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附子使用说明书后附03克治心衰案例 [复制链接]

1#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附子虽毒,其花美丽

摘要乌头和附子,都是大毒。二者的关系,好比芋头和芋子。母的就是乌头,子的就是附子。如果,没有子,只有母,那这个就叫天雄。附子,有生的、有炮制的,生的叫生附片,炮制的有多种。最佳的是土炮附片,用传统工艺,土炮而成,炮附片毒性弱,药性强。炮附片,直接打粉,开水冲服5克,一般不会中毒。生附片打粉,开水冲服,1克就可以轻度中毒。另外,有黑顺片,很稳健,药效好,毒性低。土炮附片、黑顺片,都要炼煎,大概1个小时,基本就没毒性了。而生附片,最好要炼煎3个小时,才能去掉毒性,炼煎2个小时,还容易中毒。江油附子,是道地附子。传统的制附子,是土炮附片,工艺复杂,大概要5斤生附子,才只能做一斤制附子。而用胆巴浸泡的,只要不到3斤生附子,就可以制作一斤制附子。黑心的药商,为了盈利,用胆巴浸泡,这个制附子已经是废物垃圾,不仅无效,反而容易胆巴中毒。胆巴毒是寒毒,侵蚀脏腑。如何鉴别呢?正宗的附子,是苦辣麻。制附子,只要米粒大一点,放在嘴里咬,味道是苦辣的,然后舌头会发麻,会麻好几个小时。而如果是生附子,只要芝麻一点,放在嘴里咬,舌头就会发麻,持续几个小时。而胆巴泡制的呢,味道是咸涩的。哪怕是硬币大一块,放在嘴里嚼烂了,舌头也不会发麻。附子的用量,古代可以用到生附子一枚,也就是生附子30克左右,这个是很大的量。当然如果是充分武火炼煎3个小时以上,是安全的。而为了安全,现代的生附子用量,最好在15克以内。炮附片和黑顺片,60克的用量则是可以的。但也要武火炼煎1小时以上。防止毒性。平常用量20-30克,很正常的。附子有毒附子中毒,轻度中毒,会全身发麻,甚至呕吐。重度中毒的话,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附子,一定要配合甘草、蜂蜜,用附子,最好有甘草,煎好后,加一勺蜂蜜,可以调味,也可以解毒。而且必须注意炼煎,武火一个小时以上,生附子则3个小时为佳。如果中毒了,可以喝一勺蜂蜜,还有绿豆水,或者双黄连口服液,这些可以解毒。附子中毒,以神经发麻为主。并不会像化学毒品一样,损害脏腑,所以解毒之后,基本无碍。附子,一般可以配合白术,扶阳补肾,健脾燥湿;也可以配合熟地,扶阳育阴;也可以配合桂枝,扶阳解表。大承气汤等攻下的药剂,可以加入附子,一泄一提,防止患者泄的太过而虚脱,加入附子,泄后反而全身轻健。

附子、白术、桂枝、熟地,是最普通而实用的中药。这几味药用好了,比什么人参、鹿茸、虫草,强多了。

注意,附子有毒,没名师指导,不要轻用。还要注意,有药店的附子,是胆巴浸泡的,不要去买,毫无用处,反而有胆巴寒毒。

附子用法综述

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一语道尽附子的特点。说它有用,是因为自仲景时代起,附子就被视为扶阳祛寒要药,受到众多医家的推崇,明,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意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之要药。

火神派医家则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对附子的运用积累了十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唐步祺先生称"附子为热药之冠",祝味菊称附子"为百药之长",可谓概括了附子的重要性。

说它难用,是因为附子大热,药性峻烈,而且有毒,应用起来不无顾忌。古代医家畏用附子者不乏其人,"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本草崇原》〗。医家的作用就在于扬长避短,化害为利,诚如祝味菊所言:"附子是心脏之毒药,又是心脏之圣药。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毕矣。"

毫无疑问,附子是一味临床要药,无论是危急重症,还是慢性疑难病症,附子都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如何安全有效地运用附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附子的应用,包括附子的药性、应用指征、配伍、服用剂量、煎煮方法、古今医家经验等诸多因素,作一探讨。

第一节古代医家论述

一、忡景为善用附子笫一人

《伤寒论》方,用附子者21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实幵后世应用附子之先河。其常用方剂、配伍至今为医家所赏用,归纳如下:

