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年1月—年12月6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病人行利尿剂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血液超滤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治疗满意率。
[结果]
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动脉血氧分压(PO2)、
平均动脉压(MA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观察组病人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减少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血液超滤;综合护理干预;预后正文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导致组织及器官血液灌血不足,从而影响肺循环及体循环。肺循环受阻后会导致肺间质积聚大量液体,降低肺顺应性,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利尿剂是目前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但长期大量使用容易导致利尿剂抵抗,影响治疗效果。血液超滤可通过对流、转运原理,缓慢将渗出的体液清除,消除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为了更好地促进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预后,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本研究于年1月—年12月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年1月—年12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6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②经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确诊;③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②全身性感染,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者;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及老年痴呆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0~78(52.2±4.5)岁;病程3~12(5.8±0.8)个月;原发性疾病:缺血性心肌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2~78(53.2±4.8)岁;病程3~10(5.4±0.7)个月;原发性疾病: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干预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入院后行综合性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镇静药物、强心剂、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呋塞米静脉推注利尿治疗,每天20~mg。观察组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行血液超滤治疗,应用FQ-16心力衰竭超滤装置进行治疗,根据每位病人病情,超滤量为每天~mL,血流量设置为30~50mL/min,每次持续8~10h,隔天1次或根据病人病情调整超滤次数。1.2.2综合护理干预①视频健康宣教:病人行血液超滤前由责任护士为病人及家属宣讲治疗过程并观看制作的相关视频,内容包括血液超滤治疗原因、血液超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液超滤治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血液超滤期间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遇到病人不明白的地方,由责任护士负责向病人进行讲解。②饮食指导:超滤治疗结束前向病人及其家属发放饮食健康手册,向病人进行饮食指导,手册为彩印,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手册详细讲解了营养搭配注意事项,饮食结构对病人预后的影响等。③舒适性护理:病人超滤过程中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为25~27℃,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同时为病人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由责任护士采用诱导性语言性指导病人进行缓慢呼吸,以减轻病人治疗过程中焦虑、恐惧的情绪。④常见并发症处理:责任护士密切留意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于异常反应者应立刻告知主治医师。1.3观察指标:①心功能:分别于超滤前及超滤结束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O2)、平均动脉压(MAP)。②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及病人治疗满意率。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乏力、下肢水肿。并发症包括低血压、高血压、穿刺点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压疮等。满意率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25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总分>90分为满意。1.4统计学及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讨论▲▲▲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床旁血液超滤能及时清除病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降低病人病死率。目前临床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常采用利尿剂进行治疗,但心力衰竭病人大部分合并肾功能不全,对该类病人采用利尿剂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且容易引起利尿剂抵抗,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大剂量应用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增加病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近年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在保持电解质稳定、减轻容量过度负荷、改善心功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相比,超滤组病人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研究在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滤较利尿剂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预后。考虑通过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血液超滤使血管内重吸收外周组织间隙内的体液,从而减弱外周血管周围水肿,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此外,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病人,超滤能有效纠正高钾血症,稳定血钾水平,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另外,超滤能减少血浆醛固酮、肾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病人预后。本研究为了更好地提高超滤治疗心力衰竭病人预后,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病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舒适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满足病人疾病知识需求及躯体舒适度需求,从而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联合血液超滤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病人治疗效果,降低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