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就在心脏病领域这么火了起来。以前出现在人们口中的,常常是黔驴技穷、卸磨杀驴、驴唇不对马嘴,好像都不是什么好话。但自从驴子和心衰建立起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驴子就彻底翻身了,像网红一样火了起来。作者:何医院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病的共同结局,不管你是缺血的还是非缺血的,不管你是扩张的还是肥厚的,最终,难免走到心衰这一步。心衰是一个临床诊断,当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症状时,心衰就发生了。通过驴子拉车的比喻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驴子就好比心衰患者的心脏,车上的货物就好比心脏舒张和收缩所做的功,驴子拉动着车,心脏完成正常的舒缩,驴子把货物送到目的地,心脏把血液供应到全身的组织和器官(图1)。图1驴子拉车的过程,就是心脏做功的过程,驴子拉车出现了问题,心衰也就发生了在这个运送货物的过程中,无论是驴子变弱了,还是货物太多了,导致货物不能到达目的地,这就出了问题——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就是心功能失代偿,从而出现水肿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急性心衰
提到这个比喻,我们的目的不是捧红驴子,而是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衰的机制和治疗。比如我们熟知的急性心衰时进行的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的治疗,都作用在了驴子拉车的哪个环节呢?
01
强心
使用地高辛、米力农等强心剂,是为了增强心肌收缩力,这就好比对驴子打了几鞭子,为的是让它跑的更快。可驴子本已瘦弱而劳累,打几下,的确能多跑几步,但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如果反复的抽打,反而使得驴子过度透支,累到瘫痪,这就出了大问题了(图2)。
图2累驴加鞭,可能短期多跑几步,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02
利尿
利尿是把体内过多的水分排出去,这个水分,就是车上的货物,货物少了,驴子还是那个疲惫的驴子,但拉货需要的力气小了,走的自然也就舒服了一些。这也是利尿剂成为急性心衰时缓解症状最为明显的药物的原因(图3)。
图3利尿降低心脏前负荷,为驴子减负,可以让它跑的更快更轻松
03
扩血管
硝酸酯类等扩血管的药物,主要扩张静脉,也有一定的扩张小动脉的作用,可以增加外周静脉的容纳血液能力,减少血液回流,血液回流少了,心脏每次收缩做功减少,相当于给驴子减负,让它拉车变得容易一些。
慢性心衰
经过了早期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探索,发现其能够改善急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但并未降低远期死亡率。直到抵抗不良的神经体液激活和逆传心室重构思路的提出,才带来了慢性心衰治疗的变革。其中第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β受体阻断剂的应用,过去我们经验地认为β受体阻断剂会减慢心室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没来就心衰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嘛,简直是压死驴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万万不能使用。但有人闯入了这个禁区后发现,慢性心衰患者达到干体重后应用β受体阻断剂,心衰没有恶化,驴子没有垮掉,反而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β受体阻断剂虽然降低心肌收缩力,但也能够减少交感神经的激活,抑制RAAS,减慢心室率,降低心肌对氧气的需要,使驴子走的慢一些,得到更好的休息,相当于给驴子减负,同时它能够降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当于给驴子上了一份保险,因而让它更好、更长久地工作了起来(图4)。图4β受体阻断剂,轻度降低了驴子的力量,但是为它减速,让它更好地休息,还上了一份抵抗心律失常的保险,可以让它跑的更好另外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ACEI和ARB的应用。ACEI和ARB能够抑制RAAS,逆传心室重构,虽没有使得心脏做功减少,但让心脏本身发生了改变,相当于让驴子变得更强,更有力量,那么拉车自然也就容易多了。而新近备受推崇的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RAAS血管紧张素II受体和脑啡肽酶,发挥舒张血管,促进尿钠排泄和逆转心室重构等综合作用,不仅让驴子更强壮,而且还卸下一些货物,驴子拉车自然倍感轻松,从原理上看,这类药物可能具备很好的治疗心衰的效果。
如果能够通过自己拉车的过程,让大家理解心衰的治疗,哪怕挽救一个心衰患者,我想,这个驴子也应该“驴生无憾”了。
参考文献:
1.CommitteeonStandardsforDevelopingTrustworthy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stituteofMedicine(US).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WeCanTrust.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iesPress,.2.AndersonJL,HeidenreichPA,BarnettPG,etal.ACC/AHAstatementoncost/valuemethodologyi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andperformancemeasures: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erformanceMeasuresand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Circulation.;:–45.3.HalperinJL,LevineGN,Al-KhatibSM,etal.FurtherevolutionoftheACC/AHA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