四逆汤,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四逆汤是以附子为主的代表方剂,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

考火神派诸家如吴佩衡、范中林、卢崇汉等用附子时,最常用的就是四逆汤,吴佩衡更经常加入肉桂,称为"回阳饮"。

真武汤.附子与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相配温阳利水;

附子汤,附子与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相配温阳益气;

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与麻黄、细辛配伍温经发表;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附子与白术等相配治风湿骨节烦痛(术附合用为除湿之圣药);

附子粳米汤,附子与半夏、粳米、大枣、生姜配伍温脾止泻;

大黄附子汤,附子与大黄、细辛相配温下寒积;附子泻心汤,附子与大黄、黄芩、黄连相配扶阳消痞;

黄土汤,附子与生地、阿胶、黄土、白术、甘草、黄芩相配温脾止血;薏苡附子败酱散,附子与薏苡仁、败酱草相配治肠痈;

乌梅丸,附子与乌梅、黄连、黄柏、川椒等相配治蝈厥及久利;

肾气丸,附子与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相配而为补肾祖方。

二、附子配伍的发展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等,疗效很好。

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

宋代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陶节庵《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还有廨香,增强了温通开窍作用。

清代王清任所创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

三、历代医家关于附子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蹵,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金刘完素: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味薄……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素问病机原病式》)。

朱丹溪:"气虚热甚者,稍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附子以行经"(《丹溪心法》)。

王好古:"附子能导虚热下行,以除冷病,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汤液本草》)

元吴绶:"附子乃阴症要药,伤寒及一切阴寒急症,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舍参、附不用,将何以救之?"(《伤寒蕴要》)

宋代窦材:"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扁鹊心书》〗。推崇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

明,戴原礼:"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证治要诀》)。

李时珍:"乌附毒药,非病危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

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人血分,以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走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暧药达下焦,去在里之冷湿"(《医学正传》)。

张景岳推崇附子、大黄为药中良将,称附子"大能引火归原,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冗所当急用"(《景岳全书,本草正》)。"凡今之用者,必待热不可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阳之功,当用于阳气将去之际,便当渐用,以望挽回。若用于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燃矣,尚何益于事哉?但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皆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以补倍之,无往不利矣。此壶中大将*也,可置之无用之地乎!但知之真而用之善,斯足称将将之手矣"(《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缳仲醇:"附子之性走而不守,入补气药则温中,人补^血药则强阴,并能搜逐风湿,为百病之长"(《本草经疏》)

倪朱漠:"^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本草汇言》)。

清代陈修园:"附子味辛性温,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吋方歌括》)。

黄宫绣:"附子通行12经,无所不到,补先天命门真火,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本革求真》)。

《医宗金鉴,参附汤注》:"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尤如附子。"

《古方药议》:"附子虽为雄悍大毒之品,但于阳气脱垂之际,却可奏回阳奇效于瞬息之间,这正是其他诸药所不及之处。"

附子内服有回天之力,外用有引火归原之功,古籍多有记载。

《摘玄方》:治虚火上行,自感背热如火炙者,用附子末津凋,涂涌泉穴,能引火下行,背热自除。

《经验方》:治久患口疮,厲于虚火为患者,用生附子为末,醋面调,贴足心,男左女右,日再换之。

《普济方》:治鼻渊脑泄,流下脓血或清涕,反复不愈者,用生附子为末,葱涎和如泥,敷涌泉穴,亦颇有效。

《奇效简便良方》:治喉症,生附子末(用吴萸亦可)热醋调敷两脚心,不论实火虚火皆妙。

第二节应用指征

1、仲景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强调了脉、神两点,此为附子应用之纲领,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此外,仲景还强调了"小便色白"亦是少阴病特点,"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吴又可解释说:"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色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2、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长期硏究《伤寒论》,总结出"附子证"和"附子

脉",颇感切当:附子证:①精神萎靡,嗜卧欲寐。②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附子脉:脉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细弱(脉细如丝,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笔者以"微"(脉微细)、"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更便于记忆。

黄煌教授还提出,"脉微细"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症状,而应当理解为是一种体质状态,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阳虚"或"少阴病"。与这种脉象相伴而来的症状,多为:①精神萎靡,极度疲劳感,声音低微;②畏寒,四肢冰冷;③大便溏薄或泄泻,泻下物多为不消化物,并伴有腹满腹痛等;④浮肿,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可以出现腹水。如果检测血压,多见血压偏低,心功能与肾功能可能低下。

