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0心衰患者诊断5年后死亡,共识指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姬薇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及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心衰的患病率达1.3%,约有万名心衰患者,是全球心衰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这些疾病在后期均可引起心衰。此外,心衰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更高,数据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其患病率可达10%以上。

如果心衰控制不佳,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差,由于呼吸困难、足踝肿胀、乏力等症状,患者饱受睡不好、动不了、不能爬楼、不能干家务的痛苦。不仅如此,心衰是引发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长期反复的住院治疗给患者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心衰的死亡率也很高,有数据显示,约有50%心衰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因此,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心衰的规范治疗和创新药物的合理应用关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工作。日前,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多位著名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共同撰写的全国首个《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共晶物药学特性专家共识》发布,促进和指导我国心衰创新药物的规范应用。

医院霍勇教授、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教授表示,药物治疗是心衰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控制心衰的同时,还需要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心衰住院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此外,心衰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心衰的用药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稳定性、吸收利用率、安全性、副作用以及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综合平衡。因此,利用独特的共晶结构优势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平衡,在心衰治疗中非常关键。

与会专家认为,《共识》的发布将帮助广大临床医生和药师更好地理解共晶体的意义,以确保创新药物临床的合理使用,帮助更多心衰患者更好控制疾病、拥有高质量生活、获得更多幸福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