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你的血压高了吗 [复制链接]

1#

年10月8日是全国第23个高血压日,今天你的血压高了吗?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高,致残率,致死率逐渐增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防治高血压刻不容缓。

高血压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高血压又分为三级:1级高血压:收缩压为-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为-mmHg和(或)舒张压为-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

正确的血压检查: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首诊时应测量双臂的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

主要是肥胖者,高血脂,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高龄人群,女性大于50岁,男性大于55岁,患有糖尿病,长期熬夜,高钠饮食,低钾饮食,酗酒,吸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均易好发此病。很多人血压升高时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疲倦不安、心悸,胸闷等症状一部分人没有症状,体检时发现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导致的尿毒症也逐渐增多,以前很少出现的主动脉夹层,这几年也逐渐增多,且发病年龄年轻化,与缺乏体育锻炼有直接原因。

高血压目前尚不能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很多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了,就不用吃药了,还有一些人认为,高血压药的副作用太大,反正也没有症状,不必长期吃药,以至于早早出现了合并症,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大力普及高血压的知晓率

对于高血压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血压、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对于疑似患者更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要普及高血压的知晓率,认知率,早期干预,早期获益,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这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职责。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控制。

高血压的常用的药物治疗

噻嗪类利尿剂

如吲达帕胺,通常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利尿剂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肾脏排水、排钠,减少体内液体容量,而达到降压的目的。利尿剂对于黑人、老年人、肥胖患者及伴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适用。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包括α阻断剂、β阻断剂、α-β阻断剂及具有外周活性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最常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是β阻断剂,对于白人、年轻人和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以及心率偏快、心绞痛、偏头痛患者特别适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福辛普利片等,对于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因存在肾脏保护,降低蛋白尿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是慢性肾脏疾病早期或糖尿病肾病出现尿蛋白患者的首选药物,注意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妊娠患者禁用。一部分人服药后会出现咳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如替米沙坦片,缬沙坦片,奥美沙坦片等。其降压机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相类似,可以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以达到对小动脉的扩张。因为其作用机制更直接,由于不会造成缓激肽的蓄积,患者不会出现刺激性干咳,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的患者,禁忌症同ACEI类药物。

钙通道阻断剂

常用的降压作用的钙拮抗剂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片,适用于黑人和老年人。

高血压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高血压患者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控制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高血压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对于血压的恢复及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并减少脂肪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含丰富钾盐,钾盐可阻止血压发展,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

肥胖是高血压的好发人群

饮食调理

控制能量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g为宜。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土豆、茄子、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海带、紫菜等。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减至6g以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防治高血压从我做起,保持良好心态,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远离高血压,全民健康,奔小康。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