附子脉也有特殊情况,不见细弱,反见有力者,但同时必须具有其他症状。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证的脉象就是"脉紧弦",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为"脉浮虚而涩"。不过两者所伴有的症状为剧烈的疼痛,所谓"胁下偏痛"、"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从临床看,附子证出现脉紧或弦的,还包括伴有出汗。

黄煌教授还认为,附子还主治痛证。就张仲景所及,附子多用于以下的疼痛:身体烦痛: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应用较多,如桂枝附子汤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

胁下偏痛: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胁下,包括胁肋部、上腹部和腰胯部。

胸痛: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缓急者"。胸痹指胸背痛。

腹痛:四逆散条下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金匮要略》中的附子粳米汤,主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均是剧烈的腹痛。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肉桂、人参)治疗冷积,就是以腹痛、四肢冷、舌苔白膩为特征的疾病。

头痛:《三因方》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用姜炙附子与高良姜为末,茶调服,方名必效散。《澹寮方》用附子配全蝎、钟乳粉,研末为丸,治疗头痛。《传家秘宝方》则用附子石膏痛经:《简易方论》用附子配当归,研粗末煎服,治疗经候不调,血脏冷痛,指治疗痛经。

黄煌教授指出,附子所主治的痛证,其痛势剧烈,但多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患者虽苍白虚弱,反而烦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无定处,如一些肿瘤引起的疼痛、中枢性疼痛等;②关节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脱出、痛风等;③胁腹大痛而腹部按之无硬满拒按,而且舌不红苔不黄腻者;④胸痛彻背,四肢冰冷过肘及膝,如心绞痛等。

3、后世尤其是火神派演绎出的附子用药指征则远远超过了上述界限。"火神派"郑欽安在"钦安用药金针"(《医理真传》〗中说:"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由此广泛倡用附子,这是对附子应用的一大发展,本书在前面已充分论述。

4、云南吴佩衡总结了阴阳辨证十六字诀,颇切实用:阴证一一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门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门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其中"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与"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这一点亦十分重要,吴氏有时即是根据"渴喜热饮"或"口气不蒸手"之症而断为阴证,投用附子而起大症,切切不可忽视。

5.上海徐小圃先生应用附子指征是:神疲,面色咣白,舌润,肢清,脉软,尿清,便溏。临床只需抓住一二主症,即可放手使用。尤其小便清者,常重用附子,如小便量少者,则改用肉桂。他指出:阳虚证端倪既露,变幻最速,如疑惧附子辛热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笔者认为,徐小圃先生的这些经验,尤其"抓住一二主症,即可放手使用"的见解十分重要,颇切实用,值得玩味。

6.湖南朱卓夫先生也提出,"凡见症有面苍、汗出、溲.清、舌淡,即"放胆使用(附子八"与徐小圃先生的看法异曲同工。

7.附子脉在判认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名医都发表了意见。

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脉,则脉沉而缓,或微细如丝,而按之无神……少阴病当凭脉辨证,其方法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觉指下无力,而按之筋骨全无者,反映了内有伏阴,阳气不足之候"(《新编伤寒论类方》。

另一伤寒名家陈慎吾(-)先生则认为,肾阳虛以尺脉微为鉴定要点。

8.很多名家非常重视舌象在判断附子应用中的价值,其中包括郑钦安先生。

如四川范中林先生最注重舌象,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冇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甴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为其一大特色。

李可先生:对于阳虚病症,舌象拿准了,放胆用附子,绝对没问题。

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舌,则舌带糙米色,或如猪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润,或无苔而燥,或舌短不能伸。此证口淡而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饮热汤,反映了少阴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治疗当用四逆汤扶阳以胜阴。"

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李统华亦强调根据舌象辨别真假寒热,"因为舌最能反映病性之寒热,据舌以甄别寒热,则爽而不谬。凡舌质淡白,舌体胖润有齿痕,舌面湿润或津液欲滴,患者反有某些热性症状时,多为真寒假热证。

