藤9克,川草乌5克,细辛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土蟞虫15克,白芷10克,骨碎补10克,威灵仙30克,青风藤10克,海风藤10克,羌活10克,草红花15克,川芎9克,全虫(蝎子)3克,蜈蚣3条。0毫升52度到65度二锅头浸泡一周后取用。

84.前列腺生:一天3顿粥,(毫升)一小碗,吃8个月就正常了,薏米仁30克、红小豆10克、芸豆、紫米、糯米、枸杞、山药。

85.奇效头痛散:川芎15g、天麻10g、细辛10g、白芷10g、田七10g、,葛根15g、,白芍20g。主治治疗各种慢性头痛,偏头痛.如现代医学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药物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未,过细目筛。日服3次,每次3g,温开水沖服)。

86.单纯的痛风:

只需秦皮10克、络石藤10克。水煎服,1日三次。(降尿酸)

87.前列腺炎: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

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88.前列肥大:白胡椒15克,细辛15克,研末,取药3克,放脐窝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后停2天继续下疗程,(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89.气虚阴虚:

灵芝15克,黄芪15克。女贞子15克(先泡)煎煮待茶饮。

90.治腱鞘炎的方子:把七厘散用好米醋和成稠糊涂在疼痛处,外用塑料薄膜包住一天一换。直至不痛。不痛后再涂几天,巩固一下。

91.中老年人腰腿痛:

用生山萸肉50~克煎熬,早晚分服。此方效果神奇,没什么毒副作用,对老年人两腿无力效果更好。一般5天见效,10天一个疗程,20天可治好。”

92.中药鼻烟:

夏季,天气炎热,人就容易昏昏沉沉的,还容易中暑。冰片1克、薄荷5克、皂刺5克、打成细粉之后当成鼻烟使用,可以清凉开窍,是人头脑清醒。

93.有的人不喜欢在身上佩戴饰品,这样的人可以制作中药香囊随身携带,根据不同配伍也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公丁香10克、草红花20克、豆蔻10克,装入香囊挂在胸前。这是一种比较辛窜的香囊,适合有心梗危险的人使用,长期佩戴可以有效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金毛狗脊10克、生艾叶20克、川椒(花椒)20克、怀牛膝10克,装入香囊挂于腰间。这是一种味道沉稳的香囊,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

94.对阴虚型冠心病人有辅助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滋阴的小方子:

女贞子10克,枸杞子10克,丹参10克煮水15分钟,代茶饮。(腹泻病人,舌苔厚腻者不能喝)

95.增强五脏抗毒、解毒能力的小方子-扶正排毒饮:

扶正排毒饮的配方:枸杞子10克、甘草2克、陈皮3克、决明子6克、菊花3克、淡竹叶2克、红花2克。

96.专家认为驱毒分为四步:避毒→抗毒→解毒→排毒。

避毒是指尽量避其毒气。然后重要的是要增强身体抗毒的能力。增强抗毒的方法一是气血充足;二是理气活血。要想做到这两点,推荐了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枸杞杂粮粥。枸杞杂粮粥的配方:枸杞子20克、赤小豆30克、黑豆20克、黄豆20克、麦子米30克、糙米30克、小米30克、高粱米20克、薏仁米30克。

97.治颈椎疼:威灵仙5-10克,葛根10-30克治颈椎疼,喝了药很快就舒服了,手麻也有效。

98.气虚表现:乏力,不喜运动,气短,动则汗出,四肢乏力,头晕自汗,舌

淡胖。如果您对照这些表现感觉有些气虚,那您可以用灵芝益气汤:灵芝15克,黄芪15克。煎煮待茶饮。借黄芪补气之力,以补五脏之气。气够用了,就有劲了,气足了,就能够防御外泄了,不容易感冒了。

本文来源于临床整理

免责.声明

大众医学助手除原创文章外,内容皆来自网络优质精选文章,未给每一位医学爱好者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本站采用简约、清新的阅读界面给每一位爱好者最优质的阅读体验,若喜欢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