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及预后 [复制链接]

1#
心力衰竭(HF)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是老年人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前有所改善,但在老年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老年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

由于衰老等因素,老年人心脏、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老年人更易患心血管疾病。这些变化减少了心脏的变时性反应和正性肌力作用,使心室压力增高、心室充盈,并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因此,无论是生理性的刺激(例如运动)还是病理性的刺激(例如心肌缺血和感染),心脏对其的反应能力均受到损害。首先,随年龄增加,心脏对肾上腺素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在老年人群中心力衰竭发展的过程中,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受体的偶联受损,腺苷酸环化酶的数量和活性降低,因此老年人的心脏对交感神经兴奋刺激β受体而使cAMP增多的能力下降。因此,最大心率几乎随年龄呈线性下降,心脏的峰值收缩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次,衰老改变了心室的舒张充盈。舒张性心力衰竭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在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充盈期早期,心室充盈的效率高度依赖于心肌的主动舒张。然而,衰老的心肌Ca2+复位延缓,肌球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导致心室舒张迟缓和不完全。与此同时,降低收缩功能的因素也会通过减少舒张势能影响心室的舒张。并且,衰老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胶原蛋白、淀粉样蛋白和脂褐素的沉积增加,这些因素均会增加心肌的硬度并降低顺应性。因此,在负荷增加时,例如在快速心房颤动或心肌缺血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心脏充盈可能会受到损害。并且,衰老导致血管僵硬。由于胶原含量增加、非酶胶原与糖基化终末产物交联以及弹性蛋白纤维断裂,老年人大、中型动脉的动脉管壁细胞外基质发生结构变化。此外,由于内皮一氧化氮的分泌减少和血管紧张素II的信号传导增加,老年人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到损害。这些变化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其心力衰竭的患病风险。

老年心力衰竭的预后

心力衰竭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其死亡率超过了许多癌症。既往研究发现,心力衰竭1年和5年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在60岁人群中1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为7.4%和24.4%,而在80岁人群中则分别为19.5%和54.4%。一项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在住院患者中,65至74岁,75至84岁,以及8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分别为22.0%,30.3%和42.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有所进步,预后较前改善,但在老年人群中的相关数据近年来尚未改善。中国心衰注册研究(ChinaHeartFailure,China-HF)结果显示,对于LVEF≤40%的患者,院内死亡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较小(40岁)和年龄较大(≥70岁)的患者有更高的住院死亡率的趋势。目前,我国仍需进行大规模的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随访观察,从而更具体、更详尽地研究并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预后与长期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4):-.

[2]DharmarajanKumar,RichMichaelW.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PrognosisofHeartFailureinOlderAdults.[J].Heartfailureclinics,,13(3).

[3]ChenJ,DharmarajanK,WangY,etal.Nationaltrendsinheartfailurehospitalstayrates,to.JAmCollCardiol;61(10)

[4]ChenJersey,NormandSharon-LiseT,WangYun,KrumholzHarlanM.NationalandregionaltrendsinheartfailurehospitalizationandmortalityratesforMedicarebeneficiaries,-.[J].JAMA,,(15).

[5]YuhuiZhang,JianZhang,JavedButler,XiaominYang,PeiyiXie,DongshuangGuo,TieminWei,JingYu,ZhenliWu,YingchunGao,XiuminHan,XuelianZhang,SushengWen,StefanD.Anker,GerasimosFilippatos,GreggC.Fonarow,TianyiGan,RongchengZhang.ContemporaryEpidemiology,Management,andOu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