若苔黄或黄腻,但舌面反而多津,且有真寒症状者,不可误认为湿热。"他并解释说-"可将舌质喻为土地,舌苔喻为禾苗,比如淫雨霏霏,连月不幵,地如沼泽(舌面多津),禾苗淹没,则苗也黄(舌苔黄);若久雨转晴,阳光普照,则禾可复苏(黄苔可退),若视此苗为干旱所致,复灌以寒水,则禾必溺死。"由此,他得出结论:"判断寒热不取决于舌苔之黄、白,而取决于舌质之红、淡,津液之多、寡。"

内蒙古髙德元先生则提出,舌色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据。他说:"附子可治一切寒证,不论大寒证、小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皆可用之。具体运用时要遵守的两条标准:

第―,一切寒证;

第二,客观依据是舌色。"

凡瘀血而致舌色为淡紫、紫色、暗紫、深紫等,皆是运用附子客观指征。

舌色深浅是用量大小的关键。

舌色深用量大,色浅用量小。

若为红舌断不可用。

用量在9-90g之间。超过15g即应先煎1小时。生姜、干姜、甘草有解毒作用,用量至15g左右。

例:某女,35岁,尿频尿急年余,情绪紧张时加重,舌淡紫,判为肾阳虚,用真武汤加鹿角霜30g,附子45g,生姜15g,余为常规量,1剂好转,3剂后如常(《中医杂定》年5期

9.黄煌教授提出临床难以辨认附子证时,考察一下病人体质是有价值的。据此,作者从神色形态及平素感觉5个方面入手,归纳了判断阴寒体质与阳热体质的纲领:

阴寒体质:

神——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带倦容。

色——面色晦暗或暗黄,无光泽。

形——形体偏胖,肌肉偏松,或有浮肿。

态——喜静厌动,容易疲倦,但欲寐。

平素感觉——畏寒喜温,四肢发凉,或腰以下凉冷。

大便偏溏,小便清长。口和或喜热饮。

阳热体质:

神——亢奋、易烦躁,焦虑,失眠多梦。

色——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唇红。

形——偏瘦,体格较强健。

态——亢奋、好动。

平素感觉——口干口苦,喜凉恶热,喜冷饮。

皮肤常有疮疖。

便干,小便短赤。

比较一下,这与郑钦安先生的"阴阳辨块"基本上是一致的。

10.恽铁樵先生对伤寒论有许多独特见解,尤对少阴寒化证运用附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认为少阴寒化证急用附子的关键在于掌握辨证要点和时机,对附子的应用提出了三条辨证依据。

辨脉:

以"脉硬有汗"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是心肾阳虚,寒邪偏盛,通常以"脉微细"或"脉沉而微细"为主要脉象。

而"脉硬"是指脉紧,与太阳病寒邪在表,脉紧无汗相反,脉气紧有汗,多伴有恶寒、蜷卧、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症。

仲景《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因此"脉硬有汗"是少阴亡阳危证,较"脉微细"为甚,应急用附子回阳救逆。

辨舌:

以"舌色干枯"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津液不伤,表现为"口中和"。舌色干枯如荔枝壳,色紫棕如劫津状,是肾阳虚衰,津不上承所致。正如《伤寒本旨》所云:"(舌)干燥者,阳虚不能化津上润也。"而非阳证热盛,津液受劫而致舌色干绛,故可用附子温阳化津。

辨汗:

以"肌肤津润"为特征,少阴寒化证,肌肤津润汗出,是阴盛阳衰,虚阳外越之象。若大汗淋漓,发润肤凉是阳气将脱之危候,不易挽回。只有在汗出津润而头发不湿的情况下,急下附子回阳固脱,方有生机。

恽氏认为少阴证,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限于脉不乱、面不肿、气不急、汗不润发之际。四症见其一者,即属难治,有其二则预后不良。他将亡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腕背与手背先冷,此为亡阳之征兆;第二、手腕肤凉,全手皆凉,此为亡阳之证,用附子最有效;第三、四肢逆冷,冷过肘膝,此为亡阳危候,急进附子,犹可转机;第四,体温外散,肌肤冷,渙汗出,此时阳气巳绝,再用附子难以挽回。笔者认为,这些经验十分宝贵。

以上各家各有见地,综合一下,还是从神色、形态、口嗜、二便、舌脉等方面归纳更有条理,其中,舌象、脉诊的辨证价值尤其重要。

第三节剂量和煎法

一、剂量

张仲景用附子,生者用于回阳救逆,炮者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考仲景附子用量,一般用一枚,中等量二枚,最多则用三枚。按-枚20-25g计箅,也不过80g左右。

火神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量,吴佩衡、范中林、李可、卢铸之、卢崇汉等一般都在30g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惊人,多至g、g、g,最多用至g,笔者上面作过介绍。四川王渭川先生认为:"熟附片必用至60克方有疗效。"

医院王慕尼先生介绍:"目前云南习用附子往往是大剂量,且煎煮时间达四、五小时。"但王慕尼本人却"与此相反",行医迄今近五十年,每用附子都基本上是小剂量(10-20g),冷水快速煨,临床证明有省药、省时间、高效、速效、安全之诸多好处。

当然,一般医家对附子的用量多持审慎态度,用量在10g左右,不超过15g。

二、煎法

附子有毒,故各家多主张先煎久煎,大剂量投用时尤其如此。必须先煎1-3小时以上,再入他药同煎,这已经成为多数医家共识。

吴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时后试尝,半小时后不麻口,才与他药同煎服之。

他用附子特点有三:

一是用炮制附子;

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

三是久煎(大剂量煎三小时以上)。

四川龚志贤:"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无毒性反应了。余用制附片30g以上者,必须先煮一小时,用量在60g者必须先煮2小时,以入口不麻为度。"

刘民叔:"炮用附子,先煎一时;生用附子,先煎三时,必依时煎足,否则发麻,令人不安。"

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四川万县地区杨德全称:历代本草都认为附子有毒,内服需制后久煎,否则容易中毒。余遵前贤所言,凡用附子,必先煎一小时以上,"但所获效果极差",如曾治一少阴阴盛阳衰证,急投四逆汤,症情依然如故。余苦苦暝思,《伤寒论》四逆汤方后注云:"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仲景明示水由三升熬至一升二合,表明时间不长,并未先煎。遂以原方2剂,诸药同煎半小时,药后效如桴鼓。因此,使用制附子小剂量(15-20g),不需先煎久煎,与他药同煎30分钟即可,经过临床应用,"未发现中毒现象,而且疗效较好。"当然大剂量使用时,仍以先煎久煎为好(《中医杂志》年12期)。

云南楚雄州王慕尼先生也认为:凡是大剂量用附子者都是垂危至极的病人,在这紧急情况下,再煮四五小时又怎能救急?

王氏经验是,附子的剂量以年龄分四个等级,

2-5岁用5g,

6-9岁用10g,

10-15岁(及60岁以上)用15g,

16岁以上成人用20g。

凡用附子的方剂,附子均与其他药同时下锅,加冷水用中火煎煮15-20分钟后,即可服第一次,

以后二、三、四次的煎服法依然同上,

为了急救方便,

可先服粉剂,继服汤剂加粉剂。

具体步骤:

将附片用细砂炒炮,研细粉备用。

凡遇身凉脉绝的垂危病人,急将附片粉5克开水冲服,

与此同时另用复方煎剂回阳固脱,益气救急,这是治疗急证的有效方法(《长江医话》"附子煎药方法谈")。

黑龙江省陈国恒先生亦认为,小剂量附子(15g)不必先煎久煎,与他药同煎即可,经过临床应用,"未发现中毒现象,而且疗效较好。"(《中医杂志》年12期)

第四节毒性问题

附子治病救逆有奇效,许多医家誉为中药之良将,视为"百药之长",擅长广泛用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历代本草都说明附子有大毒,加之后世临床对附子的适应证辨认不清,病初当用附子之时犹豫不决,直至阴极阳竭时才用,已救不及,间或因服乌、附中毒死亡的报道,导致迟投或不投而失误,甚或对病人抱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诚为不能普遍应用之原因。

一、古人早有认识

《淮南子》已经提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头),然而良医棄而藏之有所用也,良医以活人。"但《本草崇原》\所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未免言之过甚,耸人听闻。

现代研究已知,附子、川乌、草乌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有乌头碱、次乌头减、中乌头碱,其他化学成分各有所异。

在药理作用方面,小鼠作实验表明,川乌、草乌镇痛作用较附子明显。川乌与草乌比较,川乌为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为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实验证明,乌头与北乌头在等毒剂量口服时,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北乌头略强于乌头。

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

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

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

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发生中毒反应,3-5mg即能致死。

故口服生附子是非常危险的。据说印第安人常用乌头的药汁涂抹箭头,野兽中箭以后很快倒地。附子中毒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四肢及周身发麻,畏寒,继而瞳孔放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亍足抽搐,血压及体温下降。

乌头碱可直接毒害心肌细胞,中毒可导致心室纤颤。

有人曾报道,大剂量(30g以上)应用附子,中毒反应为11.3%,其中鼻衄2%,舌、指、全身发麻9.3,主张先煎30分钟以上。

如能掌握好辨证、适量、久煎三原则,不会中毒。

赵金铎曾见一痹症患者,因其寒湿之证明显,屡次服用大剂附子,病情虽见好转,但出现了口唇及舌体麻木的症状,停服附子3年不愈,屡经治疗无效。赵氏详询病情,疑与附子中毒有关,因处黄连、黑豆、甘草小方与服,不数剂而愈。

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药之本性在毒,无毒则不成药。良医正是利用附子的毒性来治病救人。近代医家杨华亭指出:"乌头虽毒极,而人药主治之功能,则为诸药所莫及。""惟能用毒药,方为良医。"

李可先生亦称:心衰病人应用附子须急煎频服,"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此时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虑"。

他"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有之乡,使剧毒之品变成救命仙丹"。

卢崇汉谓:"卢氏祖宗三代这么多年使用了这么多的辛温药物,没有发生一例由于大剂量使用辛温扶阳的药物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唐步祺则曰:"数十年之经验,对治阳虚诸种病症,用姜附少则30g,多达g,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药到病除。不敢自秘,愿与同人共用之,以救世之阳虚患者,功莫大焉。"

何绍奇先生曾经指出:服附子不会蓄积中毒,沈阳有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药付以上,每方皆重用附子至30g,共用附子数十斤,从初诊起到现在一直坚持上班工作,已基本痊愈。

浙江桐庐县的金雪明先生为了体会附子的毒性,亲自品尝附子。开始用6g,无丝毫感觉。第2天用10g,第3天用15g,亦无反应。第4天用30g,煎1小时服,仍安然无恙。为了加深体会,又每天煎服30g,连服4天,不但没有出现毒副反应,精神反而较前充沛。他说:"属于热体的我,8天共服g,无多大反应,如用于虚寒之体,则更何足虑哉!"认为凡久病体弱,一切机能减退所致之病症,均有良效。

可见,附子有毒是客观事实,附子治病救人也是客观事实,关键是能善于运用,"能用毒药,方为良医。"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毕矣"(祝味菊语)。清代柯韵伯:"今之畏事者,用乌、附数分,必制熟而后敢用,更以芩、连制之,焉能挽回危症哉。"

二、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火神派各家均有自己的一套附子应用经验,尤其是避免附子中毒的办法。归纳其基本经验,有如下—些:

1.必须用炮制附子,禁用生品。2.严格辨证,掌握适应证。3.宽水久煎。大剂量附子,必须先煎1-3小时以上,再入他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呂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

4.讲究配伍。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古今葯方纵横》》。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5.李可先生经验:

凡用乌头剂,必加两倍量之炙甘草,蜂蜜g,黑小豆、防风各30g;

凡用附子超过30g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g,即可有效监制。

考炙甘草、蜂,蜜、黑小豆、防风均有解毒作用。

6.当代何绍奇先生用附子时,多加生姜30g,蜂蜜30g,可以减低毒性。

7.现已研究出附子无毒的加工方法,即用高压锅加温至度蒸两小时即已无毒。

三、附子“十禁”和药后“三问”

十禁三问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

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

即问病人服附子后,

1、睡眠如何?

2.尿量多少?

3.动静状态。

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

应该强调指出,服用附子引起的诸多反应中,许多属于正常的"排病反应",亦即郑钛安所谓的"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正常反应,乃是药效,不可疑为药误或药伤。

弄清服用附子的反应,判认其是正常还是异常反应,药误还是药效,病进还是病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火神派如郑钦安、吴佩衡等人对服用姜附等热药后的反应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四、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的处理:

附子中毒,古时候用甘草、黄连、肉桂、绿豆、黑豆汤解之。

李可解毒法:

方用生廿草60g,防风、黑豆各30g,加水1m1,蜂蜜15m1,分次冲服绿豆粉30g,10分钟即解。

现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鲁卡因等,并用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活性炭以及保温、吸氧等。

附子中毒,西医解救方法为:

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

3.电击转复。

4.相应对症治疗。

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g,必要时可服至g。

6.李可先生研制出乌附中毒解救法:

方用生廿草60g,防风、黑豆各30g,加水1m1,蜂蜜15m1,分次冲服绿豆粉30g,10分钟即解。

年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g,蜂蜜g,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g,均在40分钟内救活。

7.李治方报道用鲜续断叶捣汁兌开水内服解救乌、附中毒疗效理想。

半小时内中毒症状消失,一小时后恢复正常,无仟何不良反应及后遗症,本药对半夏及毒蕈中毒亦佳。

五、半夏、附子同用的问题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但历来有不同意见。近代习惯及当今教材,多认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应用。盖其源起于"半蒌贝蔹及攻乌"之说,为古代"十八反"之一,是说乌头与半夏、瓜蒌等相反,但并没说半夏、瓜蒌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说附子也反半夏、瓜蒌等,便是"株连"了。何绍奇曾说:"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如果要我证明,我可以举出古今个以上的医案医方来作证。"

而且乌头半夏同用在仲景已开先例。《金匮要略》治虚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组成。当代医家叶橘泉先生评附子粳米汤,谓半夏"去胃之积水",该方之妙就在"附子半夏相伍","二者缺一,效即不佳"。半夏附子配伍早有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之半夏汤、附子五积散;《证治准绳》之小半夏汤;《张氏医通》之附子散等等,均是半、附同用。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半夏反附子之说。另据陈馥馨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I八反组对的共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方,可见其配伍应用的普遍性了。

附案

小剂量(0.3克)治心衰案例

附子用惯了大剂量,给人感觉好像小剂量不治病一般。其实不然,大剂量有大剂量的好处,轻灵,有轻灵的妙处。李翰卿(年~年),字华轩,山西省灵丘县人。李氏自幼随舅父习医,15岁即能诊治一般疾病,后在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学习,毕业后由于医术高明,就医者络绎不绝,成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解放后曾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与西医同行合作,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获得成功,该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医学科研成果、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一等奖。李氏对附子颇有研究。他认为同样是用附子温阳,温心肾必佐以补阴之品而以小剂量为佳,温脾肾则不必佐用养阴之药而剂量宜大。附子散寒止痛,若与小茴香、吴茱萸、干姜诸药比较,附子偏重于入肾,癖痛、胃痛、腹痛等兼有肾阳虚者,用附子效果最好,至若单纯由于肝寒所致疝痛、腹痛则小茴香、吴茱萸效佳,单纯胃寒作痛则以干姜为好。特别要提出的是:李氏认为附子治疗心力衰竭时剂量宜小,治亡阳证两便失禁、肢厥脉微时剂量宜大。当代山西名医朱进忠先生是李氏弟子,所著《中医临床经验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3年出版)记载了李氏以小剂量附子治疗心衰的案例。郝某某,女,36岁。21岁结婚,婚后不久即心悸气短,偶有咳血,某院诊断为风心、二尖瓣狭窄、房颤。3**产第2胎后病情加剧,反复咳血,手术治疗后出现房颤、心衰、腹水,治疗2年无效。其症见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心悸心烦,全身浮肿,胸腹积水,发绀,口干渴,舌紫暗,苔少,脉细数促,手足心灼热而指趾反见厥冷。某医以为心肾阴虚,急予滋阴清热。药后腹部坠胀,气短难续,并时见神昏谵语。请李氏急会诊。云:此病阴阳大衰,正虚邪实,攻补两难,若不急救心肾之阳,则病者不久于人世矣。急处:附子0.3g,茯苓1g,白术0.3g,白芍3g,人参1g,杏仁1g,桂枝1g。服药2小时后,气短心悸好转,1小时后开始排尿,后又连续排尿4次。次日已可平卧,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浮肿与腹水亦明显减轻。继进3剂,浮肿全消,能下地活动。一医云:如此重病,竟用如此轻剂,岂能顶事。改用较大剂量真武汤合生脉散,服药1剂,病情又剧,再请李氏会诊,改用小剂真武而好转。如此重病,仅用0.3g附子而获奇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请转发给更多医者和患者参考!注意:非医者不可冒用,否则,后果自负!提示:如有疑难杂症,欢迎扫码文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